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2日星期二,第409期睡前消息部分内容:
在战线僵持的背景下,督工你怎么看俄罗斯的未来?
这次战争爆发以来,我似乎看到了很多熟悉的历史场景。当然历史不会完全重演,最多是和上一次押韵,但一般来说,押韵的这一次,结果比第一次要惨。这就是马克思最喜欢的一句话:“所有伟大事物都会出现两次,第一次是以正剧角色出现,第二次是上演闹剧”。
(资料图)
我们看这次乌克兰战争,俄罗斯的兵力和战斗力没有绝对优势,但是第一天多路分兵,想同时拿下所有战争要点。这是典型的明朝封建军队战术,政府没有权威让一个军官严格控制全军,也没有足够的后勤力量修通大路,只能让每个将军带领自己能控制的部队分头行动。明朝灭亡前最后一次全面出击的萨尔浒之战,就是这么输掉的。
而俄罗斯以空降兵打主力、合同兵带义务兵上阵的体制,也很像明朝末年的制度。每个将军都挪用军费养自己的家丁,对普通士兵采取放任态度,甚至当成奴隶使唤。打仗的时候就指望家丁出力。当普通士兵和家丁都不够用的时候,就会招募一些少数民族封建领主来帮忙,比如说西南土司的军队,可以许诺一些好处让他们去北方打仗。
这次普京就喊了车臣人帮忙。车臣的军事贵族平时在自己的领地随便执行宗教法律,俄罗斯法律管不到。几个领头的贵族经常对车臣人说,随时可以从俄罗斯独立,只是看在政府补贴的份上可以将就。这样的贵族军队上阵打仗,打到现在也没伤亡几个人,和俄罗斯的总体损失很不相称。如果战线再僵持下去,车臣士兵恐怕不是俄罗斯的福气。
当然古代和现代的规律完全不一样,不能说明朝的萨尔浒战役可以套用在当代,但是我们真的要考虑俄罗斯内部发生重大变动的可能性。
俄国这次进攻乌克兰,战前信心是很足的,否则也不会冒着重大外交风险发动突袭。这又让我想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奥匈帝国,拿到德国的联盟保证之后,从巴尔干半岛开始发动世界大战。这时候德国军官去检查了一下奥匈帝国的军备,回去汇报,说我们很不幸,和一个僵尸国家联盟,但战争已经发动,只好打下去了。
奥匈帝国第一战打了有直接恩怨的塞尔维亚,自认为有国力优势,人口就是塞尔维亚的12倍。1914年8月12日奥匈发动进攻,没到月底就被塞尔维亚人赶出来了。1914年底,奥匈帝国再次打塞尔维亚,占领贝尔格莱德,还没坐稳,又被塞尔维亚人赶出国境。直到1915年秋天,德国直接派兵来打,这才拿下了塞尔维亚,但德国也因此损失了战略机会。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果是奥匈帝国彻底解体。如果俄罗斯不能靠自己完全打败乌克兰,下一个问题就是俄罗斯现在的统治秩序能否稳定。
最近几个月,中国媒体反复提醒我们,俄罗斯需要安全空间,需要缓冲区,需要势力范围,所以进攻乌克兰有一定合理性。我觉得这种赤裸裸的利益判断,也算一种有逻辑的思考方式,但如果一定要选择这种思考方式,我觉得最好还是先站在中国立场上考虑。
中国有且仅有一个邻国要求过加入北约,就是俄罗斯。而且俄罗斯在前两次要求加入北约的时候,表达了愿意配合北约修订国家战略的意愿。2010年俄罗斯和美国讨论建立联合反导系统的时候,也侧面表达过对中国的担心。从这个角度说,中国也许应该考虑,让经济总量不如中国一个省的俄罗斯发挥缓冲国的作用。当然很多人会说,俄罗斯那么大,为什么要给中国当缓冲国。对此我只能说,普京对邻国申请加入北约的反应,在类似的逻辑下可以借鉴。
