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深圳记忆项目组探访“渔二村”。通讯员 肖更浩 陈顼颢 摄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8月5日讯(深圳商报记者 聂灿 通讯员 肖更浩 黄文霞)发现城市文化脉络,传承深圳历史记忆。近日,“深圳记忆”项目组来到位于蛇口半岛东南端,东临深圳湾西望大南山,南边与香港隔海相望的渔二村。
渔二村位于蛇口街道中部,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初。村民多为汉族,使用海丰方言。世居村民姓氏有敖、黄、吴姓等20多个,民国时期分别从海丰县梅陇、联安、红草等乡村迁移至此地。
此次为探访组讲述的是渔二村的老村长吴宜巧,吴宜巧介绍说,先辈驾着莲船小艇,从广东海丰沿着粤东海岸顺水漂流,进行着传统的拉网捕鱼,最早追溯到1926年前后,有少数几家人在今天蛇口渔二社区所在的海边上岸搭草棚、盖松皮屋,后来逐步形成村落。1952年,蛇口开展渔改,停靠在湾厦、桂庙、流浮山、稔湾等地的莲艇、箔船逐渐向蛇口集中靠拢,在蛇口能容纳十四五户人家居住的地方搭建木棚,成了迁徙渔民聚集的中心,渔二村由此而形成。1961年7月,西海(蛇口水产)公社改称蛇口公社,原蛇口二大队相应改称渔业二大队,“渔二村”之名即由此而来。
在渔二村,有一个特别的节日——特色传统节庆“开丁节”。渔二村开丁节于2008年6月被列人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为徐业竹。
据深圳民俗研究者郑浩胜介绍,相传开丁节形成于元朝,渔二村村民传承了海丰特色的开丁节。每到这一天,人们如在船上,便在船头点一盏灯,如在陆上,就在家族祠堂里点一盏灯,以示家中添了男孩,在过开丁节。
开丁节最重要的仪式,是请客人吃开丁茶。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开丁茶的用料日益丰富、讲究,一般选取菠菜、芹菜、豌豆、冬菇等13种材料,或煮、或蒸、或炒,做熟后拌在一起,并熬制鲜美的肉汤替代旧时的茶水。
靠海的渔二村,除了打渔之外,还经营船舶修配厂,水产品加工、渔具加工等各种副业。改革开放后,蛇口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渔二村陆续发展海鲜、建材运输、异地养殖业。现村集体经济还经营厂房出租,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工资性收入、村集体经济分红、房屋出租等。
1992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深圳市经济特区农村城市化的暂行规定》,开始农城化改革。11月23日,蛇口渔二企业公司改组成立深圳市蛇口渔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全村共153户520人一次性转为非农业人口。如今的渔二村,人皆富裕和睦、安居乐业,一派现代都市繁景。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