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新冠肺炎疫情凸显了应急管理人才培养的实践性、交叉性和紧迫性。公共行政和公共政策的理论实际上是支撑应急管理专业建设的重要源泉。应急管理的突出特点是,交叉性、实验性非常凸显。交叉性体现为在公共行政和公共政策理论的支撑下整合如计算、化工、能源、环境等学科,拓展专业领域的应急管理;实践性则意味着应急管理要培养能够解决、善于解决、妥善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各高校肩负着培养大批应急管理人才的使命。在任何领域,人都是根本的,培养应急管理人才是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纳入国家安全体系,是把应急管理工作放在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大局中统筹谋划和布局的,意义深远。可以说,如果应急处理、应急管理能力不足,可能会引发更高层面的安全问题,所以无论是战略定位还是实践需求,迫切需要建设应急管理学院平台。以上海交通大学应急管理二级学科建设为例,2020年9月2日,为了落实实践性和交叉性的学科建设特点,上海交通大学同上海市应急管理局联合成立了上海交通大学应急管理学院。学院建立的“学科导师、领域导师、实习带教”的三导师制极具特色。其中,学科导师主要体现“2+X”的“2”,传授公共管理学科的理论知识、方法体系和体制机制研究经验,发挥传统公共行政管理研究的特长;领域导师集中交叉性,负责某类突发事件的专业知识指导,如化工事件、交通事件、生物安全领域等等,这类导师一般要求其他专业学院的老师来担任,结合专业背景、案例和问题来处理应急管理难题,以避免公共管理学科的短板。实践导师主要表现在实践环节,每位应急管理专业的学生会去上海市应急管理实践部门实习工作,真正接触现实的应急管理问题。

应急管理的问题是因地制宜的,不同城市的应急管理应有各自的特点。以笔者所在的城市上海为例,上海的应急管理是定位在超大型城市的应急管理,包括城市风险管理和城市应急响应。上海作为超大型城市,拥有众多的高架桥、地下轨道交通等综合设施,这些设施设备怎样平稳安全地运行、出现事故后怎么去响应?这些都是应急管理需要考虑聚焦的问题。培养应急管理学科人才,应鼓励他们到应急管理实践部门实习工作,将理论扎根于活生生的实践中,这样他们关注的问题才会是应急管理部门关注的问题,他们的研究也会更具实用价值。另外,还有一些新兴技术的风险,如生物安全、5G、算法决策等新技术对原有领域的深度冲击,这些都是应急管理学科研究的领域,也是应急管理学科所面对的科学问题。随着国际合作和科学研究的深入推进,相信未来会有更多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合作和政务支撑”于一体的应急管理研究学术高地。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应急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关键词: 应急管理 公共行政 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