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3年1月11日讯(深圳商报记者张莹)粤港澳大湾区人口最多、人流量最大的广州、深圳两城,已构建了由高速公路、轨道组成的多条互联通道。目前两地衔接客流量约20万人次/日,约为广佛两地的1/8、广莞两地的1/2。
跨市交通壁垒的存在,让早已形成的“1小时交通圈”未能全面融合成“1小时生活圈”。
九三学社广东省委集体提案指出,这主要源于广深两地交通一体化水平不高,“软联通”存在壁垒,通行成本较高,“1小时生活圈”的服务群体受限。
据介绍,目前,广深之间交通方式仅有公路与高铁(城际)两种,其中公路运输是主要方式,分担率占比约为七成。
提案建议,推进广深两地交通一体化建设,补齐“软联通”短板:推动广、深两地公交卡全面互通;实现广深两地的小汽车车牌互认。即广、深两市互相取消对对方城市的车辆实施“限行”措施,等同于本市籍车辆进行管理;推进城际轨道与地铁线网的一体化运营,实现两地城际轨道、地铁线网安检互认、班次衔接;选取客流量较大的城际轨道线路开展试点,取消传统的铁路售票,参照地铁运营,改用“羊城通”“深圳通”等公交卡刷卡乘车。
据了解,广深两地之间的交通里程仅约100公里,但通行成本高,其中高速公路收费超过50元,小汽车单程通行总费用超过150元;而轨道交通的单程票价约为80元,相当于广州至周边省份的跨省普通火车票价,远高于市域地铁票价。虽然两地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往返超200元的通行费用,仍大幅影响两地交往。
提案建议广深两地共同成立专项基金,给予城际轨道相应的政策支持或运营补贴,降低城际轨道票价,培育跨市客流。首先可以对标城市地铁,大幅降低广深两地城际轨道的票价(例如广州地铁18号线,全程约58公里,票价为11元);其次在城际轨道公交化运作的基础上,给予刷卡(羊城通、深圳通等)乘车的旅客一定的票价折扣;三是在满足一定乘车次数之后,给予票价优惠折扣。
此外,建议在公路和高铁之外开行水上交通航线,满足多样化运输需求。开行由广州中心城区(如天字码头、大沙头码头)至深圳中心城区(蛇口港)的水上航线,兼顾交通与观光功能,打造大湾区交通名片;依托广深两地在交通领域的科创资源,在两地之间探索试点飞行汽车等通用航空领域的新一代交通方式;推广定制交通服务,推动湾区城市协同开展Maas(出行即服务)服务平台。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