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新绿 植树正当时_深圳晚报数字报


(资料图片)

▲绿意盎然的福田区香蜜公园。深圳晚报记者 陆颖 摄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深圳四海公园,廊桥水榭映碧空。 深圳晚报记者 宁杰文 摄

▲鹅颈水湿地公园被誉为光明区的“绿肺”。深圳晚报记者 陆颖 摄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3年3月12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吴洁 实习生 潘思佳)鹏城三月,春色正浓,万物萌动,满目苍翠。百花竞放在浪漫的春光里,“植”此青绿,播撒希望的种子,收获绿色未来。

树木对于人类的生存、地球的生态环境,均有着重要意义。3月12日植树节,深晚记者通过梳理相关史料,并采访专家,与您一起探秘古今植树节的变化与发展。

植树造林历史悠久

古人也爱植树

植树造林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礼记》有言:“孟春之月,盛德在木”。早在公元前五帝时代,舜便设立了九官之一的“虞官”来处理全国的林业事务。

周朝时期,《周制》中提及“列树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即在郊野大路两侧种植行道树,标明道路延伸方向。两汉魏晋南北朝以来,行道树种类增加,不仅有松树,还有杨树、柳树、槐树。隋朝开凿大运河时,运河边御道两侧也有行道树。明清时期,植树规模有更大发展。

古人为何如此重视植树?深晚记者梳理发现,古时,桑枣等经济林木的产出能作为庄稼的补充,为百姓衣食生活提供保障。人们在种田的同时,还会栽种桑树,以此来养蚕,纺织衣物。

古代植树还能作为军事屏障,发挥防御功能。《汉书·韩安国传》中记载,蒙恬受命北御匈奴时,就创造性地“以河为境,累石为城,树榆为塞”,也就是在黄河一带构筑城塞,同时在外面栽种榆树,构成另一层关塞,让骑兵到此不得不下马步行。

树木连接了人类与自然,古人的环保意识也渗透其中。《管子·度地》中记载,树以荆棘,以固其地,杂之以柏杨,以备决水,说明古人已认识到乱砍滥伐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深圳在森林植被保护

等方面有较多创新特色

植树贯穿人类历史,留下了不同的时代特色。近日,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新能源与低碳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韦福雷在接受深晚记者采访时表示,植树造林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作为鼓励和宣传植树造林而存在的植树节,在国家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当下,其现实意义更加凸显。

韦福雷认为,植树节不仅仅是植树,也不仅仅是这一天,而是通过这个节日,唤醒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从古至今,植树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传承。

韦福雷介绍,深圳在森林植被、生态空间保护等方面有较多创新特色。早在2005年,深圳就率先划定生态控制线,把全市接近一半的陆域面积列入生态红线加以保护。多年来,深圳持续提升生态空间品质,深入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与此同时,深圳还开展红树林生态修复和保护,扩大红树林面积,提高生物多样性。去年11月,《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决定,在深圳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对深圳打造国际化“生态名片”擘画了崭新的发展路径。

“深圳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在全国开创了‘政府主导、企业管理、公众参与’的自然生态管理模式。”韦福雷说,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成为深圳首个国家湿地公园。腾讯等互联网企业携手林业部门推动“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试点,让全民义务植树进入“云端植树”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新阶段。深圳持续开展多项植树活动,正在努力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见园”的美好愿景。

深圳去年完成

修复退化林逾万亩

深晚记者梳理发现,今年3月,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深圳立足资源禀赋,做好护绿增绿用绿文章,围绕林长制重点工作,做到护绿有质量、增绿有色彩、用绿有成效,森林覆盖率从39.1%提升到39.2%。

目前,全市已构建市、区、街道、社区四级林长制体系,设立各级林长1844名,2022年全市各级林长开展巡林1948次,召开林长会议58次,共完成修复退化林10060.8亩,新造林抚育9014.22亩。

未来,深圳如何高质量推动森林植被保护,同时更好地推进“山海连城 绿美深圳”生态建设?韦福雷介绍,2021年,深圳率先在全国建立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制度体系,为绿水青山“定价”。目前,暂未把生态价值转化为市场价值。在“双碳”背景下,碳汇是实现生态价值“变现”的一个突破口。比如,碳汇可以激活森林、草原、湿地、土壤等生态系统潜能,其中资源占比最高的森林碳汇,或成为撬动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支点。

韦福雷认为,除了植树造林外,深圳还可以进一步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与森林系统有机结合起来,形成闭环的绿色建筑体系,降低能耗,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