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瑛
光明,是深圳最新的行政区,在很多深圳人心中,它意味着光明农场,意味着光明乳鸽,意味着大批的越南归侨。
余阿姨就是越南归侨中的一员。她经营着一个小店——余记,主营越南肠粉,还有越南小吃——长粽、春卷、檬粉……余记,是越南归侨们常常光顾的店,这里承载了他们相互帮助共同融入故国新环境的回忆;也是年轻人心中东南亚美食代表的网红店,很多人周末早上跑很远去品尝别具风味的肠粉。
(相关资料图)
1978年,中越关系剧变。1978年至1979年,光明农场接收越南归侨六批,共约834户、4300人。他们从侨居之地回到中国,来到遥远而陌生的光明农场。1979年,光明农场更名为“广东省国营光明华侨畜牧场”,“华侨”成为光明农场发展历史上独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余阿姨经营“余记”42年,与如今发展到上万名归侨侨眷一样,已然苦尽甘来,而过程,犹如越南肠粉必配的那一碟自制醋汁,酸甜辣交加,回味无穷。
归国前的书店
余阿姨叫余雪萍,街坊四邻和店里常客习惯叫她“雪姐”或者“余阿姨”,在光明经营着一家老字号的早餐店——余记,主营肠粉,至今已有42年。肠粉,是有名的广东小吃,在习惯“叹早茶”的广东,肠粉可以说是标配食品。余阿姨做的是越南肠粉,米皮也是布拉的,馅料却有很大区别,尤其是最后作为“点睛”之料的自制米醋,完全区别开了广东肠粉的那一勺卤汁。
“余记”坐落在光明大街边。这曾是光明最繁华的大街,集中了光明农场场部办公大楼等各种地方标志性建筑。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却不能直接看到“余记”的招牌,它藏在街边的一条小巷里,巷子由从前农场职工修建起来一栋栋的小楼组成。“余记”就位于巷口一栋四层自建建筑的一楼。
余阿姨有些瘦小,齐耳的卷发纹丝不乱,还戴着一副眼镜,斯斯文文的样子,不像被烟火缭绕了几十年的模样。温婉文秀的她,终生未婚,与母亲相伴,直到无悔无憾地送走87岁高龄的母亲;与弟弟妹妹一家经营“余记”,视弟弟妹妹的孩子如自己孩子。余阿姨说起生意,不善言辞,只知道默默地做,但谈起过往,特别是与文化相关的内容,她却能侃侃而谈,眼里带着柔和而美好的光。74岁的她,慈爱、善良、勤劳,还有一种生意人少有的书卷气,能熟练地使用手机、微信等与年轻人相关的东西。她记性特别好,过去的事,即便是几十年后还能清楚地回顾,连日期都能准确地说出来。谈起在越南的日子,她说最怀念的是在书店的工作。
余阿姨1948年出生在下龙湾边越南广宁省的一个港口小镇——宫门,祖上是广东中山人。“小时候住的地方大部分都是越南人,讲越南话,中文基本不会说。”越南战争前后,祖父母和父亲相继去世,母亲带着他们姐弟四人艰难生活,余阿姨,是老大。广宁1966年遭到了美军的狂轰滥炸,两个弟弟坚持上学,而小学毕业的余雪萍就和妹妹一起辍学帮忙养家了。她常去海边勤快地捡些鱼虾蛏子等海产品,一家人可以吃,更多的拿去市场上卖钱,贴补家用。
1967年,18岁的余雪萍想找份工作,为母亲分忧。战争期间,工作难找,她求一位越南女孩帮忙介绍,没想到那位姐姐几天后就过来说,镇上的“人民书店”需要招卖书的工作人员,问她愿意去吗?余雪萍从小喜欢读书,听到可以到书店工作,高兴地急忙点头。书店招人要求18岁以上,初中毕业,余雪萍没有读初中,就很失落地告诉姐姐。姐姐说:“你别管,我已经说你是初中毕业了,去就是了。”余雪萍去书店工作,需要住地出示证明同意,人家要她先为住地做一周劳动。于是,她按要求去挖了整整7天壕沟后,欢天喜地地拿到了同意工作的证明到书店报到。
