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3年2月24日讯(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吴蕾)驻足广东内伶仃岛——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水之隔,就能望见香港米埔内后海湾拉姆萨尔湿地。两块湿地一衣带水,互为姊妹保护区。2023年1月5日,深港共同签订深圳湾(后海湾)湿地保育合作框架协议,开启两地携手保育全国重要湿地新篇章。


(资料图)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以建设美丽湾区为引领,着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一极,深港如何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蓝天常在、空气常新、绿水长流”?

湿地保护“生态联通”

福田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深圳湾东北部,东起新洲河口,西至深圳湾公园,南达滩涂外海域和深圳河口,北至广深高速公路,沿海岸线长约6公里,是全国唯一处在城市腹地、面积最小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红树林和鸟类。

深圳福田红树林与拉姆萨尔国际重要湿地——香港米埔保护区隔水相望,共同组成了后海湾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作为东半球国际候鸟南北迁徙通道上重要的“中转站”,红树林保护区每年有近10万只长途迁徙的候鸟在深圳湾越冬或过境。

早在1995年,香港米埔内后海湾湿地就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23年1月5日,随着深港共同签订深圳湾(后海湾)湿地保育合作框架协议,深圳湾-香港米埔湿地群保护的整体性得以提升。

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在水鸟(黑脸琵鹭)同步调查和智慧监测、海桑和无瓣海桑等外来物种控制、水鸟迁飞区关键栖息觅食地保育、生态基线调查、自然教育活动等方面开展合作和经验交流,促进深圳湾(后海湾)湿地生态承载力的全面提升,共同维护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飞区的完整性。

气候投融资“钱流通”

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动能,深圳多举措推动气候投融资改革,引导和促进更多资金投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投资和融资活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2022年,深圳打造气候项目市场化投融资服务新模式被国家发展改革委作为深圳首批授权事项的典型经验和创新举措进行推广借鉴。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深圳市绿色贷款余额6027亿元,同比增长43.8%。

在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方面,商业银行发挥着重要作用。2021年11月,华夏银行深圳分行承接深圳气候投融资改革试点任务,参与推动气候项目库管理方案和入库标准建设,协助完善气候投融资机制,并迅速组织专项工作小组推动首批签约客户拓日新能、创维光伏申报外债转贷款、流动资金贷款等综合授信业务。创维光伏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深圳气候投融资首批试点企业,创维光伏在华夏银行绿色金融的支持下,已累计建成电站20余万座,成为中国户用分布式光伏的头部企业。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新能源与低碳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韦福雷分析认为,深圳在应对气候投融资方面具备利用境外资金的先天优势。“深圳毗邻香港,具有利用境外资金的天然通道优势。同时,深圳具备金融产业的良好市场体系和环境,为开展气候投融资提供了非常好的市场环境和产业基础。”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