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是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作为“国家队”,市三院从2022年12月中旬起,开始迎战新冠病毒感染高峰,接诊各地来的重症病患。
迎接新冠患者就医高峰,医院提前做了哪些应对准备?针对有基础疾病的患者特别是老年人,都有哪些救治方法?迎接这场新冠“高峰战”,作为“国家队”他们又有着怎样的实力和信念?
1月3日,深圳卫视&壹深圳客户端记者专访了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深圳市疫情防控公共卫生专家组组长卢洪洲。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全院医护都进行了
关于如何针对重症病人救治的培训”
Q:迎接新冠患者就医高峰,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提前做了哪些应对准备?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深圳市疫情防控公共卫生专家组组长卢洪洲:针对疫情政策调整之后,短期内重症患者大量增加的情况,目前市三院开放所有病房来收治感染新冠的重症患者。
在疫情政策调整之前,我们已经对全院医生护士都做了关于如何针对重症病人救治的培训。比如俯卧位,院内所有的护士都经过了培训。如果一个患者刚刚感染了新冠,我们就会教患者采取俯卧位,也就是趴着,最好是白天能趴多久是多久。另外,再加上使用有效的抗新冠病毒小分子药物,这个病人过两三天后就会慢慢康复,不至于上呼吸机或者有生命危险。
针对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在感染新冠后没有使用抗病毒的小分子药物,过了一周后变为重症了,出现了呼吸衰竭的情况,这时候送到医院来,我们会立刻采取气管插管等重症抢救办法,也能够把患者的生命抢救回来。
在这里也提醒家里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家属,为了防止重症的发生,不让重症患者发展为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尽量不要拖到非常晚才想着去医院治疗。
阻止患者发展为重症
主要有这“两堵墙”
Q:如何防止脆弱易感人群变重症?
卢洪洲:这次疫情中,如何能够让这些有基础疾病和有并发症的人不至于发展为重症,其实我们是有科学的办法的。
我们有“两堵墙”来阻止这些患者发展为重症。第一堵墙,是要尽快接种疫苗。目前国内大多数人都是在2021年底前接种的疫苗,所以现在如果马上去接种疫苗,尤其是以往接种两针或三针灭活疫苗,现在还有很好的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今后还有多肽疫苗、鼻喷疫苗等,接种这些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那么万一没有接种疫苗,或是接种疫苗后时间太短,依然会有出现感染的可能。
第二堵墙,针对老年人患者,就是不要耽误就医的时间,因为这很可能会导致病人发展为重症。我们现在是有口服抗病毒治疗的药物,在起病后第一时间用上5天,患者就可以顺利度过感染的急性期,就不至于在第二或第三周发展为重症。
如果错过了第一周的最佳抗病毒治疗时机,在确诊一周后看着他能吃能睡,没有非常大的高烧等症状,其实患者也可能会在第二周出现呼吸衰竭,从而发展为重症。
“要求院内人人都要
具备新冠救治的能力”
Q:院内如何进行科室建制调整,实现内外科协作?
卢洪洲:这段时间,我们把原有科室做了建制调整。每一个收治新冠患者的科室都会配备有呼吸科的专科医生、呼吸机的治疗师,要求他们要非常熟练掌握呼吸机的使用。
我们还有重症ICU的医生和护士,大家一起内外科相互辅助。比如五官科的医生以前这方面经验比较少,那么作为整个团队的一份子,会分管症状比较轻的患者。针对重症患者,医院有专门的重症专家,定期每天会诊、巡查。我来担任医院专家组组长,下面还有不同楼面、楼层的专家组组长分片包干。对每一位病人要保证每天有专业的医生多次查房,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然后对症处理,减少重症的发生,这样就可以拯救大量患者的生命。
经历了三年的抗疫实战锻炼,我们所有的外科医生也是经过培训,合格以后在应急病房进行轮转。所以,我们是要求人人都要具备新冠救治的能力。外科医生也是人人过关,人人都掌握了针对新冠救治的能力。
市三院作为定点医院,原有的1000多张负压病房是全面开放的,综合院区还有1000多张病床也是全面开放,所以我们现在针对新冠患者是应收尽收。对于从其他医院转来的重症患者,我们还专门在短时内建立了几个ICU病房,专门集中收治这些重症患者。
重症患者数量达历史高位
已积累治疗方法和经验
Q:作为“国家队”,医院有着怎样的实力和信念,迎接这场新冠“高峰战”?
卢洪洲:从过去半个月我们收治重症患者的数量来看,应该说是达到了历史的高位,但是我们救治的成功率非常高,医院收治的患者生命得到了一定的保护,这是我们过去半个月的成绩。
许多患者即使出现了呼吸衰竭,我们依然成功救治。即使患者是90多岁,我们依然把他成功的抢救回来。我想,我们有了很好的经验,救治患者也有了一些很好的治疗方法,所以我们有信心也有责任来救治这些患者。
市三院是国家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医学中心。作为“国家队”,我们要收治一些外地转过来的重症患者;作为国家队,我们还要在新的治疗方法、新的药物研发、疫苗研发方面要有作为。
所以我想,我们应该在整一个治疗方面要起到一些引领作用、要兜底。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来担当起作为“国家队”的职责和使命。(记者 王羽丰 庞诗凡)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