书店门面不大,余雪萍去后,书店负责人简单询问登记后就让她开始工作。她一直紧张自己没读初中的事,害怕会被发现,结果也没人问。
越南的“人民书店”,类似我们中国的“新华书店”,是遍布全国成系统的书店。在宫门镇小小的店面里,只有两名工作人员。余雪萍要学会认识书,按要求排序摆放,帮读者找到需要的书,如果本店没有,还要登记好,去其他的店调拨来。在工作中,深感文化不足的余雪萍努力地读书认字,不断地向同事和读者学习,把遇到的困难逐个解决。勤快肯学的余雪萍得到了同事和读者的喜欢,她也拿到了每个月29元的工资,作为家里的长女,她每月交给妈妈25元钱贴补家用时,都是非常开心和幸福的。
在宫门的人民书店工作一年左右,1969年,她因为表现优秀,在全省选拔员工到省会康海工作时被负责人推荐,来到了离家40公里开外的广宁省人民书店。
省书店规模大了很多,卖书的工作人员有6个,还有管理、仓库、后勤等工作人员30多名。余雪萍非常喜欢书店的工作,也很喜欢自己的同事,白天大家其乐融融卖书,晚上余雪萍就逼迫自己读书学习,来适应新的岗位。没有人问过她读初中的事,也没有人怀疑过她。直到1970年,人民书店有委托培养中专生的机会时,书店负责人让她去报考。余雪萍红着脸告诉负责人:“我只读了小学,没有上过初中。”负责人愣了一下,笑道:“那你怎么进书店的呀?”余雪萍低头红脸说:“从来没有人问过我,我就没有说。”负责人告诉她,康海有夜校可以读初中,让她赶紧去报名学习。余雪萍赶紧去报名,对于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以及可以继续留在她喜爱的书店工作的机会,她格外珍惜。她没有像普通人一样,一年一年地跟读,她用了比别人勤奋几倍的热情,加上两年在书店自学的基础,一年内学完全部初中课程,初中毕业了!
1971年,越南文化部理论业务学校再次招生,人民书店系统在全越南推荐了23名员工参加考试,加上全国其他考生一共150人报名参加考试,录取50人。余雪萍带上铺盖,踩了100多公里的单车,到战时相对安全的兴安省参加考试。夜晚在当地农民家里打地铺,两天考试完,再骑车100公里回家。往返的辛劳余雪萍都不记得了,她记得就是被录取时的开心和幸福:“那么多高中毕业生啊,我居然考上了,太幸运了!”
1972年,余雪萍作为书店选送的员工读中专了,她学的是图书发行专业。这样全日制学习的机会对余雪萍而言,无疑是巨大的幸福,更何况还免学费,带工资!她认真学习,大量阅读。对普通的女孩而言,这正是结婚生子的年龄,而她,却深深地扎入了愉快的学习中。温柔内向的她,仿佛找到了无穷的力量与令她快乐的真善美源泉。1975年,她再次回到康海市,重新开始书店的工作。
中专毕业的余雪萍,工资拿到了一个月50多元,工作也不再只是在前台卖书了,后来几年里,她主要做会计,从事财务工作。1978年中越关系紧张后,她调离了重要岗位,时常被派往省内其他有需要的书店临时帮忙。这种状况持续到1979年4月余雪萍一家回国。
▲余雪萍和她的越南肠粉老店里藏着无数归侨记忆。
归国后的“余记”
