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萨古城(以下简称“尼萨城”)曾是古代安息国(又称帕提亚帝国、安息帝国、安息王朝,以下简称“安息”)的都城,其遗址在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附近。作为古代丝绸之路沿线重镇,尼萨城在促进有关国家和地区贸易往来以及人文、科技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资料图片)
尼萨城的历史变迁
尼萨城在西亚和中亚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汉语、希腊语、阿拉伯语、波斯语文献中均有对尼萨城的记载,其在不同语言文献中的名称也不尽相同。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尼萨城曾被冠以“帕而杜瓦”“帕而讨尼萨”等名称。希腊地理学家卡剌克斯的伊西多尔所著《帕提亚驿程志》中记载有帕尔陶尼萨城,并介绍说希腊人称之为“尼萨厄亚”。有些波斯语文献将尼萨城记为“尼萨”或“纳撒”,而在成书于10世纪的波斯文地理著作《世界境域志》中,尼萨城被记录为“奈沙”,并称“奈沙是山脚下的一个很宜人的城镇,在山和沙漠之间,其气候不好,但有流水”。在阿维斯陀语中,尼萨城被称为“尼萨亚”,古伊朗祆教的《阿维斯陀经注》中的记载可以证实这一点。阿拉伯地理学家伊本·胡尔达兹比赫在其撰写的《道里邦国志》中,将尼萨城的名字记载为“奈萨”,有“奈萨王叫艾布拉兹”等记录。
尼萨城曾经是战略要地,有关该城的历史记载,可追溯至公元前4世纪的亚历山大东征时期。公元前247年,部落首领阿尔萨息称王,建立了安息,并将尼萨确定为该国的第一座首都。此后,虽然安息的疆域逐渐扩大,其首都也曾数度改变,但尼萨城一直是安息的重要城市。尼萨城的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从尼萨城向西可到达里海沿岸的戈尔甘地区,向东不远即为另一历史名城梅尔夫,北边为卡拉库姆沙漠,向南为区域重要城市内沙布尔和马什哈德,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尼萨城能够较为方便地连接安息各个地区。
安息灭亡后,尼萨城受战乱影响被损毁,所幸取代安息的萨珊王朝重建了该城,新尼萨于5世纪下半叶复兴。在其鼎盛时期,萨珊王朝掌控了帕米尔高原以西至两河流域的贸易通行权,尼萨城也因此成为萨珊王朝东部商贸交通要地之一。
7世纪中叶,阿拉伯人占领了尼萨等城镇,建立了管理东方事务的呼罗珊行省,尼萨城亦被归入呼罗珊行省的管辖范围。阿拔斯王朝建立后不久,境内相继出现一些地方性政权,尼萨城的归属也随着这些地方性政权的兴衰而不断更替。11—12世纪,尼萨城作为地区贸易中心得以繁荣发展,13世纪初再次因战乱而遭到严重损毁,16世纪以后逐渐衰落。
对外交往与互动
鉴于其便利的地理位置,尼萨城成为了“丝绸之路”沿线重要的商贸枢纽之一,而“丝绸之路”也促进了安息与中国等国家的经贸往来和文化互动。当时,安息东部地区的商贸活动主要集中在尼萨城周边地区。张骞通过“凿空”之旅开辟“丝绸之路”后,安息逐渐成为中国与印度、罗马等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中介,以丝绸、漆器、铁器、釉陶为代表的中国商品逐渐流入安息等国,其中丝绸销量最大并畅销西亚和地中海地区。与此同时,葡萄、甜菜、茴香等中亚和西亚物产以及欧洲的珠宝、药材等也传入了中国。尼萨城作为重要的商贸中心在这种贸易往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位于意大利罗马的图拉真纪功柱(又译“图拉真凯旋柱”)上装饰有总长度超过200米的浮雕,其中包含罗马军队与安息军队作战的图像,图中安息士兵所持的复合弓与新疆民丰县尼雅东汉墓出土的弓箭相似。由此可见,当时中国与安息之间商贸往来活跃,双方交易的货物多种多样。作为中亚地区主要的兵器生产地之一,尼萨城与西域地区在兵器生产方面也有交流互鉴。
尼萨城既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商品贸易枢纽,也是人们所熟知的文化交流要地。尼萨城出土的神殿、陵墓、宫殿等建筑物遗迹,以及“来通杯”(一种角状酒杯)、大理石雕像、银制品和石制品等大量工艺品大都兼具当地和希腊艺术品特征,体现出了波斯文明和古希腊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尼萨的“来通杯”由象骨雕成,杯口为“飞檐形”,杯体垂直,雕有希腊神祇图案,其题材是西方的,又具有东方艺术风格,体现了东西方文明在尼萨的交流融通。“来通杯”的发现还表明尼萨城与印度有交往,甚至与非洲的埃及等国家建立了联系。此外,虽然尼萨城久经战乱,但其在文化层面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许多作出了杰出贡献且深具影响的哲学家、作家、诗人和宗教学者诞生在尼萨城。战争并没有阻断文化思想在尼萨城的传播,尼萨城不仅在战争期间为当时的许多学者提供了庇护所,而且也为后世保存了重要的文化和知识遗产。鉴于其记载着安息曾有的辉煌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脉络,2007年尼萨城遗址以“尼莎帕提亚要塞”之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尼萨城在农业种植、手工技艺等方面有突出成就,在科技交流史上居于重要地位。在其所处地区,山谷和平原上广阔肥沃的土地为农业活动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使尼萨城及其周边地区逐渐发展成为重要农业区,尼萨城更是曾被称为“呼罗珊粮仓”。安息王朝时期,农业是尼萨人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考古资料显示,尼萨人不仅种植谷物,而且大面积种植葡萄,此外,棉花和芝麻等也是尼萨城及其周边地区常见的作物。史料记载,尼萨城“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有蒲陶酒”。与此同时,古代尼萨人十分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根据地理学家伊本·豪卡勒的记载,尼萨城是座大城,环境美丽宜人,周边被花园和水源所围绕,富庶的村庄星罗棋布于尼萨城附近的河谷地带。在开展农业活动的过程中,为了使农田能够保持长期稳定高产,古代尼萨人有轮作的习惯。通过轮作,不仅可以使生物肥料和养分回流到土壤中,而且能够有效避免水土流失,让土壤中的营养成分保持完整,进而提高农作物产量。此外,尼萨城的手工业技术在当时也属于比较先进的。印度商人常常到尼萨城进行贸易,将由海路运到印度的中国丝绸转运至此,并向尼萨人学习编织、畜牧等技能,这些技能一度盛行于印度河谷地区。向外传播技术之余,尼萨人也不断吸收周边国家与地区的科技文化发展成果,中国的医学知识和印度的数学知识,都曾引起尼萨人的高度关注。
如今,尼萨城已经走过了2000多年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丝绸之路”的兴起为尼萨城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作为当时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尼萨城位居“丝绸之路”核心区域,频繁的商贸往来以及文化和科技交流促使尼萨城及其周边地区展现出融汇东西方文明的历史风貌。虽然尼萨城饱受战火侵蚀,并最终随着陆上传统商道的中断和大航海时代的来临而衰落,但其作为陆上“丝绸之路”重镇,在欧亚交往中具有重要地位,值得我们继续关注和研究。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专项项目“9—14世纪中亚历史地理研究”(2018VJX021)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