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李想)4月23日,主题为“转折、转变与超越”的东亚奥运会(2018—2022)传播与媒体运行国际论坛以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同时举行。此次会议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国际体育传播与外交研究中心承办,并受到《跨文化传播期刊》的支持。
从2018年至2022年,韩国平昌、日本东京和中国的北京与张家口先后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奥运赛事的举办丰富了东亚国家体育的发展,也促进了东亚国家的民心相通。2022年2月4日到3月13日,北京与张家口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的背景下,成功举办了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向世界兑现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盛会。每一个精彩的奥运瞬间、每一个精彩的中国故事都离不开媒体的报道。北京冬奥会,乃至整个亚洲国家的奥运盛会反映了媒体技术的进一步革新与超越,让体育传播和体育报道的水平更上一层楼。
会上,来自中外的专家学者就三次奥运的媒体变革、媒体服务和体育传播进行了探讨。此次国际论坛总共分为四个部分。
在开幕式发言中,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苏大鹏表示,从2018年到2022年,韩国、日本和中国相继举办了奥运会,进一步促进了东亚体育文化的发展。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取得了圆满成功,中国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在新冠肺炎疫情笼罩的背景下举行,取得成功实属不易。来自中外的媒体也为呈现一届精彩的奥运盛会付出了巨大努力。他表示,三次奥运会最大的特点就是媒体科技的变化,且媒体服务在进一步走向专业化,希望专家学者能提供更加丰富的学术观点,为此次学术会议提供智力支持。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刘滢表示,在筹办冬奥前后,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为冬奥会的报道、国内外舆情监测以及国际传播方面的政策建议做了大量的工作,本届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成功离不开学院的支持。在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志愿者参与到了语言服务和国外媒体翻译的工作,进一步突出了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小语种特色,圆满完成了工作。她表示,虽然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至今成立仅4年,但在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以外语为特色的新闻传播学院,并成立了国际体育传播与外交研究中心。未来,学校会继续发挥语言优势,以传播来促进国际体育的研究。
第一组发言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魏伟主持。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教授大卫·洛弗,阿拉巴马大学教授安德鲁·比林斯,2022北京冬奥组委媒体运行部部长、高级记者徐济成和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教授迈克尔·巴特沃斯主要就东亚奥运的媒介生态环境、2022北京冬奥的媒体运营、2022北京冬奥的全球影响力和知名运动员谷爱凌的形象构建进行了发言。专家普遍认为,东亚奥运给奥运会报道带来了新生态。
第二组发言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王士宇主持。新华社体育新闻编辑部副主任周杰、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教授托尼·布鲁斯、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教授西蒙·李岑和美国迈阿密大学李博从话语角度、内容分析和动机报道等主题进行了发言。成都体育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石磊为发言嘉宾进行了点评。
第三组发言由刘滢主持。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钟新、北京体育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薛文婷、浙大城市学院长三角国际传播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郭晴和魏玮分别就奥林匹克运动会中的政治性、北京冬奥会中的话语博弈、奥林匹克在中国的传播和东亚奥运话语进行了发言。上海体育学院教授张盛进行了点评。
第四组发言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吴梅红主持。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教授埃米利奥·费尔南德斯·佩尼亚、德国大传媒应用大学教授托马斯·霍尔基与德国斯图加特传媒大学克里斯托弗·西格尔、卡塔尔大学副教授马赫福德·阿玛拉和澳大利亚阳光海岸大学皮特·英格利什从奥林匹克媒介发展、奥林匹克的Z世代分析、中东与北非的体育传播和平昌冬奥会中的“和平形象”进行了发言。天津体育学院教授杨珍进行了点评。
此次国际论坛吸引了全球数百名学者、媒体人和对议题感兴趣的受众的关注,激发了与会者有关2018平昌冬奥会、2020东京奥运会(2021)和2022北京冬奥会传播、媒体服务、国家形象、软实力和奥运外交等诸多议题更深入的思考。刘滢在对论坛的学术总结中,将这些碎片式的思考进行了全球视域下的整合和归纳,并对奥林匹克国际学术共同体进行了展望,她和与会专家都期待类似的探讨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