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3年2月21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孙志平 李其昌)观澜街道黎光社区利用闲置角落“变废为宝”建设“街区议事角”。

龙华区观澜街道地处“深圳北大门”,面积达34.6平方公里,接近深圳市福田区的一半,管辖人口多、管理压力大。为破解高密度城区治理难题,持续探索超大城市基层治理新路径,努力实现以高效能治理助力高质量发展、赋能高品质生活,2022年以来,观澜街道认真落实市、区委政法委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部署,率先推行“党建引领 精治街区”模式,以“绣花功夫”推进基层治理工作。截至2022年底,该模式的精细化治理实践已在观澜遍地开花,不仅为超大城市大型社区治理提供了“观澜样板”,还被深圳市委政法委评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创新经验推广项目,获评龙华区“十大”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创新项目。

坚持党建引领,注入基层治理“红色引擎”


【资料图】

在观澜街道居民家中,红色网格员成为了常客,看望孤寡老人、开展普法宣讲……党群关系在一次次联户走访中更加紧密。

近年来,观澜街道持续深化“精治街区”改革创新,构建“大党建”格局,筑牢街区红色堡垒,为基层治理增添红色力量。

观澜街道将所有基础管理网格建成“红色网格”,将各类党员混合编组成立网格临时党支部,一手抓每月固定联系困难户、维稳户、意见“领袖”等“重点户”,开展“六上门”服务(政策宣传讲上门、征求意见访上门、查找问题找上门、矛盾纠纷调上门、便民利民送上门、助弱济困帮上门),实现“重点联系”;另一手通过抓党员包楼栋实现“全面联系”和常态化服务。借此把党的工作覆盖街区每个角落,让党组织真正成为基层治理的“政治核心”,让党员直接服务每位居民群众,真正实现“零距离”“精细化”服务。2022年,街道共组织2000余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下沉街区238个红色网格,累计联系服务群众5万余人。

创新多元共治,凝聚合力共绘“和谐篇章”

一方长桌,多方代表,阳光之下,观点你来我往。从室内到室外,观澜街道打破传统“闭门开会”的议事方式,创新打造了“共治小院”“街区议事角”等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共治空间,把众人议事的现场搬到老百姓家门口,面对面问计于民、零距离交流互动。不仅让群众真正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来,基本实现“小事不出街区”,还畅通了职能部门与群众沟通的渠道,让议事平台更接地气、更聚人气。

除此以外,观澜街道还积极引导街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制定《党建引领“五社联动”参与治理工作指引》,持续完善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充分调动基层社会力量。在引导激励下,60个街区共组建了“578(我去帮)”服务队、“楼道红马甲”“公益服务队”“普法志愿者服务队”“小小志愿者服务队”等党群服务队伍31支,志愿者、社会组织骨干及各类专业人才等社会服务力量参与达到1500多名。

强化数字赋能,探索基层治理“智治之道”

依托“i社区 码上办”、“@龙华-民意速办”等民生诉求平台,打造AI智慧应用场景……为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智能化水平,观澜街道把数字治理贯穿到“精治街区”基层治理工作的全过程。

为实现基层治理更智慧、更高效,观澜以“一张网”统揽各类事务。一方面加快推进“@龙华-民意速办”、“i社区 码上办”等数字治理平台的应用,畅通民生诉求渠道。另一方面,高标准建成平安建设中心,设置数字治理指挥中心。积极践行群众诉求服务“光明模式”,通过“社区发令”工作机制,推动职能部门力量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据悉,2022年累计受理各类矛盾纠纷隐患9574宗,化解9450宗,化解率达98.7%。

立足人文特色,带动街区治理“百花齐放”

“观澜街道各社区、各街区基础条件、居住人员构成、历史底蕴各有不同,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运用创造性思维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子。”据观澜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以来,各街区立足区域特色、人文精神特质和居民需求,着力塑造“一街区一特色”,打造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基层治理品牌。

通过一年来的共同努力,各街区在治理上取得了显著成果,打造出了一批有特色、有亮点的精品街区,以点带面推动基层治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例如田华街区突出传统革命老区好家风好家训传承,桂花新村街区建成“睦邻普法角”打通普法“最后一米”……此外,观澜老街“民俗风情街区”、广培“俄地吓艺术村部落”、大水田“人文步行一条街”、牛湖“牛牛农场”等特色典型不断涌现,成为一张张代表观澜治理成效的靓丽名片。

观澜街道通过率先改革,探索经验,破题大型社区治理难题,为全区乃至全市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基层治理模式。记者在调研走访时了解到,下一步,观澜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抓好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全面打造“数字观澜、人文家园”,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关键词: 观澜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