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向先进制造业要新动能,牢牢守住深圳的工业基本盘。图为辖区内企业欣旺达智能工厂。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钢/图
【资料图】
宝安近年来变化巨大,图为宝安中心区。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钢/图
宝宣
时间是伟大的见证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宝安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逐步从特区的西大门走向大湾区的中央。在“双区”建设、前海扩区、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纳入深圳都市圈核心区等多项重大利好下,这颗南海之滨、珠江东岸的明珠,更加闪亮。
时间是伟大的书写者。
宝安区第七次党代会提出,以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高地为总抓手,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城、国际化湾区滨海城、高品质民生幸福城。今天的宝安,正将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交通枢纽、雄厚的产业基础转化为强大的发展动能,笃定“三城”目标和“422133”工作主框架,引领全区各项事业跨越式发展,不负时代机遇,书写新的发展篇章。
向湾发展重塑新轴线
重大项目落子布局,领湾重构空间格局
今年8月26日,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2周年之际,宝安重磅发布重大空间发展战略,邀请专家进行解读,拉开宝安立足湾区的空间战略架构。
与会专家表示,经过40多年的发展,宝安的空间价值已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特别是随着粤港澳大湾区、“黄金内湾”的建设以及前海“扩区”,宝安的发展极具想象空间,正“领湾向未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宝安一路向湾发展,在规划蓝图和战略级空间的吸引下,资本、技术和人才纷沓而至。今天,站在宝安中心区高处,宝安滨海公园120米高的“湾区之光”摩天轮若隐若现。宝安中心区一路向西,近50公里长的海岸线一路绵延,滨海廊桥、体育场、图书馆、“湾区之声”演艺中心串珠成链,互联网+未来科技城、空港新城、海洋新城、国际会展城、宝安综合港区等重大项目落子布局、连点成线……
如果跳出深圳,从高空俯瞰宝安,这颗位于南海之滨的明珠,辖区土地落在珠江口东岸的脊梁位置,南北向的广深港澳创新走廊与东西向的深中、深珠发展轴在这里交会,环绕四周有深圳的前海自贸片区、东莞的滨海湾新区、中山的翠亨新区、广州的南沙新区和珠海的横琴新区。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在全球的湾区城市中都不多见。
“从深圳的视角看,宝安只是深圳的西大门,但从大湾区的战略视角看,宝安是大湾区的中心地带。”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研究员宋丁表示。
更何况,宝安还有全国范围内都罕见的“六龙汇聚”的交通格局,兼具海港、空港、高铁、地铁、城际交通、高速路网的交通优势,为宝安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加快联通国内市场,“链”入全球市场,打通“双循环”。
地处临湾核心片区的宝安,具有天然“中枢”区位。特别是,前海扩区之后,宝安1/5的范围加入前海,前海2/3的范围落在宝安,“黄金内湾”部署新一轮发展,宝安再迎“风口”,宝安之于大湾区的价值,再次被重新发现,塑造湾区新轴线正成为可能。
今天的宝安,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和“黄金内湾”发展,聚焦不同区域的禀赋特点、产业基础、生态本底,对空间格局进行协同谋划、科学布局、整体组织,为深圳增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启动新支撑,领湾向未来。
“特区时代,深圳塑造了东起大鹏湾西至深圳湾约30公里长带形城区。湾区时代,深圳正从经济特区迈向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城市,谋划宝安发展的‘湾区新轴线’,就是在谋划深圳下一个40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李晓江对此信心满满。
向先进制造业要新动能
国土空间提质增效,产融结合服务实体
由加工制造业起家的宝安,曾给人留下厂房遍地、来料加工为主的印象。然而,对比10年前后的数据,我们发现,宝安的经济发展动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地区生产总值方面,宝安从2012年的1769.07亿元,上升至2021年的4421.83亿元,增长接近2.5倍;每平方公里土地产出GDP从2012年的8.22亿元,上升至2021年的11.15亿元。
而最能体现宝安经济动能之变的,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2012年的402家跃升至2021年的6759家,连续5年居全国区县第二、全省第一。这说明,宝安已经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了。
向先进制造业要新动能,牢牢守住深圳的工业基本盘,宝安从“三来一补”加工片区发展成为先进制造聚集的工业大区之后,肩负起大区的责任和担当。数据显示:宝安区去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90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突破2000亿元,贡献了全市近一半的工业增长。而在今年深圳发布的“20+8”产业新蓝图中,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重点布局宝安,在全市各区中名列榜首。
今年,深圳再次明确提出“工业立市,制造强市”的发展战略,宝安尤其有责任通过发展先进制造业,支撑深圳高质量发展。宝安如何做?
