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党的二十大就如何提升国际传播能力明确了方向:“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需要外语学科发挥作用,提升中国的国家话语能力,更要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语言工具助力提升国际传播能力
国家话语能力是国家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国家话语能力评价体系需要从多维视角展开,而学术话语又是国家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12月24日举办的第二届国家话语能力与国际传播能力高层论坛上,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孙有中强调,外语是国际传播的纽带,在解决国际传播能力问题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外语的开路、桥接和支撑,国际传播必有掣肘之患,中华文化的感召力、中国形象的亲和力、中国话语的说服力以及国际舆论的引导力将难以真正发力,中国故事、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等走向国际势必受到阻碍。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文斌表示,针对目前我国外语教育存在的教师教学、阅读表达能力等问题,增强外语教育效能、提升国家外语教育能力并高效培养外语人才,是增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的钥匙。武汉大学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赫琳认为,当前亟须加强各学科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的理论与方法论探讨,助力国家话语能力的提升。学术话语体系是由不同的局部话语整合而成的综合性表达体系,包括话语主体的思想观念体系、言说客体的议题概念体系、言说载体的文本语言分析体系、针对话语受体的阐释体系。要兼顾学术话语的历时特征与共时特征,注重学术话语思想的文化溯源,重视话语研究方法的交叉创新,优化学术话语的对内对外双向传播体系。
学术话语权是国家话语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学术评价是学术话语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术活动起着导向作用。语言对学术研究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学界重视,但中国现有学术评价研究较少关注语言因素的影响。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天伟发现,学术评价中的语言政策是隐性的,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等语言外因素和语言管理、语言信念等语言内因素的影响,显性的量化评价指标在传导机制中起主要作用,语言政策在学术评价中的动态调整体现了能动性与客观世界的关系。
丰富国际传播能力新路径
外交话语中的跨文化修辞能力是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国外交思想的话语传播中,合理使用修辞手法可以提升外交话语的可理解性。南京大学外国语言学研究所所长陈新仁表示,外交话语与国家形象之间有着内在的关联。外交话语是国家形象的具体展现,也是各国观察该国的一个窗口。外交话语能力的增强也是国家软实力的基本体现。国家形象如何通过话语来建构,在话语中如何使用适当的措辞来定位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这些对改善双边外交关系至关重要。
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教授王磊看来,修辞学是伴随着西方政治中的权力博弈发展起来的,既是突破家庭出身获取政治影响力的手段,也是政治精英与政府、民众等进行政策辩论的工具。修辞是实现和掌握权力的关键因素,了解修辞学有助于深入把握外交话语的国际传播。从修辞学的视角出发,外交话语的国际传播要定义外交政策的世界贡献、国家利益诉求,要注重应对问题的多元语境,针对不同层面,寻求多层表述。外交学院英语系教授冉继军表示,在传播路径上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