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元新参与编著的作品 受访者/供图


(资料图)

蓝印花布又称“药斑布”“青花布”。这抹传承近千年的靛蓝,曾引领时代潮流,“衣被天下”。明清时期,蓝印花布由于色彩古朴、寓意吉祥、耐脏耐洗等特点,成为广大劳动人民首选的布料。曾几何时,蓝印花布逐渐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如今它以另一种姿态回归了。2006年,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日,记者采访了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馆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吴元新,请他讲述自己与蓝印花布的故事。

从民间走向学界的蓝白情缘

从1976年进入南通启东汇龙镇印染厂工作,随后考入江苏宜兴陶瓷学校陶瓷美术专业,调入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创建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进入南通大学蓝印花布研究所……40多年来,吴元新在传承、保护和研究蓝印花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创办了全国第一家蓝印花布专业博物馆,收藏了大量蓝印花布等传统印染实物,建立了蓝印花布纹样数据库,还出版了《中国蓝印花布纹样大全》《中国传统民间印染技艺》等著作。在蓝印花布作品创意设计方面,他设计的蓝印花布作品三次荣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并获得“山花奖·个人成就奖”。

谈到因何与蓝印花布结缘,吴元新说,“奶奶纺纱、母亲织布、父亲染色”这种家庭环境的熏陶对他的影响就像刻在骨子里的DNA,促使他在人生转折点上一次次选择与蓝印花布相关的工作,并一步步走到现在。作为江苏省人大代表,他也多次在建议中提到,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子”要在儿时播下去。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工艺美术出口创汇的兴盛,也对他产生了很大影响。“那时候,日本经销商和研究者到我们厂参观蓝印花布制作工艺,并拍摄蓝印花布制作流程制成明信片发行,无形中给了我们很大自信。也正是因为外商对蓝印花新花型的需求,推动我学美术、考学校、做收藏。”吴元新告诉记者,他将在陶瓷美术专业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蓝印花布纹样设计中,设计的花型吸引了大量的外商订购。“所以无论你是学刺绣、剪纸,还是学织锦、蓝印花布,都要跳出你原本的专业,去学习其他相关的民间艺术,相互交融后再做原先的设计。这样你的知识面会更宽,设计物品的内涵就会更丰富。”他说。

正是这个原因,吴元新在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做研究的10年间,对传统纹样进行了开放系统的研究,而后再将这些研究成果运用到蓝印花布上。这10年间,他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进修,结识了很多对他影响深远的老一辈艺术家。在他们的鼓励下,吴元新先后创办了蓝印花布明清染坊和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吴元新已经在22个省(市、自治区)收集了6万余件蓝印花布、20多万个纹样。在此基础上,他计划编写20卷《中国蓝印花布文化档案》,记录蓝印花布主产区优秀的蓝印花布纹样、传承的脉络、工艺的演变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建构立体式非遗传承体系

在高高的晾晒架上,一抹抹靛蓝随风飘扬,走在其中,仿佛进入一个弥漫蓝草芬芳的蓝白世界……这便是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前晾晒架的场景。这座坐落在江苏南通濠河边上的博物馆,集收藏、研究、展示、传承和弘扬蓝印花布为一体。

在蓝印花布博物馆内,有一间南通蓝印花布体验作坊,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蓝印花布的印染技艺。挑选好合适的胚布后,将刻花桐油纸板置于其上,用豆粉、石灰混合物调制成防染浆,进行刮浆,晾干后再将其浸入蓼蓝所提取的靛青染缸中反复浸染,而后在晾晒架上晾干后再清除布上附着的防染浆,一块蓝印花布就制作完成了。

看似简单的印染技艺却要完成包括挑选胚布、脱脂、裱纸、画样替版、刻花版、上油、刮浆、染色、晾晒、刮灰、清洗晾晒等十一道工序。吴元新在印染厂当学徒时,刻花版、刮浆、染色中的每道工艺都得学三年。“如刻花版,要先临摹将近两年,即照着刻好的花版、字符重新刻板。这样才能对各种艺术造型熟稔于心,从而将自己在临摹中学习到的知识创新地运用于纹样设计中。”吴元新告诉记者,蓝印花布的艺术精髓在于其断刀的艺术。剪纸线条不能长于两厘米,宽度不能小于两毫米,这就要求匠人要在合适的位置断刀。

不同的断刀手法,造就了蓝印花布最独特的艺术语言。刻板时,属于阴刻的蓝底白花用一张刻版,而属于阳刻的白底蓝花则要用两张套刻而成。此后的刮浆、染色、晾晒、固色、刮灰都要重复多次才能完成。这些流程为每一件蓝印花布注入了匠人的感情和温度。但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刻板、机器染色的普及,以及人们生活方式和审美的变化,传统手工蓝印花布不得不在传承的基础上谋求创新。

谈及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受老一辈艺人影响,吴元新一直秉持“创新要在传统的基础上摸着石头过河”的理念。无论是在高校执教,还是传承人培训班上,他都会让学生们先把握好临摹、断刀等基础技艺,再做创新。“否则做出来的不是蓝印花布,而是蓝白花布。”

如今,集“家族传承、院校传承、社会传承”为一体的立体式传承结构已经形成。回顾过去的40余年,吴元新说到,他一直都在染坊和学校两点间行走,这是一段很宝贵的经历,也让他体会到研究、传承、创新之间紧密的联系,深刻认识到“要在传承中促创新,在创新中做研究,在研究中促传承”。

关键词: 蓝印花布 南通蓝印花布 工艺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