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近日,在一场线下活动中,牧原股份联合温氏股份、双胞胎集团、正大集团发起了《互不挖人公约》,倡议“不挖人,不拆台,如有违约,加倍反制”,除四家发起企业外,现场还有多家生猪养殖企业负责人在《互不挖人公约》上签名。该消息一经传出便引发讨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图:四大集团签署公约
此后,牧原相关负责人对此回应:牧原一直以来坚持不挖人的原则,本次公约签署是商业文明倡导,没有具体细则和措施,没有限制人才自由流动。有知情人士称,牧原发起该倡议也是为了防止人才流失,此前牧原被其他公司从团队挖走不少专业技术人才。
养猪需要哪些技能,哪些岗位的人才缺口最大?猪企为何要提出“互不挖人”公约?这对行业的人员流动又有何影响呢?
养猪变成技术活,研发、管理人才缺口多
养猪业一直是个重生产和管理的行业。以本次签署“互不挖人公约”中的牧原股份和温氏股份为例,在人员构成上,生产人员的占比最大、均超过80%,其次是技术人员和行政人员(包括管理人员),不过生产岗位的技能要求并不高,可替代性也更强。当下,大多数上市猪企选择与农户合作养殖的模式,养殖户提供场地等固定资产和养殖人员,猪企主要输出技术以及仔猪、疫苗、饲料等产品,因此,对猪企来说,技术人员与管理人才更加稀缺和重要。
图:牧原股份人员结构
图:温氏股份人员结构
在养殖产业链的前端,育肥育种、饲料研制以及疫情防控都是技术密集和人才密集环节。种猪资源是养猪行业的“芯片”环节,在源头上保证猪的繁殖力和猪肉的品质,养殖技术、饲料产品以及防疫技术则为猪成长路上的营养健康保驾护航。这些过程中对人才的技能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防疫人才是猪企的常备军。生猪养殖过程中一旦发生疾病传播,不仅会给公司带来重大经营风险,严重的猪瘟流行还会降低全国生猪产量,并影响消费者心理,使大家“谈猪色变”,造成需求萎缩,最终令整个生猪养殖行业产生震荡。2018年非洲猪瘟传入,就对产业造成巨大冲击,国内猪企争先招聘防疫人员,此后国家宣布部署加强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常态化防控和重点人畜共患病源头防控,维护畜牧业生产安全,各养殖企业的防疫意识也大大提高。
管理人才对猪企来说也是至关重要。随着猪企产业链的不断延伸以及生产分工的精细化,后备母猪、配怀/分娩、自育肥、肉食生产等细分领域都存在管理人才的缺口,而这些都需要一定年限的工作经验才能胜任。
另一类核心人才则是猪企的研发人员。猪企的研发队伍有相当规模,牧原股份和温氏股份的研发人员占比在4%上下,达数千人。2021年和2022年牧原股份研发投入分别为8.08亿元和11.4亿元,同期温氏股份的研发投入也分别达到6.03亿元和5.32亿元之多。
企业的研发主要围绕育种、营养、防疫和环保等环节,包括仔猪品种、养殖设备、饲料配方等等。如温氏股份最新财报披露,公司在肉猪育种上投入多年,培育出了5个品种、12个品系核心群纯种猪以及3个商品肉猪配套系,其中的两个四元杂交高效瘦肉型猪配套系已在各区域公司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
同时在当下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浪潮中,许多上市企业也吸纳人才进行智能设备和智能管理系统的研发。例如温氏股份建立了大数据管理中心和大数据辅助经营决策系统来管控分布于全国各地的经营单元,并在质检和销售等环节引入了智能快速检测设备、智能营销和智能风控系统。
牧原股份也在2022年财报中透露,公司已经申请了猪舍设计、猪舍智能送料系统、猪舍智能液态饲喂装置等多项专利技术,极大地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目前,牧原股份在业内的养猪成本处于较低水平,商品猪完全成本在14.9元/kg,其他企业则在15元—17元/kg不等,仔猪断奶成本最低可达320元/头,而其他养殖企业则在350—380元/头区间。
可见,对规模化猪企来说,人才优势能够转化为成本优势。不过在实际应用领域需要的往往是复合型人才,管理岗需要既懂技术又懂业务的人才,技术人员也需要更多兼备养殖、基因、计算机等各领域知识和经验的跨学科人才,而这样的人才在任何时候都是稀缺的。
百万年薪、千场培训,猪企人才养成有多难?
以目前高校的专业设置,高校毕业生往往需要在公司经过长时间的培训学习才能成为真正的养猪人才,这对企业来说需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进行培养。
以温氏股份为例,2022年财报透露,年内公司各业务部门累计举办了6000余期培训活动,包括针对干部员工、后备人才、技术人员、普通员工等各类人员的培训班和线上培训课程等,培训近40万人次。新希望也依托内部的商学院每年进行上千场培训,并针对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了新英365计划、精英计划、雄英计划等多项培训计划。
如果把企业当做产业大学,那么每年的企业校招就是一场激烈的“生源”争夺战。
今年,各大猪企招聘时除了传统的养殖、育种、防疫相关岗位,也不乏物联网、人工智能、现代化装备方向的人才招聘需求,不少企业甚至开出了百万年薪重金求才。
牧原股份发布了三大招聘计划,分别是卓越领头人、钻尖和后备干部,其中卓越领头人计划年薪最高,达到40万—100万,最低的后备干部年薪也有15万—40万。三类招聘计划还另有股权激励。温氏股份也开出了首年收入本科8万-12万以上、硕士9万-15万以上的薪资,另有“青年英才”管培生项目,项目中领英人才计划月薪达4万元左右。
人才招聘与培养均耗费巨大,“挖人”则更是变相提高了行业的平均用人成本。2018年受猪瘟影响,国内生猪产能下降,猪价升高,许多企业趁机扩大产能和人员规模。根据历年财报统计,2020年较2018年,牧原股份员工增长了三倍还多,正邦科技增长超过两倍,傲农生物、天邦食品员工数量也出现了翻倍增长。市场上的养殖业人才供不应求,尤其是有经验的员工,有业内人士表示,许多企业不惜以高于市场价30%—50%的薪酬“挖墙脚”。
而对于被挖人的企业来说,不仅多年培养的“养成系”人才严重流失,还需要提高薪资标准招聘新的员工,被迫加入抢人大战,这无疑抬高了整个行业的薪资水平。这是当下猪价低迷、负债高企的猪企不愿再看到的。因此多家猪企愿意达成“不挖人”的约定,也并不稀奇,毕竟猪价的下跌和猪企的降本之路还未看到尽头。
目前,牧原股份和温氏股份在业内的成本已经属于较低水平,牧原股份最新披露的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在14.9元/kg,温氏股份的部分养殖场也能控制到15元以内,但猪价仍持续走低,据中国养猪网监测数据显示,生猪(外三元)价格已经低至13.78元/公斤。
尽管,7月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宣布将启动中央猪肉储备收储工作,但专家分析生猪产能仍是决定因素,下半年去产能仍会缓慢进行,猪价也将延续低位震荡态势。对广大猪企来说,降本仍是当下的主题。(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 | 李简)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