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胡子轩)4月23日,“艺术的跨媒介研究”高端论坛在线上举行,论坛由南京大学艺术学院主办,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艺术学理论的跨媒介建构及其知识学研究”课题组承办。

此次高端论坛既是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艺术学理论的跨媒介建构及其知识学研究”的一次阶段性成果展示,也是相关领域研究学者的一次学术聚会。南京大学社科处处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陈冬华提出,艺术的跨媒介研究是南京大学新文科建设的一次尝试,相信课题组和本次论坛将继续深入推进艺术的跨媒介研究。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何成洲认为,在南京大学百廿华诞之际,本次高端论坛是一次学术献礼。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彭锋表示,本次高端论坛是中国艺术学界进行跨艺术、跨媒介、跨学科研究的一次积极的探索。

开幕式主旨发言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陈岸瑛教授主持。彭锋认为,19世纪以来,美学学科经历了沉寂与复兴两个重要发展阶段。但是,当美学在迎来繁荣之时,也面临架空风险。于是,经由杜夫海纳“纯粹美学”(Pure Aesthetics)的理论路径,他提出一个前沿的、具有发展潜力的“关于情感范畴的逻辑演算”的研究路径。也许未来的美学研究可以像制作元素周期表和表情周期表那样,对情感进行量上的测量,制作情感范畴表。最后,他结合中国古代艺术文献对该研究思路作了进一步的探索。

何成洲认为,跨媒介研究实际上是一个“跨媒介+”的问题,并梳理了西方表演性理论的三大范式:语言学转向、社会文化转向、后人类转向;表演性理论的六大方向是:语言学/哲学的施行性理论、表演研究的表演性理论、性别与文化研究的表演性、社会学理论与表演性、新物质主义与表演性、文学与艺术的表演性。在新的思考中,通过对西方表演性理论的三大范式和六大方向的思想溯源和系统梳理,借鉴新物质主义、后人文与跨文化主义的新成果,可以进一步界定和阐释跨媒介表演性的概念、视角与批判实践。

中国传媒大学资深教授、人文学院院长张晶提出,媒介具有物性,却不能等同于材料,而是一种整体性的符号系统。在艺术家创作思维的内在阶段,媒介就是艺术构思的主要元素。艺术家通过长期训练获得的媒介感来感受外物、把握世界,由此生成审美意象和内在的整体构形。审美情感的获得离不开内在化的媒介,媒介在艺术思维中的运行也以审美情感作为动力。

“元宇宙”是当下各界的热门话题。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曾军认为,“元宇宙”不仅是学术研究对象,在某种意义上也代表了美好的期待与想象。“元宇宙”首先是一个与科幻小说、电影、游戏等有关的艺术想象。在艺—技关系方面,要结合元宇宙的艺术想象和技术实现才能思考其文化后果;在认知方式上,“元宇宙”的认知方式是“离身认知”和“具身认知”以及两者相结合的数字孪生的“分身认知”的综合体。在审美形态上,他认为,伴随“元宇宙”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其审美形态也会从侧重于强调虚拟现实与真实现实相区隔的“隔离美学”向虚拟现实与真实现实无缝衔接、开放兼容、 生成涌现的“联结美学”转型。

杭州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欧荣教授以西方艺术媒介观为参照,概述了中国古代的艺术观,并从五个方面概述了中国现当代跨艺术/跨媒介研究:20世纪跨艺术诗学、比较文学中的跨艺术/跨媒介研究、艺格符换诗学、艺术门类的跨媒介研究、跨媒介叙事。她通过与国际跨艺术/跨媒介研究动态的比较,对这五个方面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国际国内学术研究动态和最新成果作了清晰介绍,并就未来可能的学术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据悉,“艺术的跨媒介研究”高端论坛陆续进行了5个不同主题,共计10场的分组讨论。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传媒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暨南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全国众多高校和科研单位的70余名专家学者相聚云端,线上会议室与直播间吸引了1000余名学界同仁积极参与。

关键词: 南京大学 虚拟现实 上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