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在长宁成立以来,社会组织火柴公益坚持为乡村教师提供学习资源与平台,助燃乡村教育。截至目前,火柴公益已触达全国各地7000余所学校,6万余名乡村教师和校长,500多万名学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乡村教师的“课外辅导”

7月下旬,火柴公益2023年上海暑期成长营正式开营,来自全国各地的82位乡村教师、校长参加今年的暑期成长营。第一期20名来自天南海北的乡村教师汇聚一堂,开始了他们为期一周的线下培训,不同学校、不同学科的乡村教师们将共同接受公益导师的指导,以及与行业内外的大咖进行对话。

这是一次令入选老师们无比期待的旅程。来自吉林的乡村教师刘影表示,“乡村教师最渴求的不是物质上的援助,而是看到外界的机会。”火柴公益提供的正是一个让乡村教师看见不一样的世界,也让外界看见他们的机会。

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教师培训,火柴公益为这些来到上海的乡村教师设计的课程并没有集中于教学能力。“相比专业知识,我们更倾向于为乡村教师提供个人生活和心理能力的指导培训。”火柴公益暑期成长营项目负责人花花老师在与老师们的相处过程中感受到,许多乡村教师最需要的其实是心理课。“乡村教师面对的环境、遇到的困难都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得多,这些问题的解决更需要他们利用专业知识之外的能力。”

在火柴公益的成长营,乡村教师会接受专业的心理培训和引导,以及和著名教育行业的同仁对谈。这些活动像是一次“课外辅导”,更像一场内容丰富的“游学”,为乡村教师们打开了另一扇窗,补充了他们在原本的工作环境中难以接触的成长资源。

2018年参加火柴校长训练营的李云跃表示,火柴公益不仅让他找回了从教的热情和初心,还拓宽了他对于学校管理的视野。“我觉得这些课程带给我最大的变化是,让我拥有了完整的人格。”参与此次成长营的乡村教师郝月月说道。

火柴公益创始人胡泽民认为,“学校同样需要找准定位,确定教育品牌的愿景和价值观。”所以,校长训练营常常会邀请企业代表分享他们的创业经历。“这些企业虽然和学校完全不同,但他们的经验和我们是相通的。之后我用这样的方式带领老师,他们也对学校更加有归属感。”李云跃说道。

据介绍,今年3月,火柴公益开始启动暑期训练营的线上报名,共收到三百余份报名表,其后经过将近2个月的选拔,最终筛选出了确定参与此次训练营的40名乡村教师和42名乡村校长。竞争虽然有些激烈,但火柴公益在初筛时并没有设定过多限制。花花表示,“我们希望尽可能地多和乡村老师们在二轮面谈时聊一聊。很多老师的经历和思想未必能通过文字材料体现出来,但他们也许非常适合来到这里。”

从2018年发起上海暑期成长营项目以来,火柴公益始终致力于支持、助力乡村教育工作者自我成长。截至2022年,火柴公益上海暑期成长营已经累计支持了来自26个省、市、自治区的121名乡村教师和52名乡村校长。

从乡村教师到乡村教育

“只有乡村教师率先打开了他们的眼界,拥有更健全的人格,才能让他们的学生同样获得更为广阔的视野,更顺利地融入现代社会生活。”在采访过程中,不止一位乡村教师和公益教练这样说。正如“火柴”的意涵,为乡村学生提供帮助的社会资源需要通过一根根点燃乡村教育的火柴——乡村教师实现传递。

在加入暑期训练营之前,有些乡村教师参与过“心愿单”项目。乡村教师根据学校和学生的需求,在“火柴家园”小程序发起“心愿单”,很多社会爱心人士根据乡村教师的心愿单,对接了一批批捐赠物资。

为了加强孩子们的课外锻炼,来自山西临汾的乡村教师刘红娟从2021年开始带领班级学生跳绳,由于器材老旧且数量不足,她便想到在“火柴家园”小程序上申请“心愿金”。发起申请后,火柴公益要求孩子们进行60天跳绳打卡,于是刘红娟每天录下孩子们跳绳的视频发到“火柴家园”上,收获了不少用户的点赞。两个月后,刘红娟班上的每个孩子都收到了一根崭新的跳绳。

