(资料图片)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12月6日讯(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王麒钧)今年,最新发布的《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中指出,调查发现,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问题尤其需要警惕。 “近一个多月以来,科室接收了近20例有抑郁情绪或已被确诊为抑郁症的患者,他们均未超过18岁。”中级心理治疗师、国际催眠师、深圳恒生医院心理科主任许宏冰副教授表示,有的患者甚至已服药三年,“传统药物治疗可缓解症状,但都有持续服药时间长、不良反应大等特点,对于青少年患者,我们建议先通过‘睡眠意象’心理治疗对孩子进行干预。”
不在“现实”深究原因
在睡眠意象中“解决”心理困境
“有一把红色的梯子,很脏很脏”“到处都是眼睛,手上也有,像是妈妈的眼睛”“是一个瓷娃娃,还有蛇鼠,很可怕”……许宏冰副教授在对患者进行“睡眠意象”治疗引导时,用笔仔细地记录下患者在无意识下“看到”的意象画面。 许宏冰表示,近一个多月以来,科室接收的患者中有一部分在就医前已被确诊为中度抑郁症患者,有的甚至伤害过自己的身体。他们在进入“睡眠意境”后给许宏冰描述了很多可怕的信号,表现为当下他们无法解决眼前的困局。许宏冰表示,“很多家长在求医时,希望我们帮患者找到患病的原因,但作为心理治疗师,我要做的不是要引导孩子说出‘为什么’,因为根据多年经验,在现实中引导很大程度上会加深孩子对不好事情的印象,很有可能产生二次伤害。”
许宏冰解释,“睡眠意象”是一种非药物纯心理疗法。他在1994年便开始对这套方法做临床研究。在多年的心理治疗实践中,他不断汲取中西方哲学、精神分析、催眠疗法、意象对话、中医阴阳五行理论、中医脏象理论、森田疗法、人本主义、认知治疗等方法的精髓,利用睡眠不同阶段引导患者进入无意识深处,通过与患者的“意象对话”,引导患者调动自我完善机制,寻找并解决症结。
孩子出现抑郁症状后
家长可以做些什么?
许宏冰表示,意象引导需要心理医生在患者无意识的情况下,引导患者解决意象中的难题。比如鼓励患者在意象中多发现出处,渐渐离开可怕的元素,当无法解决眼前困惑时,引导其继续往前方走……许宏冰告诉记者,患者一般需要接受3-4次的“意象”治疗,较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7-8次,医生通过每一次的“意象对话”,判断患者是否能渐渐学会自己打开心结。为了验证患者是否向好的方向发展,许宏冰会建议患者停止服药后再进行“睡眠意象”治疗。“有的家长告诉我,孩子经过两次与医生的沟通,已经愿意跟父母聊天,主动谈起学习计划。”许宏冰说,有一个孩子让他印象深刻,在第一次治疗时他发现孩子手上布满伤害自己后留下的疤痕,面无表情。经过两次治疗后,他发现孩子就诊时脸上有了笑容。
学习、家庭、交际……在林林总总的问题中,任意一个都可能是心理健康的拦路虎,是诱发抑郁症的因素。在孩子出现抑郁症状之后,家长可以做些什么呢?许宏冰表示,首先不讳疾忌医,家长要及时送孩子到专业的精神科或心理科就诊。第二,孩子确诊为抑郁症后,先不着急用药,可先采取心理治疗法干预。第三,对孩子的痛苦充分尊重和重视,不要试图让孩子自己找原因。第四,如果孩子在治疗期间出现好转趋势,家长切勿为了急于复学而随意让孩子停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