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元凶”伊蚊成虫深圳高密度监测点(2个)(2023年5月下半月)。 受访单位供图


(资料图)

深圳新闻网2023年6月17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近期深圳的天气又热又湿,传播登革热病毒的主要“元凶”——伊蚊密度正处于快速上升期。广东省疾控中心提醒,广东已进入登革热流行季,要注意预防登革热。与此同时,深圳市疾控中心发布了5月下半月(5月16日至31日)的全市伊蚊密度监测结果,在全市设置的456个监测点中,不合格的有180个,提示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增大。

广东省登革热输入病例

今年5月开始明显增多

据广东省疾控中心介绍,目前广东已进入登革热流行季。每年6月至10月是登革热的高发流行季,从今年5月开始,广东省的登革热输入病例就明显增多,随着气温上升及蚊媒密度持续攀升,6月输入病例还在继续增多,且因输入导致本地疫情的风险增高。重点防控场所为建筑工地、城中村、医疗机构、公园、花卉市场、废品收购站等,重点防控地区为珠三角以及粤东、粤西等地。

据了解,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通过媒介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主要症状为突发高热、“三痛”(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和骨关节痛)、“三红症”(面、颈、胸部潮红)、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等。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人感染登革热后症状轻或无症状,但少数患者会发展为重症。潜伏期一般为1至14天,多为5至9天。各年龄人群普遍易感。

5月下半月监测结果发布

2个监测点为高密度

近日,深圳市疾控中心发布了5月下半月的全市伊蚊密度监测结果,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增大。在全市设置的456个监测点中,不合格的有180个,占了39.47%。在不合格的监测点中,低密度有144个,中密度有34个,高密度有2个。其中,37个高、中密度窝点里,有19个在居民区,12个在公园,5个在医疗机构,1个在工地。

这份深圳蚊子“黑点”地图也是一份登革热“风险地图”,中高密度说明有一定的登革热传播风险。根据监测结果,2个高密度监测点都在龙岗区,分别为:坂田街道云杉云里医院和坂田街道雪竹径公园。34个中密度监测点包括:宝安区燕罗街道罗田景星名苑、新桥街道大钟山公园、西乡街道宝安区中心医院,大鹏新区大鹏办事处王桐山小区、大鹏办事处水头村,罗湖区东门街道中信星光名庭、翠竹街道翠竹公园北门,福田区沙头街道皇冠科技园、香蜜湖街道中旅国际公馆、南园街道南园新村、福田街道深大新村、南园街道佳兆业城市广场、沙头街道福田体育公园,龙华区大浪街道潜龙曼海宁、龙华街道幸福城小区、观湖街道招商澜园、民治街道华业玫瑰四季、观澜街道观湖园、大浪街道阳台山森林公园、福城街道观澜民法公园、民治街道白石龙音乐主题公园、观湖街道松元公园、龙华街道龙华公园工地,龙岗区龙城街道京基御景花园、坂田街道呈祥花园,坪山区石井街道竹韵花园、马峦街道江边村、碧岭街道坪山老市场,光明区光明街道裕民花园、光明街道传麒山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南山区南山街道阳光棕榈园、沙河街道华山村、南头街道中山公园、西丽街道松坪山公园。

预防登革热

防蚊灭蚊最重要

深圳疾控提醒,登革热治疗没有特效药,也没有疫苗可以预防,一旦发展为重症病例,可因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因此,预防登革热最重要的是防蚊和灭蚊这两大“硬核招数”。

首先,出门建议穿浅色长袖衣服及长裤,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剂。尽量避免在蚊虫出没频繁的时段(7时至9时和16时至18时)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家里应安装纱门纱窗和使用蚊帐,适时使用蚊香、电蚊拍、杀虫喷雾剂等进行驱蚊。室内种养水生植物、有鱼缸等,适时在水缸中放养食蚊鱼。

此外,还要及时清理积水,封盖好水缸、水箱等容水器皿;填平洼坑、废用水塘、水沟、竹洞、树洞等;疏通沟渠、岸边淤泥和杂草等;排清可能孳生蚊虫的积水,包括房屋前后、花园/阳台/天台、水池/水养植物、饮水机托盘/花盆底托、竹筒/树洞/轮胎、建筑工地和绿化带等积水;各种闲置盆罐、饮料罐、食品盒、玻璃瓶等废弃容器,及时清除丢弃或翻倒过来。

市民如果过去两周曾在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逗留过,或自己生活的城市范围内有登革热发生,并且出现发热、肌肉痛、皮疹等症状,请尽快到正规医院就医,向医生说明情况,避免延误病情及造成进一步传播。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