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心理学诞生于20世纪中叶的美国社区心理卫生运动,是一门致力于理解并提高个体、社区居民和社会大众生活质量的交叉应用性学科。相对于传统心理学家的“科学家—实践者”角色,社区心理学家的角色定位是“参与者—概念构建者”,即通过实地参与社区并构建理论框架,最终指导社区实践行动。虽然我国社区心理学研究比西方起步晚,但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宏观目标为社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广袤的实践土壤,各类贴近中国实际的社区心理学研究正在逐步开展,为促进社区发展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支持。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对“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制度”的全盘战略部署,为中国社区心理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社区心理学研究则为推进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心理学方面的专业帮助,在未来一定会蓬勃发展。
心理学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联结
【资料图】
社区心理学认为,社区是某一地域内个体和群体的集合,是最基层的社会单位,其成员在生活、文化与心理层面存在认同与联结。社区心理学则是融城市社会学、预防医学、社会人类学与心理学于一体的交叉应用性综合学科,致力于提升个人、小型组织以及社区的竞争力,服务地方政策制定与基层社会治理,关注心理学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的影响力,是心理学体系中理论与实践兼具的一个分支,在社区与心理学间起到联结作用。
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制度,是保持我国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举措。从宏观角度来看,我国近年来持续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会面貌已取得显著改善,但在基层社会治理尤其是社区治理这一微观层面的“神经末梢”尚存在欠缺,主要表现在:基层政策的落实不理想、居民社区感有待提高、对边缘群体的关注不充分等。
目前,学术界逐步认识到心理学尤其是社区心理学在参与公共管理、社会治理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基层社会治理是我国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制度,社区心理学大有可为。社区心理学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耦合,对于创新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理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价值。
社区心理学研究对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作用
一是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提供心理学理论基础。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开展基层社会治理与社区心理学研究的首要原因。从制定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到明确加强并创新社会治理目标任务,再到打造社会治理共同体,实现社会治理社会化、法制化、智能化、专业化的远景发展目标来看,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社会治理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为心理学更加贴近社会实践提供了政策保障。社区心理学研究与基层社会治理相互融合,也有助于社区心理学理论与社区实践的紧密结合。社区心理学研究只有做到把握为基层服务的导向,才能真正实现其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心理学理论基础的目标。
二是由“心”而治,进一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大城市逐步放低落户门槛,城市社区的成员结构愈加多元,原有的计划性公共服务模式难以满足社区民众的现实需求,容易导致社区居民与社区组织之间的矛盾。如果这种矛盾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必将引起社会冲突,给基层社区的安定团结带来隐患,也严重考验着当前我国基层治理的能力。社区心理学已尝试通过诸如组织社区议事活动、开展居民影像发声(photovoice)项目、组织社区居民发现问题并参与改善措施的制定与决策等,化解社区组织与社区居民的矛盾,这是社区心理学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一种新方法。这种通过建立社区居民议事平台、组织社区事务研讨会、通过“赋能”以促进基层稳定的社会治理方法,使问题在基层就得到解决,已成为社区组织利用社区心理学研究成果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一种新尝试。
社区心理学研究促进我国基层治理的具体措施
社区心理学研究对于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地方政府应重视社区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并将其作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理论参考。
一是以科学方式提升施策效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大众的公民意识不断增强,各类需求日趋增长。与之相悖的是,当前我国社区自治和管理的发展程度,尚不能与社会大众的多元需求相匹配,少部分民众对基层干部与基层政策依然存在负面刻板印象。社区居民的需求与基层服务的长期不匹配,容易导致社区居民对地方政府的不信任,从而不利于政策的有效落实,影响社会的平稳运行。社区心理学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咨询服务。如同工业与组织心理学面向企业广泛开展的管理咨询服务,社区心理学重视广泛收集、分析并研判群众的意见,并对重点人群进行访谈,因而可为基层行政机关提供咨询服务。社区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有助于基层政府制定与实施相关政策,也有助于提升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与满意度,更好地维护基层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提升施策效能,促进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与此同时,我国社区心理学研究也应将政策的制定与落实效果纳入主要研究范畴,根据地方的现实情况,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的政策建议,从而更好地为基层治理提供支持。
二是加强对居民社区感的培育。社区感是社区心理学研究的核心,也是社区与社会行动的基础。社区感是指“感到自己是社区的一分子,并与社区成员相互依赖,互相照顾”。良好的社区感有助于促进个体相互依存并形成合作关系,强化个体与社区的联结,从而改善和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作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心理切入点,以社区感为核心的社区心理学研究是有创新价值的,将社区感作为提升居民幸福感的研究路径值得在未来的基层治理实践中进行尝试。我国现有社区基本可分为家属院社区和商品房社区,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单位制逐步被社区制取代。虽然商品房社区占据主体地位,但其居民社区感水平普遍偏低。主要原因如下:家属院社区中的居民从属于同一单位,工作关系与生活关系交织,因而其社区感较高。而商品房社区的人员构成复杂,居民间缺乏相互了解、共同参与社区事务的契机,因而社区感较低。这应该引起基层政府的高度重视。实际上,社会治理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加强居民社区感的培育,是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体现。培育居民的社区感一方面可有效地促进居民的社区参与和相互联结,疏导、排解各种心理社会问题,提升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水平。另一方面,可使这些问题化解在基层,为社区的健康发展清障,为基层“减负增效”,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提供心理保障。
三是以专业研究为基础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服务。以社区老年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为例,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我国老龄人口占比已达18.70%,且在“十四五”时期,我国老年人口年净增量将由2021年的本世纪最低点直接达到2023年的本世纪最高点。这种现象在世界人口老龄化发展史上从未出现过,使得政府和家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艰巨的考验。目前,西方国家已将“社区老龄化”(aging in community)视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浪潮的一种极具吸引力的选择,极为重视通过以社区参与为主要形式的社区养老来促进老年人的健康。社区养老是传统家庭养老的延伸,是在对传统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势进行整合的基础上,以社区作为平台,以老年人生活照料、休闲娱乐和心理服务为主要内容,引入养老机构的专业化服务方式,使老年人既能得到家人的陪伴,又能得到专业化的养老服务。老年期是人生发展过程中仍然可以有进步、有作为、有幸福的重要时期,作为社区养老的一种形式,社区参与对于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老年人摆脱了工作压力,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追求自我价值,愿意参与社区中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另一方面,老年人的社会角色和社会支持网络发生了改变,需要更多的心理支持、更多的社区参与来适应这种变化。因此,发展以社区参与为主要形式的社区养老既可减轻地方的压力,又能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总的来看,充分把握服务基层、服务社区居民这一导向,广泛开展扎根于基层的社区心理学研究,并将其研究成果转化落地,可为我国推进基层治理、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提供新思路。
(本文系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城市居民社区感和幸福感的关系与机制研究”(KYCX21_2518)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