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人类文明诞生以来,认识论问题便受到哲学、心理学及教育学等多学科关注,甚至被视为构造欧洲哲学体系的出发点。其中,关于认识过程能否排除认识主体的主观影响,以及知识客观性、普适性等问题,成为争论的焦点之一。作为一种起源于哲学心理学并流传至今的批判心理学思潮,其在澄明、批判心理学知识渗透着研究者主体偏见的过程中透露出对心理科学、心理学知识本质的看法,推进了关于认识主体(心理学家)与认识客体(心理科学)之间关系的认识。纵观批判心理学思潮,它关于心理科学、心理知识的看法主要包括“客观认识论”与“客观真理观”、“主观认识论”与“主观真理观”。这些观点论证了认识的双重性,不仅深化了对“心理学为谁而建设”“心理学立足何种研究立场”等基本问题的认识,还从心理学角度推进了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

“客观认识论与客观真理观”主张

以朗格(Friedrich Albert Lange)、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等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批判心理学家,在澄明、批判哲学心理学与人文科学心理学渗透着“非科学”研究偏见的过程中宣扬“客观认识论”,即心理学是一门立足自然科学立场,不受研究者态度、情感、价值观等主观因素影响的客观科学事业,心理学知识是借助数学、逻辑学、物理、化学等工具对人之心理、行为进行单方面如实反映,并符合事实经验的客观、普适真理。朗格揭示、批判哲学心理学渗透着“思辨性”的偏见,如先验性的研究主题(灵魂)、主观内省法。他指出心理学应研究人之动作或行为,采用生物学的“躯体方法”(确定每个心理过程的物理或生理基础),辅以统计学来获取关于“特定现象的精确知识”。艾宾浩斯批判狄尔泰(Wilhelm Dilthey)的描述心理学是来自于情感而非理性,且一般概念缺乏具体例证的支持,强调心理学应基于一定客观事实经验,以因果关系原则来说明心理过程。


(相关资料图)

这一认识论得到诸多自然科学心理学家的认可并建构了相应的客观、普适理论。以行为主义为代表的“变量心理学”将影响客观性的“主观意识”放入“黑匣子”(black box)中,以主—客关系为前提,用自变量—中介—因变量的形式对行为进行变量化操作,获取关于行为的客观、普适真理,如S-R或S-O-R。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观察、测量了72个男孩(10—26岁)在“两难故事”中作出的道德判断,揭示人类道德存在一种客观、普适规律——人类道德发展普遍经历过前习俗、习俗和后习俗三个阶段。基于非历史主义原则,西方心理学家将反映西方文化的所谓客观、普适的心理学理论输出到世界各地,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与斯坦福·比内量表被输入到拉美地区,并直接用来解读拉美民众的需要与智力等心理现象。

“主观认识论与主观真理观”主张

以狄尔泰、罗杰斯(Carl Rogers)为代表的人文科学批判心理学家率先揭露、批判了自然科学心理学知识中渗透的“非人性”研究偏见:推崇机械决定论,人被降格为机器、动物,主体性被消解。狄尔泰批判艾宾浩斯试图通过外部观察、实验,以因果关系来获取心理的客观、普适规律,人的丰富心理生活被遗弃,心理学应以理解、解释等基本方式来研究人在社会历史中形成的整体性内部经验,获取有关心理生活本质的人性知识。罗杰斯对将“世界理解为客体”的客观认识模式发起批判,指责该认识忽视了对自身意识经验、他人内部世界的了解,强调科学研究本质上是一个主观过程,心理学必须接纳主观体验,以现象学态度面对个人主观体验,实现对人的真正认识、理解。可见,他们率先发起了对客观认识论与客观真理观的批判,并提倡主观认识论,即心理学的认识过程无法排除认识主体(心理学家)主观经验的影响,心理学知识是一种主观性真理。

二战后,以霍尔茨坎普(Kluas Holzkamp)、吉利根(Carol Gilligan)、恩里克斯(Virgilio Enriquez)等为代表的新一代批判心理学家在继承前人观点的基础上,推进了心理学认识论的发展,更加强调认识主体(心理学家)的主体性立场会影响心理学认识过程,进而“心理学为谁而建”“由谁来建设”等问题备受心理学家关注,心理学知识也成为包含研究者主观性的非客观、非普适知识。

以霍尔茨坎普为代表的德国批判心理学致力于揭示传统心理学中渗透的资产阶级主体性立场,批判其是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资本主义心理学”,强调立足无产阶级研究立场来建设“站在工人阶级一边”的心理学。他指出,以行为主义为代表的变量心理学渗透着“个体主义假设”与“支配关系”等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人成为从事谋生劳动且满足企业者利益需要的工具人。心理学要以个体与社会关系为前提,通过解放个体主观能动性来促使人从谋生劳动转向自由劳动,进而改变资产阶级心理学束缚、压抑无产阶级的现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吉利根为代表的女权主义批判心理学致力于澄明传统心理学中渗透的男权中心主义主体性立场,批判其目的是为男权主义服务,承诺立足“女性研究者”的主体性立场来建设“为女性说话”的心理学。吉利根指出,科尔伯格建构的所谓客观、普适性道德发展理论,实质上基于男性群体坚持“公正”取向的外部反应经验,目的在于维护男性的地位。对此,她提出立足于女性研究者认识立场,通过描述女性在道德取向中呈现的以“关系”为核心的关怀取向体验,建构观照女性普遍经验的道德发展理论。以恩里克斯为代表的后殖民主义批判心理学致力于揭露、批判传统心理学中的“西方中心主义”主体性立场,批判其是西方推行文化殖民的共谋者,主张立足后现代多元文化立场,置身于本土文化空间建设心理学,达成本土心理学与本土民众心态“去殖民化”的目的。

批判心理学认识论蕴涵的当代学科价值

在澄明、批判心理学知识中渗透着研究者主体性立场的基础上,批判心理学思潮强调立足某种更恰当的主体性立场来建设心理学,其从研究者普遍坚持的“自然科学立场”“人文科学立场”进一步深入到更加精细化的无产阶级、女权主义、后现代多元文化等主体性立场,无不体现了研究者主体性特征及其研究目的对认识活动的影响。这既有利于将心理学拉回到更理性、科学、健康的发展轨道,也映射了认识论中包含的主观与客观、普遍与特殊等诸多对立关系,深化、推进了心理学认识论的发展。

毋庸置疑,批判心理学认识论蕴涵对心理学学科建设具有重要启示。首先,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以整合视野超越二歧视野。心理学家尤其是我国心理学家要摒弃二歧视野的思维方式,认清认识主体(心理学家)与认识客体(心理科学)是处于对象性活动中且受主—客体相关律制约,即心理学家的主体性会在与心理科学的对象性活动中表现出来,要充分发挥心理学家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来建设心理学,确定相应的研究目的与研究立场。同时,认识论中主观性与客观性、普适性与特殊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等诸多对立两极,均可视为心理学真理的一体两面,在服务于人的过程中贡献应有之力。其次,心理学研究者应秉持“政治多极、经济均衡、文化多样、安全互信、环境可续”的和谐世界观,确立一种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服务的研究目的,从特殊走向一般,将立足自身主体性立场的心理学知识融入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服务的过程中。最后,心理学研究者应坚持共产主义研究立场,认识到不论过往何种研究立场均具有共同因素,即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为人类社会走向共产主义贡献了一定力量,它们也必将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相互融合。

(本文系安徽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认识论视域下的批判心理学思想研究及其当代价值”(762220)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心理学家 为代表的 认识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