向空间要发展效能。今年以来,在国土空间规划城市格局、功能布局的指引下,宝安举全区之力打造四大先进制造业片区,进一步夯实宝安在深圳工业发展中的压舱石地位。去年,宝安举全区之力实施国土空间提质增效行动,腾挪连片优质产业空间,保障重大项目落地,整备土地7平方公里,新增产业用地3.79平方公里。
集聚优质创新要素、营造良好营商环境。近两年来,宝安加大产业空间拓展力度,在土地整备、企业遴选、用地出让上大胆探索、并联推进,创新重点产业项目用地供给模式,让好企业好项目有地可落。为打造公平可预期的土地供应机制,宝安探索确立了以“稳定企业发展预期”为核心目标、“计划供应、分类匹配、全面评价”为主要特点的创新产业遴选机制,今年全区出让产业用地累计已达12宗。
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就能坚定企业发展信心,扎根宝安共赢未来。9月23日上午,全市首个“专精特新总部基地”在宝安区汇智研发中心揭牌。包括1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内的28个优质单位现场签约,扎根宝安发展。宝安为中小企业提供高品质的产业空间和全产业链条的服务,助力宝安制造业的天空群星璀璨。
向产融结合要动能。作为深圳的工业大区、产业大区,先进制造业一直是宝安的立区之本。而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也是宝安亟需着力发展的一大领域。今年7月21日,2022石岩湖国际LP高峰论坛在宝安区举行,国内顶级创投机构齐聚宝安,探讨产融结合之道。仅仅20天后,8月10日,宝安区又与深圳证监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深度携手合作,开展服务实体经济、推动优质企业上市等相关工作,促进宝安区资本市场和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春江水暖鸭先知。作为深圳的制造业大区,去年以来,以“专精特新”为代表的宝安先进制造业也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新宠儿,数据显示,2021年宝安区共有169家企业获得超过700家投资机构的股权投资,投资活跃度居深圳第二。
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滚滚热潮,吸引更多的企业家、投资人选择宝安。目前,这里集聚了全省各区县最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市最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及市值超万亿的上市公司方阵,正与宝安共同书写发展奇迹。
向民生福祉迈出新步伐
滨海城区生机勃勃,民生答卷厚实幸福
国庆期间,位于宝安中心区的滨海文化公园,每天人流如织,自然美景与艺术设计塑造而成的宝安新地标,成为市民打卡的新“网红”。想不到以前被认为是关外地区的宝安,近年来变化如此巨大。”宝安市民陈真力感叹地说。
1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滩涂,如今已是各方游客来深圳的必去之处和湾区超级地标。在8月刚刚出炉的《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文旅商综合体欢乐指数百强榜》中,欢乐港湾高居榜首。
回看宝安十年,是不断跃升变迁的十年,是宝安加快转型步伐,持续补齐短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一跃成为深圳西部新中心的十年。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过去10年间,宝安人口增加超180万,这是宝安宜业宜居的最好佐证。
在山海相连、城海相融的图景徐徐展开的同时,宝安强化各项民生保障。数据显示,宝安的教育支出从2012年的27.98亿元提高至2021年的113.90亿元,医疗卫生支出从9.65亿元提高至47.43亿元。学校总数从2012年的337所,提升至2021年的584所;医疗卫生机构从2012年的607家,上升至2021年的1382家。
10年间,宝安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超常规加快学位建设,健全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和各项民生保障,推进文化强区建设,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持续增强。
刚刚过去的9月是“开学季”,全新的学年,宝安公办优质学位供给再创历史新高。新学期,宝安“上新”3所公办新高中、12所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朝着“办一所,优一所”的发展目标前行。特别是,宝安区3所各具特色的公办新高中,均脱胎于深圳知名教育集团和知名学校:龙津中学由宝安中学(集团)对口创建,燕川中学由新安中学(集团)对口创建,福海中学由宝安第一外国语学校对口创建。这不仅兑现宝安区委区政府对民生实事的暖心承诺,也为深圳高中教育再添新活力。
在市民关心关注的医疗方面,今年5月,位于宝安的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成功通过“三甲”评审,宝安“三甲”医院达到5家。近年来,宝安加速补齐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短板,部署优化“9+3+1+N”医疗资源布局,仅最近两年便新增“三甲”医院3家,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数量倍增、层级跃升。宝安还探索建立健全“区-街道-社区”为主体、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为网底的三级公共卫生体系,居民出门步行15分钟,即可问诊就医。
从“西协”桥头堡到湾区都市圈核心,如今的宝安乘风蝶变,奋楫笃行,焕发国际化湾区滨海城的勃勃生机。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