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位于“黄金玉米带”的内蒙古通辽市1785万亩玉米陆续进入播种期。在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左翼后旗等地,各类农机在田间穿梭,确保春种有序进行。

4月17日,在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腰林毛都镇的一场玉米单产提升工程整地现场观摩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国强博士走进田间地头,向合作社、种粮大户们宣讲玉米密植高产技术的相关细节。


(资料图片)

4月17日,在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腰林毛都镇,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国强(前右)向种植户们讲解玉米密植高产技术。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2022年,通辽市密植高产玉米示范区面积达100万亩。“去年我们在通辽使用密植高产技术,三次刷新了东北春玉米区万亩大面积单产纪录,最高单产达到1087.93公斤。今年,我们的示范面积要扩大到233万亩,同时带动种植300万亩。”张国强说。

4月17日,在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腰林毛都镇,农机在田间整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玉米栽培技术的提升,也对农业合作社的耕作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科尔沁区钱家店镇腰包村金辉合作社,负责人赵海军这几天忙着检修各类农机,手套上满是油污。“现在的玉米密植栽培要求很高,我们都是用卫星导航播种。”赵海军说。张国强也表示,卫星导航播种能保证植株的行距、株距整齐划一,构建合理群体结构,在光资源利用上形成群体效应。

4月12日,在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腰林毛都镇,一家农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查看今年耕种的卫星地图。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新技术召唤新模式,通辽市各旗县区正兴起一种土地“托管”模式。在科尔沁左翼中旗腰林毛都镇车家子嘎查,党支部书记胡日查说,村里的车田种植合作社和农户创新建立种植“托管”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合作社负责采购农资、机械播种、除草、收割,收取一定的托管费,农民只需每年浇7次到8次水,最终粮食的销售价格以及销售时间由农民自己决定,“真正做到了让农民省心、放心,耕种机械化、标准化”。

4月12日,在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腰林毛都镇车家子嘎查,车田种植合作社的农机正在田间整地。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同样,在隔壁村的王家专业种植合作社,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与农户签订玉米种植全程托管服务合同。自2017年成立以来,该合作社已逐步发展为有着规范经营管理制度和专业化管理的服务团队。王家专业种植合作社理事长王双林说:“土地托管了,小田变大田,合作社可以借助科技手段高标准、高质量春耕,助力稳产高产。”

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去年发生严重的内涝灾害,近200万亩耕地受灾。随着气温回升、冰雪消融,当地及时开展排干清淤工作。在科尔沁左翼后旗甘旗卡镇海斯改嘎查排干施工现场,挖掘机正紧张有序地对排干沟渠两侧进行压实加固,耕地里的积水沿沟渠不断排出。“我家有91亩地,大部分已经排干,还剩30亩左右待排。如果赶不上春播,计划在6月份补种黑豆,也能获得收成。”村民王文军说。

4月18日,这是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甘旗卡镇海斯改嘎查排干渠(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贺书琛 摄

连日来,科尔沁左翼后旗全力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赶农时备春耕。“全旗耕地面积470万亩,目前受内涝影响春耕的约10万亩。”科尔沁左翼后旗农牧局局长胡金明表示,总体上春耕能够有序进行。

近年来,内蒙古通辽市不断深化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等11家科研教学机构的合作,大力推广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等多项关键技术,同时通过及时下达补贴资金、重点季节跟进指导、加大技术培训等手段实现增产丰收。来自通辽市农牧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通辽玉米总产量达175.63亿斤,位居内蒙古首位。2023年,通辽市继续扩大密植高产种植技术示范区面积,因地制宜推广土地托管模式,及时对内涝影响区域排干清淤,全力保障今年春耕科学有序进行。(记者连振、贺书琛、蒋婧)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