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2日,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任之讲堂”2022年春季学期第6讲(总第30期)特别邀请北京大学哲学系博雅讲席教授赵敦华做了题为“哲学危机和科技前沿”的线上学术报告,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院长尤洋教授主持,江怡教授为点评嘉宾。
(资料图)
讲座开始,赵敦华首先讲述了自己与山西籍著名哲学家杜任之先生之间的渊源。随后,赵敦华从一本出版于1987年的思考哲学未来的论文集《哲学之后或追寻哲学:终结还是转型?》(《After philosophy:End or Transformation?》)讲起。他认为,哲学在上个世纪面临一场巨大危机,当时西方哲学家们在这场危机之下分为两个阵营。一边是以罗蒂、福柯、德里达为代表的哲学终结派,这一派属于修辞的、人文的、后现代阵营(讲座中简称R派),总的主张是把哲学的理性主义传统转变到跨文本的、跨文化的对话。他们感到来自自然科学和新技术挑战的压力,转向人文学科寻找出路,致力于结束西方哲学的理性主义传统,虽然这一派内部也有转型的思想,但是一直以来都没达成关于哲学未来方向的合理共识,因此被称作终结派。另一边是主张转型的哲学转型派,这一派又可分为两类阵营,一类是英美分析哲学家,如戴维森、达米特、普特南,另一类是尚无法明显归类的哲学家,如伽达默尔、利科、查尔斯?泰勒。这一派又被称作分析的、科学的现代阵营(讲座中简称A派),主张把传统的机械类的、功利主义的旧模式转变为科学的、人文的和艺术的新联盟。
赵敦华认为,正是哲学的批判传统导致了哲学史上的多次危机,而每一次危机过后都会迎来哲学的繁荣与发展。他列举了哲学史上的四次危机与出路:一是从前苏格拉底哲学到柏拉图哲学-亚里士多德哲学;二是从希腊化哲学到中世纪哲学;三是从经院哲学到近代哲学之间;四是从黑格尔体系解体到分析哲学—现象学“哲学革命”。20世纪后期,R阵营的哲学家们在社会上影响广泛,而A阵营的哲学家们则主要限制在了那些技术性较强的职业哲学家的圈子内,并且圈子内的哲学家们对科技的前沿问题也缺乏共同的主题、共识与方法论,也不能直面解构主义、相对主义的思潮的挑战,而是选择悬搁挑战。进入21世纪后,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发展日新月异,推动人类社会进入智能时代,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世界、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在这一背景下,哲学内部的趋势逐渐向着A阵营倾斜,也就是分析哲学思潮越来越盛行,即便是德法哲学界也开始出现分析化的倾向。
赵敦华认为,目前的哲学还没有解决20世纪遗留的问题,未来哲学转型的方向与任务仍然不很明确。但他对这个问题有了新的见解,认为不能仅从未来的维度谈未来哲学的转型问题,应当采用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个维度来展开思想。
在过去的维度上,自黑格尔之后,哲学是在经验科学与精神科学、科学与人文都彼此高度分化的情况下发展至今,现在企图恢复已经逝去的早期哲学的辉煌地位是既无必要也无可能的。赵敦华引述了哈贝马斯的观点,认为哲学的地位应该是一种“文化价值领域”的观念“合作者”和各项项目的“主管”,或者说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艺术中间的“占位者”。哲学家们不能再墨守成规,满足于哲学专业的历史知识和现有的认识水平,不能按照自己专业的哲学史文本的片段,用传统的人文知识或者近代机械论,硬要充当人类文化的裁判者或者科学俱乐部的守门人。
在现在的维度上,赵敦华认为,哲学转型的方向当务之急是以科技创新、智能革命等新问题为导向,推动对跨学科、交叉、新学科领域的探索。赵敦华列举了目前跨学科、交叉、新学科发展的成果:实验哲学、神经科学与意识具身化、生命医学伦理、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伦理、逻辑-自然语言-计算机跨学科研究、科技美学和工业设计。此外,他还认为“科技—工程—人文—数学”(简称STEAM)代表了未来课程培养体系的发展方向。
在未来的维度上,赵敦华倡导哲学和科学的再次联盟。这要求哲学研究包括但不限于应用研究,并且吸收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和跨文化的历史资源,然后则是对形而上学和知识论的改造。
最后,赵敦华以皮尔士《如何使我们的观念清楚》里面的一段话结束讲座,强调了培养哲学与科学联盟的两栖人才的重要性。
在评论中,江怡肯定了这种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维度的哲学思考,对这种尊重科学与尊重常识的态度也表达了赞同。但他担心,哲学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情况下一味地追求与科技的联盟可能会产生对哲学自身性质的定位迷失。就此,江怡教授提出了三个问题。第一,赵敦华主张的哲学史从“危机—终结—出路—危机”的循环结构,哲学自身的进步体现在哪里,或者说,哲学有进步吗?第二,如果科学技术发展能够为哲学危机提供出路,这种出路真能解决哲学本身的危机吗?因为哲学面临的是人类的精神世界,人类的精神世界的危机能够被科学技术所解决吗?第三,赵敦华认为哲学的转型在于重新建立对科学的理解问题,那么哲学的独特性体现在哪里?哲学在不去处理科学革命所提供的问题的情况下哲学还有没有作用?
赵敦华对以上问题都做出了详细回应。首先,关于哲学的定位问题,赵敦华承认,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解释了哲学为什么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之所以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在于其把握了时代的问题,并且提出解决的方案。时代问题并不是人们提出来的,而是时代向人们提出来的。哲学家的独特性在于其能准确地把握时代问题,能用自己的独特的新的概念和范畴把时代问题或者问题域表述出来。其次,关于哲学进步的问题,赵敦华认为,在哲学危机循环的同时,哲学的发展还存在着连续性。哲学进步与否的标准并非是个别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应该是从时代的大角度来看待。因此他认为,哲学的发展显然是有进步的。最后,关于独特性的问题,赵敦华认为,哲学的出路在于对时代提出的新问题的把握与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哲学本身的独特性并非是永恒不变的。
在答疑环节,线上听众踊跃提问。赵敦华对“如何评论冯友兰先生对中国哲学的理解?如何实现他所说的从自然境界、功利境界向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提升”、“哲学史是否连续,科学与宗教是否排斥,科学与宗教在哲学中的作用是什么?”、“如何看待海德格尔对时代的诊断”、“哲学的发展是否能解决康德的根本恶问题?”等问题作出富有启发意义的解答。
本场讲座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来自全国各高校的1300多名师生参加了讲座,线上听众反响热烈,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本次讲座采取了线上直播的方式,通过腾讯会议、学术志同步直播。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董化文/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