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3月23日从省委、省政府获悉,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动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支持珠三角与粤东粤西粤北各市依托对口帮扶协作关系,在粤东粤西粤北各市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范围内共建产业转移合作园区;探索多种形式双向“飞地经济”模式等。一直以来,深圳在省内对口帮扶协作地区聚焦产业帮扶与协作,近期,深圳还与汕头、潮州、茂名等地推动帮扶协作工作,为粤东粤西粤北注入新的内生发展动力,在全省区域协调的发展中,闯出一条深圳飞地经济模式的“深圳样板”之路。
(资料图片)
《若干措施》提到,支持珠三角各市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探索布局建设“飞地经济”,深圳高质量共建产业转移合作园区,推动“飞地经济”蓬勃发展。去年3月,深圳携手汕尾打造的康佳(陆丰)半导体光电显示及终端项目一期建设投产,截至去年10月园区产值达5.35亿元,累计带动就业200余人。去年10月,深圳推动申报的汕尾新区产业集聚地,成功入选省级电子元件及显示器件特色产业园。
深圳-汕尾共建产业转移合作园区。
为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互补和市场配置资源作用,汕尾创新岛(深圳)作为深圳对口帮扶汕尾的又一创新举措,打开了发展活水喷涌而出的阀门。截至去年10月,汕尾创新岛(深圳)入驻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行业龙头企业20家、引进创新团队22家,科技研发人才94人,10家创新团队成功落地汕尾。
类似的产业园区还在不断建设与打造,汕尾共建产业园区龙头项目牵引作用稳步增强、河源高新区电子信息和水产业集群强劲发展、汕头立汕智造(澄海)园区等一批标志性项目加快建设……在广东省内,深圳帮扶“新高地”不断凸起,产业“飞地”和“委外”等调研和前期工作持续推进。
深圳南山(连平)共建产业园。
《若干措施》特别提到,支持粤东粤西粤北各市在珠三角地区设立“反向飞地”,深圳率先迈开了与对口帮扶协作地区共探“反向飞地”发展的步伐。2月28日,全省首创“反向飞地”园区——河源龙川(宝安)科技创新中心在宝安区揭牌,两地由此实现了从“单向飞地”向“双向飞地”的转变。3月14日,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数字文化产业基地的连平(南山)产业科技孵化中心揭牌,这是继2月28日由龙川县和宝安区联手打造的“反向飞地”园区后,深圳与河源联手打造“双向飞地”园区的又一新进展。产业协同需要双向奔赴,深圳与对口帮扶协作地区的“双向飞地”模式正在持续往纵深推进。
河源龙川(宝安)科技创新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魏后凯表示,产业转移是一种市场行为,一定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叠加效应。其中,深圳各对口帮扶协作地区复制深圳模式、对标一流营商环境,是各类企业“愿意转、留得住”的重要抓手。
康佳半导体产业园。
汕尾陆丰市的康佳半导体产业园园区,是罗湖区对口帮扶引进的重大项目。在得知总部位于深圳的康佳有寻找生产基地的需求,深圳对口帮扶干部主动作为,以营商环境“深圳标准”提供“保姆式”服务,在招商引资政策、基础设施建设、园区生产运营等方面全程跟踪支持,感染了当地干部群众,使政府要当“店小二”的理念渐入人心。此前,深圳对口帮扶陆丰工作组正会同陆丰相关部门,围绕链主进行产业链招商,据悉,已有8家上下游企业进驻园区,集原材料、研发、外贸等多个领域,多家企业表示具有投资意向。
深圳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合作共赢”,充分调动市场主体和地方政府积极性,从而有效促进企业以及转出地、转入地政府在产业有序转移中实现合作、互惠、共赢。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