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 深圳商报记者 李红 张妍

“到最艰苦的地方,做最有意义的事!”早春二月,荣膺第六届中华慈善奖、被列入“广东省社会组织扶贫创新五大模式”的深圳“募师支教”行动,第32次吹响了出征号角。

新招募的大学生志愿者奔赴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流渡镇支教,在春天里播撒下爱的种子。“95后”志愿者、阳光女孩李芳芳说,“我要到大山深处,书写别样的青春,完成一件最有意义的事!”


(资料图片)

为了远山的呼唤,为了山区的孩子们,深圳“募师支教”行动已坚持了17年。连续举办了32届,3000多名志愿者爱心接力,足迹遍及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的近1000所乡村学校。逾30万名山里娃记住了一个温暖的名字——深圳。

从被人帮扶到帮助别人

2月19日正是农历“雨水”,标志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第32批深圳“募师支教”行动的志愿者们已集结完毕,奔赴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流渡镇的乡村学校,趁着春天播撒下爱的种子。

这一批志愿者均为“95后”的女大学生,最小的两位志愿者向玉梅和黄鑫,出生于2001年,都是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语文教育专业的大三学生。

她们中不少是在山村长大的,从“被人帮扶”到“帮助别人”,第32批“募师支教”志愿队队长李芳芳正是如此。25岁的李芳芳小学一到五年级都在流渡镇流渡村的村台小学接受教育,“我还记得学校挺简陋的,厕所在树林边,每到夏天蚊子特别多”。

尽管条件艰苦,但生活却充满了欢乐。李芳芳说,记忆里老师们都和蔼可亲,关注他们的学习,也关心他们的生活。“我爸很早就到浙江打工,五年级时,妈妈也去浙江打工了。”她说,为了能让已在流渡镇就读初中的两位姐姐照顾她和弟弟,她和弟弟也转学到镇上。“我一直都很想念在村台小学读书的日子,怀念那里的老师。”李芳芳一直在外求学、在不同城市工作,但始终心系自己的母校,希望有一天能回母校任教。

年初,李芳芳的妈妈告诉了她一个好消息:深圳“募师支教”行动资助村台小学招募支教志愿者。“这个消息是以前曾教过我数学的晏老师告诉我妈的”,她马上投递了简历。“我妈妈也很高兴,她一直说,我们是从这个村子走出去的,有机会要回来把村子建设得更好。”

作为志愿者里“小妹妹”,两位“00后”向玉梅和黄鑫是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语文教育专业的同学,也是一对好闺蜜。

2022年秋季学期,向玉梅回到家乡的流渡中心小学实习。今年初,该校何校长告诉向玉梅,深圳“募师支教”行动正在招募支教志愿者。向玉梅迫不及待地把消息告诉黄鑫。“我从来没有到过贵州,听玉梅说过,这边条件比较艰苦,比如教师宿舍没有独立卫生间,但我觉得这些都可以克服。”黄鑫说,自己的外公就是一位语文老师,从小耳濡目染,便立下了志向要成为一名教师。

作为本地人的向玉梅,选择了条件更艰苦的村台小学。两位闺蜜表示,非常感谢深圳“募师支教”行动,给了她们一个历练自我机会,同时也推动了更多教育资源走进乡村、走进大山。

舍不得天真的孩子们

这批志愿者中,还有两位都曾参与过第30批、第31批“募师支教”行动,这次她们俩结伴在林关小学支教。

林关小学是一所学生不足百名的村小。因为有一位在编老师调走,仅剩下3名老师,志愿者帅银云和吴娜的到来,将极大地充实教师队伍的力量。帅银云参与了第31批“募师支教”行动,谈及为何选择留在林关小学继续支教,她表示,主要是舍不得天真的孩子们。“上学期末,当我跟学生们聊天说到可能会离开时,他们都很难过,有的孩子都哭了,让我很是不舍。”

帅银云毕业于师范学院美术系。她的到来在林关小学刮起了一阵“美育”旋风,这所村小终于开设了美术课。帅银云带着孩子们从简单的线条画开始,再到临摹写生,山里娃对美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奖励积极性高、成绩优异的学生,她还自掏腰包购买彩色画笔作为奖品。

“支教不仅是在学校,我们也在通过各种活动去影响家长们。”帅银云说,在新学期的支教生活里,她会更重视家校互动,与家长一起形成教育合力,帮助山里娃快乐成长。

跟帅银云搭档的吴娜,曾参加过第30批“募师支教”行动。“上次我教二年级语文,这次我要教二三五年级的语、数、英三门课”,吴娜说,自己之前教的二年级学生现在已经上三年级了,这次刚回到林关小学就被学生们发现了。孩子们拥上来把她围住,不停地说呀笑呀,快乐写满一张张小脸。其中一位名叫吴梦婷的女孩子听说吴娜今年不教他们语文,只教英语时撒娇地说:“老师你长得这么漂亮,也要教我们语文嘛!”吴娜说,那一刻感觉自己的选择太值了。

“通过两次支教,我更坚定了要当老师的愿望。”吴娜透露,自己正在着手准备教师考试,希望今年能正式成为林关小学的一名教师。

持续17年的爱心接力

“募师支教”行动,源于17年前“一个人的努力”。

2006年2月,深圳民营企业家许凌峰个人出资20余万元,面向全国招募5名支教志愿者。他成为中国民间个人出资招募教师扶贫支教的“第一人”。

许凌峰点燃了一把“薪火”。经过《深圳商报》的强势宣传、连续报道、全力推动,并在深圳市文明办、关爱办等部门积极引导下,“募师支教”这场“薪火相传”的爱心事业,很快形成燎原之势。

17年来,“募师支教”行动一次次地从深圳出发,这场爱心接力不断延续。“募师支教”行动从深圳走向全国,叫响全国。先后荣膺第六届中华慈善奖、广东扶贫济困优秀项目奖,被列为广东省社会组织扶贫创新五大模式之一,志愿者团队成为2011年度感动中国候选人。

关键词: 爱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