此后,刘红娟还通过“班级心愿单”为孩子们申请到了古诗文书籍和保暖手套,这些物资让她和孩子们都非常高兴。“孩子们现在特别期待早晨,每天跳一会儿绳然后读一会儿书,我不在的时候还自告奋勇,轮流当领读员,大家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很积极。”刘红娟笑着说。“火柴家园”发布的任务让乡村教师和学生都多了一份积极的参与感。“和单纯接受捐赠不一样的是,孩子们在过程中知道自己可以通过努力改善条件,这让他们的精神状态一下子就不一样了。我站在讲台上,都能看到他们读书时眼睛里的光。”

一根跳绳并不显眼,但正是因为善于从这样的细节出发,火柴公益才成为众多乡村教师信赖的伙伴。来自云南的乡村教师何琴讲述了她对火柴公益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我教一年级的时候发现很多孩子都长蛀牙,就在‘火柴家园’上发了一个帖子。没多久,火柴公益就邀请到了武汉的牙科医生,利用午休时间给我们开线上讲座,教孩子们怎么爱护牙齿。”这原本是件小事,却被火柴公益很用心地做成了“大事”。

“一根火柴就是小的星星之火,汇聚起来就成了大的星星之火,而我们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由小见大,从小做大,火柴公益用自己的方式凝聚起每一份温暖,传达每一份希望。

社会资源的“连接器”

“火柴创立之初就是在摸索,我们没有限定它的发展方向,现在生长出来的一切都是被它自动吸引过来的。”火柴公益创始人胡泽民表示。火柴的公益理念让怀揣善意的人主动向它聚集,逐渐让这个平台成长为社会资源的“连接器”。

“连接器”的一端是乡村的校长、老师和孩子们,另一端就是社会的爱心资源。

对于乡村的老师们,火柴公益致力于激发每个人的主动性,让身在其中的人也乐在其中。“火柴公益和其他组织最大的不同在于参与感。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能在过程中付出努力,然后获得相应的回报。”来自湖南益阳的林美花校长说道。

因为被火柴公益的理念吸引,公益教练宝宝老师热心地成为火柴公益的志愿者,为了支持乡村教育,她将“一人一故事”剧场带到火柴训练营,又通过老师们带进乡村校园里。“接触到的乡村教师越多,我越觉得他们面对的问题并不是我们通过简单的捐赠能够解决的,所以我后来就想到利用教练技术来支持老师们,为此还特地去系统地学习了教练项目。”在学习教练项目的过程中,宝宝讲述了她和火柴的故事,吸引了许多教练的关注。

2020年,在宝宝的牵头下,火柴公益拥有了一支专业的公益教练团队,专门陪伴老师和校长的成长。目前公益教练团队的总人数已经超过了100位,分别来自世界各地。在他们半年一期的陪伴下,乡村教师不断成长,公益教练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满足。“虽然我们每次陪伴的只有一两位老师或者校长,但只要想到他们背后还有无数的乡村孩子,就会觉得我们做的这件事特别有意义。”宝宝说道。

火柴获得的公益资源常常因机缘巧合而汇集。“很多企业看到我们一直在做乡村教育,很感兴趣也很想加入,但他们通常是直接进行捐赠,内部员工很少参与。”针对这样的状况,火柴公益和企业共同商讨,将乡村教育所需资源和企业员工参与活动结合起来,策划出许多彼此适配、参与度高的公益活动,比如读书交流分享会、企业参访、互赠礼品等。

“公益不是需要额外去做的,而是我们本来就可以做的。”火柴公益项目对接负责人aiki介绍道,“我们在定制适合企业的相关项目时必须考虑企业特质、员工特征、组织文化等等,希望能够帮助他们的发展。比如,很多科技企业可以将淘汰下来的电子产品捐给乡村学校,达到他们环保低碳的目标,同时弥补乡村学校在这方面的资源缺口。”

胡泽民一直说,“乡村教育是我们的未来,不仅仅是一个学校、一个地区的事,更是整个社会的共同责任。这份爱与善意只要传递下去,就会永远给人温暖。”

希望火柴公益可以继续温暖和照亮更多人。

图片来源于火柴公益

撰稿:李媛媛、谭奕茂(见习)

编辑:高 琴

责编:颜文彬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上观号作者:上海长宁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