1978年,越南发生排华风波,家里怕弟弟被抓壮丁,让他们先回中国。余雪萍工作到1979年,“4月20日,越南公安来敲门读驱逐令,限期10天离开。那时候镇上几十户华人包了四辆客车,24日,从边境回中国。”余阿姨回忆,回国后,先在边界住在沟边石棚里,用塑料布搭个帐篷,后来下大雨,他们又搬到街边住。过了几个月,有车过来接他们到东兴,又在东兴山边的红石沟搭起茅棚住了些日子,联系上先回国的弟弟,终于在12月26日辗转来到光明。
归国之后,余阿姨和母亲,还有弟弟妹妹全家人都被安置在光明农场的碧眼队务农。余阿姨那时格外瘦小,体重不到80斤。回国之前,她从没干过农活,面对插秧割稻等定额的任务,她有些措手不及。初插秧时,余雪萍从日出插到日落,眼睁睁看着别人都完成了任务,而自己还有一大片怎么做也做不完,想到陌生的环境渺茫的未来,她绝望地站在田里大哭起来。农场里有不少年轻职工,非常理解她的处境,但又语言不通,几个女知青过来拍拍她,然后一起帮她种田。慢慢地,余阿姨开始和她们学说“白话”,就是粤语,一起完成农活,也慢慢认识中国字。
1980年9月,光明农场开始“分田到户”,余雪萍因为不善农事而申请创业“搞副业”得到批准,在现在光明大街地铁高架桥下红绿灯的地方搭了一间12平方米左右的茅屋,开始做早餐生意。小茅屋里当时摆了三张小桌子,主要是蒸越南肠粉。
“回中国以后,很多老乡(在光明,越南归侨们互称‘老乡’)怀念从前在越南的小吃。”余阿姨回忆,“以前在书店工作,街边有卖肠粉的,我和同事经常去吃,坐在边上看多了,渐渐知道怎么做了。”
于是,余雪萍泡米磨浆蒸肠,边做边尝,也请老乡帮着尝,再告诉她怎么改进。几次下来,越南肠粉就做得像模像样了,米皮轻薄透明,馅料丰富多彩,猪肉香菇木耳沙葛等一应俱全,吃起来滑嫩爽口,再配上一碟自己调制的青柠蒜蓉辣椒米醋,那从前的味道似乎把过去种种美好都勾起来了。
小店就叫“余记”,余阿姨和弟弟、妹妹一起打理。余阿姨回忆:“早餐小店做起来了,每天三四点就要起床准备,那时候特别害怕下雨,因为地方小,雨天柴又湿,点不燃火就很麻烦。好在大家都很喜欢吃越南肠粉。”1981年,光明农场发展,道路拓宽,“余记”的茅屋成为道路,农场在对面安排了一间房子给余阿姨。余阿姨他们买了些彩色的花纸贴在房间里,简单装修成了新的“余记”。余阿姨记得当年的农场领导有个叫郭森的人很好,经常过来看,“他很关心我们,说我们搞得不错,要我们用心做,有一次还带了国外的记者来我们店,说我们是归侨农民出来搞副业的。那个记者还开玩笑说要参股我们的小生意。”
余阿姨的小店稳打稳扎地发展着,家常美味招来了无数的忠实顾客,也改善了一家人的生活。1991年,“余记”遭遇不幸,隔壁店铺火灾,直接烧光了余记的所有。“那时候我们不会买保险,一场火烧光了所有的东西,我们又变得两手空空。”余阿姨回忆,当时光明农场的侨办主任汤幼玲马上过来安慰他们,后来帮忙找了间铺面,租给他们做生意。三年之后,他们又换了地方,再后来,又换了几次。店面越来越大,生意也越做越兴隆。
越南肠粉,熟悉的味道。
搬迁与希望
余阿姨和弟弟妹妹一起经营“余记”,后来,大弟弟和妹妹相继出国和退休,小弟弟余阳一家人担起了“余记”的主要责任。小弟媳也是从前宫门的华侨,来光明不久就嫁给了余阳,生下一子一女,如今儿媳妇和女儿也常常在店里帮忙。余阿姨1999年就从光明集团退休了,但她始终在“余记”操劳。如今70多岁的她,依然坚持每天早上4点起床,买菜、准备。她骑着小电动车迎风到市场上选购食材,精挑细选,再满载而归。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余记的时候,她已经备好早点迎接第一批顾客了。她心疼弟弟妹妹侄儿侄女,当侄媳妇生了第三代的那天,她格外高兴:“我们家孙女出生了!”