世界上领土广阔的缓冲国有一个好例子,就是人口约等于美国十分之一的加拿大。现在俄罗斯的人口也只有中国的十分之一,对俄罗斯人民来说,放弃独立战略,像加拿大配合美国那样,努力发展资源工业,开发广阔的国土,同时也获得南方盟友的战略保护,其实是很好的选择。中国的工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一旦有可靠的资源产地,一定能让俄罗斯这个比较穷的邻国获得更多的消费品。中国的军事力量也在蓬勃发展,可以对俄罗斯提出安全保障,组织类似于北美防空司令部一类的机构。
做一个缓冲国的前提是本身实力弱,不足以成为世界的重要角色。俄罗斯最近的军事表现,全世界都看到了,无论是训练水平,武器的更新速度,还是士兵保养技术装备的能力,都完全配不上过去世界第二强国的形象。死一两个将军,我们可以说这是俄国军官身先士卒,勇猛作战。但打一个中等国家每星期死两个将军,我们不得不怀疑这就是俄军的正常水平,甚至怀疑俄国战略武器的维护水平。俄国1.4亿人民或许应该考虑一下中国的善意了。
也许有一天,北方边境会变成免签证的自由贸易通道,而哈尔滨、长春这些城市会成为俄罗斯人民的购物中心。现在加拿大是中国人重要的移民目标,而我身边从未听说有人要往俄罗斯移民。考虑到两国的资源和环境对比,这种情况是不正常的,说明俄罗斯缺乏发展经济的体制,也在军备上浪费了太多的钱。现在的战争进程证明,俄罗斯在军事上花的钱效率很低,并不足以保持强国身份,所以应该认真替俄罗斯人民考虑,当亚洲加拿大是不是更好。
眼下不说太长远的未来,最紧迫的一件事,就是俄罗斯如果战事不利,内部发生重大变动,中国应该怎么办。当年苏联解体,很多核武器分布在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世界大国都不愿意看到核武器失控,所以联合起来销毁了这些国家的核武器,其中也包括乌克兰。包括俄罗斯在内,各大国也对乌克兰提供了安全保证。现在如果战争旷日持久,导致俄罗斯内部出现重大变动,核武器有失控的可能性,中国也应该有预备方案,联合其他国家接管核武器,考虑如何给俄罗斯人民带来富裕和平。乌克兰战争拖得越久,这种未来的概率就越大。如果只设想俄罗斯快速打赢后的未来,对大国战略来说是不负责的。
我担忧俄罗斯的稳定,理由是前面我引用的伟大导师名言:
“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因素是人不是物”
这次俄罗斯主动进攻乌克兰,虽然武器陈旧,但物质上压倒乌克兰还是没问题的。现在打成这个样子,最主要的缺点还是人。俄罗斯政府缺忠诚的人,缺有士气的人,缺可以动员的人。所以地图上貌似进入乌克兰境内上百公里,但始终没有足够的步兵打下边境城市,后勤一直是问题。
第一阶段突袭失败之后,普京为了凑步兵,连远东的哨所、首都附近的警察力量都调用了。但他很快发现步兵还是不够,这时候就遇到了两难问题,动员还是不动员。
不动员,很难有新增兵力;动员的话,国内情绪普遍不支持打仗,可能会激起全社会的反对。现在普京的亲兵空降部队,和警察部队都去了乌克兰,镇压反对派的力量已经没多少了。所以普京眼看着战线停滞,也不愿意在国内搞动员。现在的局势倒是很像1942年的德国,纳粹政权知道自己师出无名,只是靠胜利和掠夺激发国内的战争情绪,担心动员会破坏国内小资产阶级的预期,破坏执政基础,不愿意在缺乏人力的时候搞动员。直到苏联发起全面反攻,德国国内的军工厂才开始24小时保持生产。
这种在动员问题上的纠结,要比物质上的困难更可怕。因为这意味着俄罗斯人民并不愿意和政府一起分担战争的压力,反而质疑战争本身的合理性。随着制裁的效果逐步暴露,俄罗斯消费品的供应越来越差,我们必须认真考虑俄罗斯内部出现重大变动的可能性。避免发生变动的时候手足无措。中国仿照普京的思考方式给俄罗斯人民提供一个当亚洲加拿大的机会,对俄罗斯来说,可能是最轻松的选择。毕竟中国真的有俄罗斯几十倍的工业规模。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