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74亿人次,旅游出行距离和消费活跃度创下历史新高。旅游城市人气爆棚、各大景点人潮攒动、酒店民宿一房难求。“五一”假期消费热度一路“飙升”,凸显我国消费市场的强大韧性与活力。山东的淄博凭借烧烤爆火出圈,成为我国文旅界新晋“顶流”。淄博爆火出圈的“意外”,实则蕴藏了消费市场的无限潜能。不断“翻新”的消费场景和消费体验,正以多样化的方式催生新的消费增长点。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持续释放,“井喷式”爆发的假日经济不断激发消费潜力,将为推动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旅游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五一”假期正是中国旅游业的一面镜子,成为中国经济复苏逐渐提速的生动体现。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为284997亿元,同比增长4.5%,比上年四季度增长2.2%。火热“五一”假期是开年以来经济运行良好、消费内生动力加快释放的自然延续与直观体现,充分体现我国经济的稳定性和韧性。
今天《思维品书》整理了五本关于经济方面书籍,希望我们通过深入探讨五一旅游市场的经济原理,从而开启一场知识与智慧的盛宴,通过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更好地认识旅游市场爆火其背后的本质、进而更好的认识生活中各种现象背后的经济原理。
【资料图】
《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
作者:[美] 托马斯·C·谢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每个忙碌的清晨,公路上的车辆都带着人们奔向城市的各个角落。突然之间,红灯亮了,汽车开始减速,车流慢了下来。出城的道路上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为什么城市之间的交通就因此发生了阻塞?司机们纷纷减速,只为了看一眼道路另一边的车祸现场。结果,为了能看上10秒钟,多数人在路上多花了10分钟。每个司机为了看一眼都花了10分钟。然而,其中只有10秒钟是为了自己能看一眼车祸现场,另外的9分50秒是因前面司机的好奇心而引起的……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丛书: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研究了以上这类现象。无论这类现象很严重还是很古怪,所有这些现象都包括了一种行为系统,处在这个系统中的人不断对自己周围的环境做出反应,并试图适应,然而,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或者不关心他们的行为与其他人的行为一道会产生他们无法预期的后果。《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丛书: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举例深入浅出、生动、富于想象,并充满了哲理。
本书的主题是关于个体动机、行为(或微观动机)与所带来的总体结果(或宏观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作者在书中不仅探讨了个体行为所导致的令人惊奇的宏观结果,也讨论了宏观结果中所蕴涵的个体动机或行为,以及是否可以从所观察到的宏观行为中推导出微观动机。由于有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的经济学教育背景,以及在美国社会十几年的生活经历,再加上在美多年的工作经历,因此,我对美国人的行为和思想较为了解,对书中的内容深有体会。
在人类的行为中,我们常常观察到一些特异的集体性行为,如一个民族聚集为一个国家,或聚集在一个国家的局部地区,如世界各国的唐人街,德国人、意大利人、黑人或拉丁人邻里等的存在。更为常见的日常行为包括男生和男生习惯一起活动,女生和女生习惯一起活动,社会上关于吃、喝、穿、用等方面的规范,以及关于人们交往的各种风俗习惯、社会地位与等级的形成。
产生这些结果的原因并不相同,甚至是出于完全相反的原因。比如,流行趋势和游行示威或暴动的形成可能是出于从众心理,即为了不使自己看起来和其他人不同。有时是因为法不责众,比如大家都违规驾驶或停车时,自己也这样做;
《置身事内》
作者:兰小欢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置身事内》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兰小欢多年教学与研究内容的凝练,将经济学原理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有机融合,以地方政府投融资为主线,深入浅出地论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笔触简练客观,并广泛采纳了各领域学者的蕞新研究成果。
全书以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为主线,分上下两篇。上篇解释微观机制,包括地方政府的基本事务、收支、土地融资和开发、投资和债务等;下篇解释这些微观行为与宏观现象的联系,包括城市化和工业化、房价、地区差异、债务风险、国内经济结构失衡、国际贸易冲突等。后一章提炼和总结全书内容。
通过对中国政治经济体系的论述,作者简明地刻画了地方政府进行经济治理的基本方式,并指出,中国政府通过深度介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逐步推动了市场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以一种有别于所谓发达国家经验的方式实现了经济奇迹。
基于对改革历程与社会矛盾的回顾与分析,作者也在书中对当前推进的市场化改革与政府转型进行了解读,帮助读者增进对中国发展现实的把握。
这本书讲的是我们国家的经济故事,其中有让我们骄傲的繁华,也有让我们梦碎的房价。这本书写给大学生和对经济话题感兴趣的读者,希望能帮他们理解身边的世界,从热闹的政经新闻中看出些门道,从乏味的政府文件中觉察出些机会。
