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29日,深圳市光明区第一季度18个新开工项目集中启动,总投资额234.4亿元,吹响了赶超奔跑、高质量发展的号角。

2月3日,光明区专题部署连片产业空间攻坚工作。同日,发布2023年“锚定高质量澎湃新动能”十大任务,全面发力高质量发展。

2月6日,由区委书记蔡颖带队的光明区欧洲招商团飞赴法国,开启为期10天的招商活动,努力以“双招双引”提升光明科学城发展品质……


【资料图】

兔年新春伊始,光明区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赶超奔跑。光明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为总牵引,探索科学与产业深度融合的高质量发展“光明路径”,追求经济发展高质量、城区建设高品质,奋力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

高水平建设光明科学城

走进光明科学城,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一批大科学装置、多所高校、各类实验室加速建设,科学城渐具雏形。

自2018年9月行政区成立以来,光明区举全区之力,围绕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加快建设原始创新策源地、科研经济先行地、创新人才集聚地。

如今,光明科学城建设已经起步成势,科学集中度显示度快速提升。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99平方公里的光明科学城集中布局了24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包括9个大科学装置、11个前沿交叉研究平台、2个广东省实验室、2所研究型高校。推动形成国际化前沿技术研发机构群,策源原始创新,加快形成重要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目前,光明科学城启动区项目已进入安装调试阶段。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大设施土建工程竣工验收,材料基因组开展设备调试,超算二期开工建设。鹏城云脑Ⅲ列入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深圳湾实验室、南科大光明高等研究院等一批科研机构纷至沓来。20余支院士团队汇聚,超4400名科研院所人才进驻,147项国家、省、市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紧锣密鼓推进。建成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在全国首创“楼上创新、楼下创业”转化新模式。

今年,光明区将加快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重点打造全球领先的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大科学装置集群。并将引进“大院大所”列为2023年十大任务之首,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级。

“在光明,我目睹了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张玉阁表示,光明区布局谋划大科学装置集群,对于光明科学城乃至全国未来科学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光明区实施大科学装置群带动战略,高标准建设光明科学城,未来可期!”

高质量构筑产业新高地

近日,记者走进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繁忙的车间里,刚生产的锂电池正负极材料通过专门管道源源不断地输出,工人们开着一台台叉车将打包好的产品装入一辆辆大货柜车。

贝特瑞公司所在的片区,是光明区公明先进制造业园区。园区规划用地面积6.16平方公里,重点布局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产业。

围绕建设全市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光明区高标准打造环大科学装置产业带、西南直角产业带和凤凰城中央商务区,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光明区第二次党代会提出,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发展,驱动光明科学城成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坚持工业立区、产业强区,光明区加快构建科学赋能、面向城市、服务民生的产业形态,努力形成科学特质凸显、产城紧密融合的产业发展模式。成立行政区4年多来,光明区GDP年均增速8.1%、全市领跑。布局打造四大先进制造业园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34%提高到60%以上。累计完成工业投资超1000亿元,占全市总量1/5以上。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增长近3倍,增加值实现翻番。

光明区致力发展8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5大未来产业集群。将陆续出台支持产业集群专项政策,推动超高清视频显示、新材料两个集群跃升为1000亿级集群,高端医疗器械和智能终端产业成长为500亿级集群,智能传感器产业快速成长为100亿级集群,新增百亿级企业2家以上。

光明还要开展创新赋能、数字赋能、品牌赋能,重点引导钟表、内衣等三大优势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让科技赋能传统产业。

集聚发展科技金融业,引“金融活水”浇灌产业高地。启动规模100亿元的光明科学城科技金融专项资金计划,助力领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小微企业发展。设立光明科学城母基金,配套概念验证基金、中小试基金等各类基金10只以上,总规模200亿元以上,完善全过程科技金融服务。

着力培育科技农业。光明今年要建成高标准农田1万亩,高标准建设2—3个现代农业园区。高标准运营光明小镇欢乐田园、农场大观园。

高品质打造北部中心

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近3.5万个、公办学前教育学位2.1万个。引进深圳中学等名校名园近20所,成立11个教育集团和7个学区联盟……这几年,光明区教育发展“量质齐升”“突飞猛进”。

光明教育的发展是光明区高质量高品质发展的缩影。瞄准深圳北部中心城市定位,成立行政区4年多来,光明开启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新时期。出台光明科学城总体空间规划纲要,启动编制光明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土地整备累计3847公顷,连续4年排名全市第一。市区两级新布局建设项目超600个、投资超千亿元,建筑业爆发式增长50倍,建设规模稳居全市前列。

为加快打造高水平的深圳北部中心,推动城区发展与科学中心融合共生,光明区将采取一系列的新思路新举措,努力建设一座既有“科学味”、又有“烟火气”的科学城。深化落实城区“高质量高颜值”建设机制,今年要实施公明、玉塘等重点区域景观改造,完成20条道路沿线品质提升;统筹推进“一河两岸三引擎”开发建设,围绕大科学装置集群打造北部创新驱动引擎,围绕光明中心区打造中部生态都会引擎,依托高端产业综合体打造南部产城融合引擎。打造智慧和韧性城区。以科学城北片区为试点,逐步建设全域CIM数字孪生城市,构建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和物联感知能力中枢,全面夯实智慧城市底座。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建设再生水利用配置典范城区、污水零直排示范区、省级水利风景区等。实施“山水连城”计划、 “文化传城”计划和“烟火漫城”计划,建设全域文旅示范区。

争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深圳市科技创新、生态文明教育“双示范区”,打造全市领先的智慧教育城区。今年要建成一批高质量教育基础设施,新增中小学24所、学位3.8万个,建成1—2所高端国际化学校。

围绕建设北部医疗中心,光明区今年将支持中山七院建设国际医疗中心和临床医学研究院,高标准加快建设国科大深圳医院新院区,支持市中医院光明院区建设全市中医药最高水平临床示范基地。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