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云在盐田区梅沙街道内湖公园打造的共建花园——巴比龙花园。 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李凌云

巴比龙花园。


(资料图)

巴比龙花园。

李凌云调研走访深圳众多古村落,积累丰富考古资料。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3年3月3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林冬雯)走过大大小小的城中村,也探寻过隐秘角落里的历史遗迹。李凌云尝试用脚步来丈量深圳的文化广度,深耕深圳城市研究领域。城市规划师、园艺师、策展人……有着多种职业标签的她,从深圳城市文化的研究者,到守护者,再成为传承者,她一埋头,就是7年光景。

活化建筑遗产 保住城市记忆

3月刚至,粤海城金啤坊已然如六月天般炙热,这个新晋深圳“网红打卡地”火遍社交媒体,人们闻讯而来,参观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感受工业遗址蜕变带来的空间魅力。

李凌云也曾是这个展览的一分子。2017年,她参与策划第七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龙华上围分展场《村城突围》,招引数十位艺术家和设计师进驻,在上围老村内对破旧的老建筑进行活化。

为了摸清深圳城市文化家底,她花了三年时间对深圳各区进行相关研究。在调研走访深圳客家围屋时,李凌云了解到深圳众多古村落不为人知的移民历史,这些客家民居始建年代最早可追溯至元代,如观澜的杨氏围屋。

此次深圳文化寻根之旅为她积累了丰富的考古材料,她将这些知识沉淀为一系列深圳本土文化的工作坊,让更多人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

打造共建花园 培育城市园丁

古代先哲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近年来,深圳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李凌云在保留“城市记忆”的同时,还致力于创造城市绿色公共空间,让一块块城市边角地焕发新生,变成人人都能参与建设的花园。

去年,她在盐田区梅沙街道内湖公园,打造了一处共建花园——巴比龙花园。这是一座蝴蝶生境科普花园,针对蝴蝶不同生长阶段营造不同环境,并在建造中融入了沙井广府蚝壳屋、坪山客家围堡等深圳特色元素。

“带领居民一起建社区花园,让每个人都有发言权,都能参与到城市的建设里。”李凌云说道。她让居民参与蝴蝶生境的花园建设以及排练蝴蝶戏剧,从对气候、环境变化非常敏感的昆虫入手,带他们了解气候变化对自然的影响。

她还开展了社区规划师与可持续园艺师的培育计划,让他们学会因地制宜打造社区园林景观,实现自家门口的花园自己造。

观察外部世界 永远保持好奇

过往的从业经历,让她经常以人类学视角去观察周围的人与事。

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李凌云总是习惯性开启“调研”状态,第一件事就是考查一下当地交通,然后再去菜市场、街头巷尾等与本地文化有关联的场所。自身旺盛的好奇心,驱使她不断地探索城市文化,在朋友眼里,她是深圳城中村的“百科全书”,村子里都藏着哪些产业,她了如指掌。

在做过的项目中,李凌云都往里埋了一条“线”,在她看来,公共教育扎根越深,生长得越好。

关键词: 家门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