本书主角既不是微观的价格机制,也不是宏观的经济周期,而是政府和政策,内容脱胎于我在复旦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课程讲义。我剔除了技术细节,尽量用通俗的语言讲述核心的内容和观念:在我国,政府不但影响“蛋糕”的分配,也参与“蛋糕”的生产,所以我们不可能脱离政府谈经济。必须深入了解这一政治经济机体如何运作,才可能对其进行判断。我们生活在这个机体中,我们的发展有赖于对这个机体的认知。要避免把舶来的理论化成先入为主的判断——看到现实与理论不符,便直斥现实之非,进而把要了解的现象变成了讥讽的对象——否则就丧失了“同情的理解”的机会。
我国的政治经济现象非常复杂,不同理论和信息都只能反映现象的不同侧面,至于哪个侧面有用,由读者决定。对从事经济实务工作(如金融和投资)的读者,我希望能帮助他们了解日常业务之外的政治经济背景,这些背景的变化往往对行业有深远的影响。对经济学专业的大学生,由于他们所学的西方理论和中国现实之间脱节严重,我将中国政府作为本书分析的主角,希望可以帮助构建二者之间的桥梁。
本书注重描述现实,注重解释“是什么”和“为什么”。当不可避免涉及“怎么办”的时候,则注重解释当下正在实施的政策和改革。对读者来说,了解政府认为应该怎么办,比了解“我”认为应该怎么办,重要得多。
《大崛起:中国经济的增长与转型》
作者:赵燕菁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大崛起:中国经济的增长与转型》是厦门大学赵燕菁教授多年来研究成果的凝结。本书从城市和与城市最密切相关的“土地财政”入手,解释中国经济增长,分析了从高速度增长到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中国经济面临的关键转型,并把转型问题拓展到全球视野中。
本书探讨了中国在增长过程中的财富分配问题,最后提出了增长理论上的创见。对于希望理解中国发展、关心中国未来的读者,本书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过去四十余年,中国经济的增长超出了包括改革开放谋划者在内的所有人的预料。任何“反常”的自然现象往往会带来自然科学的进步甚至革命,经济上的“反常”也是如此。中国的经济增长是人类数百年财富大爆炸的一部分,对中国“大崛起”的解释,必然成为全球学者(不仅是经济学家)竞相追逐的“圣杯”。正如卢卡斯在谈到增长问题时所说的:“这类问题所涉及的人类福利是如此惊人:一旦你开始思考这类问题,就很难再思考其他问题。”
迄今为止,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解释大多被装在“改革”和“开放”两个概念黑箱里。其隐含的意思就是,中国的增长不过是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没什么特别之处。加入WTO后,中国不过是在更大尺度上复制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成功而已。但这个解释却无法说明为什么那些比中国更早推行市场经济、更早加入WTO的国家没有取得和中国相同的经济绩效。于是,有人又开始猜测中国的“大崛起”只不过是“历史的偶然”。
似是而非的答案给人们一种错觉,似乎增长不过是些常识张五常最早注意到这个问题。在很多人都质疑中国的增长时,他问道:“中国到底做对了什么?”但他以及其他学者就此给出的答案和解释,包括“县域竞争”,以及“财政联邦制”“晋升锦标”等,其实都是需要解释的变量。我们既说不清中国的增长是否可持续,也看不到中国的增长未来可能面对的机会和风险。
学术圈内很少有人意识到,对中国增长的解释很可能就是破解增长密码的一块关键拼图。
《认知世界的经济学》
作者:珍大户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我们生活在一个经济的世界,每天的所见所闻,都存在着大量的经济规律。这些规律,在每个人的工作、创业、经营、消费、竞争等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认知世界的经济学》旨在通过帮你建立自己的经济学知识框架,发现和理解经济世界运转的核心规律。书中涵盖了经济学核心概念,诸如成本、需求、供给、效用、风险等相关知识,通过丰富而实用的案例分析,将经济学思维反复应用到各种生活场景中去,带你战胜人性弱点,用理性指导实践。
这绝不是一本简单教人赚钱方法的手册,而是引人思辨、提升认知的人生通关秘籍。
我们生活在一个经济的世界,每一天的所见所闻,每一个新闻背后,都存在着大量的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并不是铁一般的定律,只是当前社会经济关系下,所形成的一种社会规律。但只要当前的社会不发生重大的转型,经济规律就会一直起作用,在每个人的工作、创业、经营、消费、竞争等过程中发挥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经济学或许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是有用、实用的一门学科。
“认知世界的经济学”这门课总共有六大模块,将会按照消费者、企业、消费过程、收入过程的顺序,为大家建立一个完整的经济学体系。这一顺序的内涵逻辑是钱的循环过程——消费者在市场中购买商品和服务,于是钱通过市场流向了企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收入分配,对拥有不同资源的人分配不同的收入,于是钱又从企业流入一个一个的人。个人再次充当消费者,于是又形成了下一个循环。当建立了这样全局而又详细的框架和脉络之后,你看世界的视角,就会变得不一样。
以2020年为例,2020年国际上大事频发。这一年国际油价发生了大幅变化。如果你懂得经济学,这件事在你眼里可能是这样子的:首先,疫情导致飞机停航、轮船停运、汽车使用频率减少,代表着原油消费需求大幅下降,由此会导致一系列的后果。这部分是由经济学的消费者理论来解释的,是本课程第二模块的内容。其次,原油开采冶炼行业是一个重初始资产投入、轻可变资产投入的行业,这种成本类型,会对厂商的生产决策有一系列的制约。如果你懂得本课程第三模块生产者理论的内容,就能提前预知到石油厂商的下一步棋会怎么走。
再次,石油开采行业在国际范围内是寡头行业,在美国范围内是垄断竞争行业。这是什么意思?又会造成什么后果呢?这是课程第四模块,市场竞争关系中将要讲的内容,如果你学完这部分内容,你就有可能提前预判整个行业的发展。
所以说,无论你是消费者、劳动者,还是生产者、厂商,经济学都是一门极其实用的学科,甚至可能是当前对普通人而言,为实用的一门学科。
《餐桌上的经济学》
作者:[韩] 赵源敬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从“下顿吃什么”到“我的工资为什么一直不涨”,我们的生活到处都是经济学,普通人如何看懂日常生活中的经济现象,保住自己的钱包和未来?
