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经济学期刊《经济行为与组织》10月刊发《救济措施能否在公共卫生危机中“助推”守规?》一文,引起了学界对行为经济学的关注。近年来,行为经济学不仅成为经济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方法和成果在法学等学科也得到广泛运用。随着一些畅销书的出版,普通民众也对行为经济学产生了兴趣。为探讨行为经济学的核心思想和方法,了解行为经济学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研究者。
进展:过去三十年取得实质性进步
(资料图片)
新古典经济学以“理性人”假设为前提构建自己的分析框架,并长期占据经济学主导地位。直到过去30年间,越来越多的行为经济学家以一系列“非理性”行为研究成果打破了这一局面。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行为经济学已多次得到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认可,其历史渊源最早可以回溯到1759年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从20世纪50年代乔治·卡托纳(George Katona)开启经济行为心理分析,到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提出有限理性假设,再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和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e Tversky)提出前景理论以及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提出“心理账户”概念,直至近30年大量实验研究对社会偏好的揭示,研究微观个体决策的行为经济学已经得到广泛的社会应用,涉及金融、政策设计、企业管理、健康卫生等领域。
卡格里·库姆鲁受访者/供图 埃文·卡尔福德受访者/供图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经济学副教授卡格里·库姆鲁(Cagri Kumru)表示,行为经济学感兴趣的是对经济学家所定义的典型人类行为概念的偏离。这些偏离可以分为三类:非标准偏好、非标准信念和非标准决策。在过去30年间,行为经济学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为典型人类行为的偏离提供了答案,特别是实验室实验和田野实验帮助人们了解了这些偏离的强度和程度。所有的经济模型从根本上都是基于消费者和公司等经济主体所做的决定,因此,了解经济决策过程至关重要。非标准偏好和非标准决策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作为热门话题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预计未来也会如此。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经济学高级讲师埃文·卡尔福德(Evan Calford)认为,学术领域的行为经济学有两个主要研究方向。第一是试图理解人们随机化的偏好,第二是对信念的测度。谈到信息时代对该领域的影响,库姆鲁在采访中表示,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数量以及收集速度上的迅猛进步让人们对人类行为有了更好的理解。不过,行为经济学中的许多理论需要通过实验室实验或田野实验来验证。因此,与宏观经济学和公共经济学等其他经济学领域相比,大数据在行为经济学领域的作用相对小一些。库姆鲁认为,数字技术带来的便捷使人们更屈服于诱惑,消费更多,自我控制问题成为行为经济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助推”是塞勒在其同名书籍中所倡导的概念。库姆鲁表示,助推政策设计是一项惊人的成就,主要基于行为经济学领域在过去几十年间的发展。“助推”被定义为影响人类行为而不直接改变价格的工具。助推政策设计一个非常成功的应用是,在许多国家,家庭能源报告与电费账单是一起推送的。许多研究表明,关于能源消耗的信息助推可以节约能源,公司也会使用助推来改变消费者和雇主的行为。例如,前景理论阐述了选择安排的重要性。当只有小杯和大杯可供选择时,消费者通常会选择小杯饮料。当有小杯、中杯和大杯时,他们会选择中杯饮料。许多快餐连锁店和咖啡店使用这种策略,促使消费者放弃了选择小杯。
方法:从实验室实验到田野实验
库姆鲁认为,行为经济学的发展影响着其他经济学领域,如公共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健康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尽管行为经济学从本质上扩展了我们对人类行为的理解,但由于理论的复杂性,在行为经济学中获得的见解难以用来扩展标准模型。例如,将即时倾向纳入标准的宏观经济模型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理论。卡尔福德表示,从历史上看,行为经济学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与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相比,心理学出现“复制危机”的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心理学缺乏这样的理论基础。
目前,行为经济学家主要依靠实验室实验和田野实验来获得决策数据。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卡尼曼和弗农·史密斯(Vernon Smith)等经济学家的大力推行下,行为经济学开始和实验经济学紧密结合。同时,由于实验室实验的一些局限性,学者们还将注意力转向田野实验。
在库姆鲁看来,行为经济学是经济学的未来。为了开发有意义的模型,我们需要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而行为经济学为我们提供了必要的工具。无论学者研究经济学的哪个分支,都无法回避行为经济学所提供的观点,因此有必要掌握好这门学科。需要指出的是,田野实验的成本很高,而年轻学者可能不容易获得足够的资金。然而,行为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不单单包括田野实验,研究者在职业生涯的早期可以从理论研究和实验室实验入手,之后再转向田野实验。卡尔福德也认为,田野实验只是一部分工作内容,许多基础的经验性知识来自实验室实验,这种实验规模比田野实验要小得多,也容易进行。
未来:与传统经济学相互补充
新古典经济学由19世纪晚期“边际革命”和马歇尔经济思想体系开启,建立在理性人假设基础之上,基本方法是致力于经济活动的数学分析和公理化。20世纪,新古典经济学迅速发展。行为经济学因偏离理性人假设,自诞生之日起便长期处于边缘位置。
然而,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倾向于抽象地分析问题,对于一些现实经济问题的解释能力有限。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的行为决策中存在着非理性因素,例如跨期选择的不一致性、即时倾向、概率判断偏误等,行为经济学逐渐受到重视,吸引了大量新生代学者进行相关研究。
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学界存在两种声音。部分学者认为,行为经济学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极大挑战,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的努力方向应是提炼出更具普遍意义的理论模型。相当一部分学者则认为,行为经济学是对传统经济学的一种有益补充。对此,库姆鲁在采访中表示,行为经济学扩展了新古典经济学模型,提供了其他模型无法捕捉到的内容。虽然新古典主义模型并不像行为经济学的研究成果那样丰富,但它们比较容易处理,且可以回答重要的问题,二者是相辅相成的。鉴于人类行为是我们需要解读的最大谜团之一,行为经济学无疑将是未来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卡尔福德表示,行为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是互补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传统经济模型可在非常广泛的环境中很好地预测行为,行为经济学则可关注传统经济学理论无法很好预测的领域。如果不先了解传统经济模型,我们就无法完全理解传统经济理论失效的情况和原因。行为经济学可以推动传统经济学框架的发展,但它绝不应该放弃传统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