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互联网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融入人们的生活,社交媒体成了人们交流信息、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但社交媒体的双刃剑效应也逐渐凸显,社交媒体用好了造福国家和人民,用不好就可能带来难以预见的危害。面对网络信息鱼龙混杂的乱象,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完善的网络监管制度体系及法律法规,并对包括社交媒体公司在内的互联网公司的自我管理、主体责任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由于网络传播本身的复杂性,突发事件仍然层出不穷,网络治理面临难题。
社交媒体时代的网络叙事
(相关资料图)
2016年,美国大选和英国脱欧的结果震动世界,在此大背景下,“后真相”一词的使用率急剧上升。《牛津词典》同年将“后真相”一词选为年度词汇。由此,“后真相”进入大众视野并被看成对当前网络叙事进行描述的重要概念。所谓“后真相”,意指“陈述客观事实对民意的影响力弱于诉诸情感和个人信念的情况”。对于英美等西方国家来说,“后真相”主要概括的是网络时代的政治文化现象的特征,包括假新闻泛滥、阴谋论盛行、政客谎话连篇却依然获得部分选民青睐。中国的网络环境显然不是“后真相”的,但一些乱象是存在的,如网民关注的新闻事件一再上演“反转”,有些网络叙事虽不一定是“客观事实”,却挑动网民情绪,引发重大舆情,危害社会稳定。网络中的一些乱象。与互联网真相叙事的构成有关,与网络信息的传播有关,也与人们的认知心理密切相关。
首先,社交媒体时代,互联网“真相叙事”更加复杂,不再由传统媒体或权威机构“一锤定音”。由于信息传播技术降低了信息发布的门槛,更多普通人根据自己的立场、情感及信念等,在网上快速、实时对信息进行生产、传播、消费和改造,加剧了信息的碎片化,增加了公共话语中的真相叙事版本,导致真相建构结果的不确定性。实际上,社会学意义的真相就是真相提供者和公众共建的结果,是一种社会共识和社会同意,与信任密切相关,仅反映事实是不够的,还要让受众理解、接受。因此,传统新闻、专家视点等面临信任危机,而网上社区“人际圈”传播的信息得到更多信任。尤其是以“短视频”为代表的可视化内容呈现更是表现突出,其传播威力甚至远超文字叙述,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其次,社交媒体的群聚效应激化了社会分歧,导致观点极化。一方面,社交媒体的特性使情绪化、简单化的表达更容易得到传播,放大社会负面情绪;另一方面,网络群聚效应引发“回音室”“过滤气泡”等现象,让大多数人固执己见,加上“算法”等网络新技术带来的信息精准推送,使得观点不同的人之间很难进行交流并达成共识。一旦有引爆网络的事件出现,身处网络社群中的个人,情绪发泄甚于理性参与,使得真相在情绪的裹挟中进一步沉陷。
再次,“后真相”现象不完全等同于谣言和假新闻,其特殊之处在于它既不完全客观也不完全虚构,而是一种似是而非、真假难辨的状态。现实中由于正常的表达渠道受阻,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常以非制度化方式呈现,其中不乏虚假、夸大和情绪化内容。但社交媒体毕竟为社会公众表达诉求提供了一个便捷、廉价的平台,真假难辨的信息所反映的人们的立场、情感与信念是真实的。
信息治理难点频现
社交媒体时代的网络生态极为复杂,不仅参与方众多,信息传播迅速,而且信息被解读的方式、造成的社会影响,都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相对而言,社交媒体公司对于涉及意识形态、时政内容的信息相对敏感,而对其他方面的信息内容很多时候反应并不及时。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平台公司经常采用的管控措施包括删帖、封号等,这虽然能平息舆论,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有些措施甚至带来副作用。
每当有重大舆情事件发生时,都需要依靠传统媒体、权威机构或者专家提供事实真相来平息舆论、说服群众,这无疑是有效也是必要的。然而,在现今复杂的舆论场中,事实核查的作用却是有限的。所谓“后真相”,意味着事实证据在人们对信息真伪的辨别中不是唯一重要的因素,甚至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后真相”并不等于个体不了解事实,认知失败,而是有着更复杂的社会背景,包括贫富分化、性别不平等与地域歧视、环境问题等带来的社会不满情绪和个体心理失衡,这可能是网络上反精英、反权威以及极端言论泛滥的深层原因。
传统媒体和权威机构发布的事实真相要让人们信服,背后需要公信力的支持,公信力不足是当前网络舆论引导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实中,受众在接受信息时,总愿选择那些与自己的既有立场一致的内容,而对与此相冲突的内容有回避倾向。当新闻事件发生,普通民众没能力了解事实真相,只能依靠新闻媒体和权威机构。这种信任不仅是对主流媒体专业性的信任,还包括对其良好意愿的信任,即他们有能力、意愿报道真相。
研究表明,缺乏对主流媒体和公共机构的信任,可能是人们更相信人际传播的虚假信息、假新闻的重要原因。对于主流媒体和专业机构来说,避免失去公信力始终是一项艰巨任务。对新闻媒体而言,只有秉持客观、真实的立场,传达有用信息,才能获得公信力,取得人们的信任。
社交媒体平台是民意表达的重要载体。尽管并非所有声音都能得到回应,但社交媒体仍是弱势群体表达诉求、公众进行公共讨论的重要平台,说到底,网络是社会现实的延伸与放大。对此,应在加强管理和治理的前提下,寻找引导和顺应民意的方式方法。
改善网络舆论环境
社交媒体时代,要建设健康的网络生态,发挥网络引导舆论和表达民意的重要作用,就必须对网络上鱼龙混杂的各种信息加以治理。尤其是社交媒体平台要对攻击、谩骂、仇恨言论等进行治理,不能单纯为了追求点击率而纵容虚假新闻传播以及仇恨、歧视等极端言论流行。
当突发事件发生时,首要任务是还原真相,用事实说服群众。近年来,针对突发事件,相关部门往往会在第一时间发布事实澄清公告,这无疑是必要的。然而比起及时发布,公告的内容与细节也值得重视,特别是不能出现语焉不详甚至不实的内容,否则,只能适得其反。
新闻媒体在引导舆论方面的作用也不可忽视。为了获取公众信任,媒体在进行报道时除了秉持“客观真实”的新闻态度,还要注重透明度,即透明地展示信息来源、呈现自己的观点,以取得公众信任。
社交媒体时代,掺杂了情感等主观因素的“后真相”虽然不是真相,但也不完全是消极的,它所传达的情绪与立场是真实的,需要被严肃对待。因此,针对突发舆情事件,仅有简单的事实澄清是不够的,舆论引导主体还要格外注重表达方式和表述言词,字里行间要站在他方立场看待问题,洞察公众的诉求和不满情绪,用体谅和关怀、真心和诚意来修复受损的信任关系。单一的立场与话语表达都可能招致公众反感。当然,重塑公众的信任,光靠言语还不够,实际行动更显诚意。信息发布方公开某一事件的治理细节,消除猜测与神秘感,建构有效的社会情绪减压阀,纾解人们的负面情绪,是非常必要的。
网络信息治理只靠网络公司、新闻媒体和政府机构是不够的,信息环境的改善离不开公众参与。网络时代的信息真相,不只是简单的事实,更多是一种社会共识,需要发布者和接收者共同参与建构,而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被动接受,因此,应重视公众在真相建构中的作用。问题的关键在于,要打破公众与精英之间的信任壁垒,以更开放有效的形式促进二者的良性互动与平等对话。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