22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从生活、挑战、道德、技术和国家的角度,解释了影响当今世界的经济运转规律,串联起从个人到国家,从宏观到微观的经济学知识框架,通俗而直白的表达,让每个人都能轻松读懂、读通、读透基本经济学。
通过本书,我们将了解就业“搜寻摩擦理论”、应对经济停滞的“直升机撒钱理论”和“负利率政策”、引发过度竞争的纳什博弈论等等,并结合当下经济现状,理解人口减少、全球通胀、经济停滞背后的底层逻辑,学会用经济学思维分析经济政策和经济现象,为自己和家人创造更丰富的餐桌。
凯恩斯是一位伟大的经济学家,他曾提出国家资本主义理论,从而使资本主义国家度过世界性大萧条。他在自己的一篇随笔《我们后代的经济前景》(Economic Possibilities for Our Grandchildren)中写道:“到了 2030 年,人类将依靠‘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实现经济的跨跃式增长。”我认为凯恩斯的这一预测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正确的。可是,他说的“只要人人储蓄,‘复利的魔法’会使我们盆满钵满,经济将实现持续高速增长”这句话,与当今在低利率的深渊中呻吟的现实社会相差甚远。
凯恩斯在随笔中还说,“人类将来每周只工作 15 个小时就能过上有能力享受闲暇时光的幸福生活”。年轻人在梦中与凯恩斯争论的问题也正是这一部分。
凯恩斯预言,人类在解决最基本的衣食住问题之后将会过上追求美好、真理、爱情的生活。然而,步入现代的今天,人们仍旧深陷“沉重的工作压力”之中,世界财富两极分化也愈演愈烈。世界已经从资本时代走进消费时代,可人们的生活离凯恩斯预言的“享受闲暇的时代”还有很大的差距。人们抱怨手头窘迫,抱怨时间不够,觉得生活暗无天日。我们的日子为什么变得如此艰辛?有人认为这是因为人们的头脑中产生了对资本主义“不敬”的念头,从而使社会内部的凝聚力消失,人们追求公益的精神也所剩无几。也就是说,现实中的市场被人类扭曲的欲望所歪曲了。 对于人类的欲望,凯恩斯在随笔中的描述如下:
“人类拥有两种欲望,即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要求的绝对欲望和比别人活得更加优越的相对欲望。如果人类过于追求相对欲望,资本主义就会失去生存的空间。由于人类拥有要比别人活得更好的攀比心理,社会体制一旦失去公平公正,整个社会就充满被剥夺感和愤怒。如果真形成这样的社会,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更加不安定。”
凯恩斯似乎戳中了当下的弊端,听起来真有点可怕。
凯恩斯做出上述预言也已经 80 多年了。他希望人们超脱金钱的诱惑,然而人们远没有达到他所希望的境界。不仅没有达到,财富的积累反而成了社会的最高道德准则。这句话并非耸人听闻。凯恩斯当时就认为“将金钱视为生活的最终目标”是虚伪的道德准则,然而这个虚伪的道德准则如今依旧存在。如果凯恩斯还活着,定会失望不已。
从收入和增长的角度来看,凯恩斯的预测并没有错。他认为,如果不发生大规模战争或人口剧增现象,世界经济可增长 4—8 倍。事实上,在过去的 70年里,世界人均收入确实增长了 4 倍。1930 年,产业部门的劳动时间是每周平均 50 个小时,如今工人的每周平均劳动时间仅 40 个小时。凯恩斯“一周只需工作 15 个小时”的预测仅仅是根据常识性推测做出来的。根据边际效用递减定律,收入增加了,可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反而下降了。就整个社会而言,生活越富裕,收入带来的满意度越低,享受闲暇的相对价值则越高。因此,凯恩斯认为比起工作,人们将来更倾向于享受闲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