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60多岁的刘大爷有点焦虑。刘大爷的老伴身体不太舒服,想做个详细检查,但受疫情影响,子女暂时在外地无法返深带他们上医院。

没有智能机,不知道怎么亮健康码,去医院担心走错路,进医院又害怕找不到科室……一堆问题让刘大爷心焦不已。

为了让父母缓解就诊焦虑,刘大爷的子女通过网络平台找到了小梁,委托她带着两位老人上医院做检查。

而小梁与刘大爷一家并不相识,她要做的,包括接送刘大爷夫妇看诊,帮他们挂号、陪同做检查、拿片子取药……小梁说,这就是“陪诊”,而她是一名陪诊师。

本期,南方+联合智联招聘走进“新·三百六十行”系列,将目光聚焦在陪诊服务,究竟陪诊师是一门什么行业?如何才能成为一名陪诊师?陪诊服务收费如何?行业需求缺口大吗?……让我们来听听陪诊师小梁怎么说。

陪朋友就诊

机缘巧合成为陪诊师

去年6月某天,小梁陪同朋友去南方医科大学深圳总院就诊。在就诊过程中,小梁碰到了同样前来看病的李大爷,“老人家不会说普通话,电子设备也不会用,刚好我听得懂他的家乡话,就陪同大爷一起就诊看医生。”小梁说。

陪同李大爷就诊的经历,让小梁关注到陪诊师这一行业,并敏锐捕捉到在深圳这座大城市里,陪诊服务是一个刚需。于是,小梁在日常工作之余,兼职成为一名陪诊师。

通过搜索,看似小众冷门的陪诊师职业,在多个社交网络平台均有身影,仿佛人人都可成为陪诊师。对此,小梁表示,目前没有关于陪诊师的准入门槛,也没有所谓的证书等级,“看起来,的确谁都可以成为陪诊师,但合格的陪诊师还是有一定要求的。”

首先,陪诊师需要专业知识。“要熟悉深圳的医院,比如名医坐诊时间、开放预约挂号时间、医院检查步骤、具体科室如何走等等。”小梁说,了解客户就诊的医院,才能做好陪诊服务。

其次,沟通技巧也非常重要。“沟通存在于陪诊服务的全程。包括前期沟通下单,中间陪诊,以及后续反馈等等。”小梁解释道,去医院本身就给客户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在陪诊过程中,会试着和他们聊聊天,缓解一下紧张情绪。”此外,如果陪诊师具备一定的护理经验、急救知识等技能,会更受客户信赖。

诊前提醒用户、就诊陪护、预约检查、取送标本、缴费取药、输液陪伴、取送检查化验结果、协办理出入院手续、续方取药……这都是陪诊服务的内容,“作为一门服务行业,我们也有一些规矩。”通过大量的自我学习和实践经验,小梁总结了一些陪诊师注意事项,如不能给客户提供任何医疗建议,也不向客户推销产品,“陪诊师并不是专业医护人员,要清楚自己的定位,我们提供的只是陪伴服务。”

线上接单为主

服务费200—400元不等

“我主要是在社交平台发帖,客户来源90%都是通过线上咨询来的。”小梁说,持续的发帖推广让她在陪诊师这行逐渐打开局面,平均一周能接到7、8单的陪诊服务,“现在拉着我朋友一起加入这行,我们两个人一起做。”

小梁介绍,疫情期间由于医院需要出示健康码、行程卡等,老年人陪诊的订单有所增加。“老年人他们不太会使用智能手机,为了顺利就诊,往往会找我们陪诊。”

关于陪诊收费,小梁她们暂时制定的是:200元3小时, 6小时以内收费400元。

接到就诊顾客后,小梁会要求客户出示健康码,同时也会主动亮出了自己的健康码,“双向亮码,既是对客户负责,也是对我们负责,绿码大家都放心。”

同时小梁会提醒客户做核酸检测,“疫情期间,医院的核酸检测报告要求随时都在变化,我们一般会提醒客户尽量保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如果客户没有智能机,会提前让客户发图片过来,小梁她们会打印出来带去医院。

“我们自己也会每两天做一次核酸,以保障顺利进入医院。”她解释道。此外她会携带上自己的陪诊包,里面装有雨伞、水杯、纸巾和充电宝,“这些都是为客户准备的,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些小帮助。”

提供陪诊服务

更是提供陪伴服务

“在医院,很难分辨出谁是陪诊师,”小梁说,她们的工作更像是提供一个朋友、家人角色的陪伴。

做陪诊师还不到一年,小梁陪诊的患者有青年人,也有老年人,“比较多的还是孕妇和老年人”。小梁说,患者们下单陪诊服务的原因大同小异,大多是没人陪伴、不太会用智能机、对医院不熟悉等。

医院其实是一个隐私性很强的场所,陪诊师在服务过程中既要尊重客户的隐私,同时也要提供关怀,尤其是服务孕妇、残疾人、孩子时,需要提供适当的服务,“这需要陪诊师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和个性,随时调整服务。”小梁说。

“我陪诊了一位老人,他腿脚不便,子女又在外地。为了让他顺利就诊,我们是打车到他家接上老人家,再去医院进行看诊的。”小梁说,陪诊结束后,老人的子女特意发来信息感谢她们,“这些工作里的反馈,让我们觉得这份工作是有意义的。”

让小梁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位女护士,家里女孩要做一个小手术。 “没想到医护人员也会需要陪诊服务,当时看她一个人进手术室,感觉挺孤单的。”小梁说,深圳有很多在外打拼的青年人,大多时候选择陪诊服务,“他们并不是对就诊流程不熟悉,更多的是想要一份陪伴,也希望我们的陪诊服务,可以让大家有点归属感。”

谈到未来职业发展,小梁表示还在观望期,考虑到陪诊师服务标准考核不统一,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少,行业发展并不明朗,“目前还是想做好本职工作,有余力的情况下,可以兼职做陪诊师,”小梁说,“如果持续增量的情况下,我也许会全职做陪诊师。”

【记者】李定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