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深圳新闻网2023年6月10日讯(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赵鑫)长达一米的哈尔滨大红肠、切成小丁的西藏牦牛肉干、一朵朵奶白的冰淇淋……不少城市展馆端出自家的特色美食,招待八方宾朋。本届文博会不仅让人大饱眼福,更让人大饱口福,解锁“逛吃”新模式。
线下试吃正酣,线上下单不断。一些地区的特色美食,通过文博会让更多人知晓。不少观众品尝后,不仅大包小包地在现场购买,线上也一键下单,还“安利”给自己的亲朋好友,这些美食借助文博会的流量,被更多食客认可,完成了一场美食与食客的“双向奔赴”,成就了观众与参展商的共赢。
除了“美食”是本届文博会的一大“流量担当”,文创产品更是“顶流”般的存在。尤其是运用非遗技艺制成的摆饰挂件、服装饰品,让人忍不住“剁手”下单,开启“买买买”模式。
比如,苏州织绣展位展出的扇子、香囊,古风古韵,不禁令人赞叹绣品的精致与典雅。而江西馆内,精美的景德镇陶瓷吸引大家纷纷驻足。许多人看了展品后,不仅自己想买,也有代表企业表达购买的意愿。非遗本身就是高雅艺术的代名词,是凝聚民族记忆的艺术品,一些曾经高不可攀的技艺和用品,如今老百姓也能消费得起,非遗离我们并不遥远。文博会是非遗展示的窗口,也是非遗的“前台”和“柜台”,有销路的非遗,才能在市场中发展得越来越好,越来越聚人气。
人气足、消费旺、交易火,是本届文博会的特点。线下,各展商努力秀出形象和实力、促进面对面交易;线上,永不打烊的“网店”实时下单,增强“带货能力”。一个展位可能就是一个消费热点,一个展区可能就是一片消费蓝海。
来文博会吧,感受非遗的魅力;来文博会吧,找到掘金的机会;来文博会吧,把文化带回家!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