人们常把深圳称为“移民城市”,说的就是这里汇聚了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人。在大家的心目中,这种现象是以深圳成为“经济特区”为起点的,其实光明才是最早具有“移民城市”特质的一个地方。光明从1958年开始,安置来自全国各地的部队官兵,1960年代起,城里的知识青年分多批来到这里,1970年代,一大批归侨又来到光明,再到1980年代后,随着深圳名字的逐渐响亮,新的创业者和打工者涌来这里……他们几乎都是两手空空地来,开始艰苦的拓荒与开垦,他们远离故土,把青春和汗水挥洒到这片土地上。当街道初现,楼房乍起时,新的后来者总是把他们看作是“本地人”,而他们自己,也跟随着光明的发展,慢慢地把这异乡当成了故乡。
余阿姨的“余记”也是在城市不断发展的进程中慢慢变大变得更有名的。余阿姨说:“那时候作为难民离开越南的时候,从前的一切都带不走,一穷二白地回国,看到这里的荒凉,哪里会想到会有这么好的现在啊。”1999年她在光明农场退休,继续经营“余记”,2008年,由于城市规划马路扩建,“余记”又面临搬迁。余阿姨一家各方面条件越来越好,他们已经不需要依赖这小店过日子了。于是她和弟弟妹妹商量好,都正式“退休”,安享晚年。
“余记”关门不久,街坊四邻、亲朋好友、店子的老熟客们纷至沓来,纷纷给她找场地租门面出主意,目的就是一个:余记要开!余阿姨一家架不住,想起艰难的时候都是这些人吃肠粉帮衬自己,哪里能回绝他们还要吃肠粉的要求呢?余阳跟姐姐商量,就把自建的楼下做“余记”吧,赚多赚少没关系,还了熟客们多年的情才是。于是,新的“余记”再次开张,余阿姨、余叔叔和婶婶重新勤快地打理小店。
中越关系正常化之后,余阿姨回过广宁好几次。最难忘的是2011年5月回越南,书店的老同事听说后互相通知过来与她相聚,“好多人来了,大家一见面,看着笑,说不出话来又抱着哭,哭成一团。”
她的好朋友,春雄夫妇来了,春雄把一张保留了31年的纸条拿出来给余雪萍:“雪萍,还给你!到今天,这张纸条在我手上保存了31年13天。我要还给你,我们再也不要永别了!”年逾花甲的余雪萍看到那张纸条,泪流满面。
1979年4月,当得知自己不得不离开越南回中国时,余雪萍夜里奔跑去离得稍近的几个最好朋友家辞行。春雄是书店的同事,多年来关照自己,他的妻子也是雪萍的好朋友。雪萍高一脚低一脚跑到他家时,却没有人在。她哭着找邻居借了纸笔,匆忙写下:
好友春雄:
永别你们两夫妇了!祝你们两夫妇生活越来越幸福。永别!
雪萍
1979.4.20
当春雄夫妇拿到这纸条的时候,余雪萍已经“永别”了。他们夫妇遗憾地把这纸条珍藏起来,想念的时候拿出来看看。一年台风洪水,大家都抢救着家里最重要的东西,春雄夫妇在家里最先救出来的就是这张纸条,甚至,他们连儿子的出生证都没有来得及找出来。
时隔31年,那夜里写下的纸条还保存得完好如初,余雪萍和春雄夫妇如何不哭,如何不笑?那“永别”之日何曾想到还有重逢时啊!
余阿姨说,在越南时,爷爷奶奶经常思念故土,他们一家回中国以后,也会常常想念越南的亲友。
在深圳这座移民城市里,一直都有和他们一样的人,在不断地迁移中,勤劳扎根,此处已是故乡。
从余记出门,是正在拓宽的光明大街,高大的红色围栏遮挡了正在建设的工地。2020年,光明科学城建设成为国家战略,从前光明农场的土地上再次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余记,从光明大街上的一个早餐摊,到茅草棚,到出租屋,再到自建楼房的门面,变化中它也见证了光明大街的发展。
我问余阿姨:“余记也要拆迁了吧?那到时候怎么办?”
余阿姨微笑,轻轻答道:“说是3年内要拆迁,到时候看情况再说,怎么都会好的。”
怎么都会好的。我们都相信这座城市的希望。
版权声明:
本专栏刊载的所有内容,版权或许可使用权均属晶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复制或改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如需转载或使用,请联系晶报官方微信公号(jingbaosz)获得授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