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诗”这一概念今已得到广泛认可,以“现代汉诗”命名的刊物、选本、研究著作、学术研讨会逐渐增多,影响日益深远,渐成学界普遍认可的学术议题或研究范畴。然而,很多人对于“现代汉诗”这一概念产生的思想语境、内含的问题意识却不甚了然,简单地将其视为可与“新诗”互换的概念,而忽略了这一学术概念所蕴含的对话性、生产性潜能。到目前为止,“现代汉诗”研究展开已近三十年,原有的问题意识和方法需要新的反思和调整,这正是王光明提出“现代汉诗整体性”的原因。然而,“整体性”作为方法,无法自明地获得。本文通过对 “现代汉诗”概念产生的语境及问题意识的探讨,分析“整体性”作为方法的可能。


(资料图片)

理论创新与问题意识

1986年,民间刊物《汉诗:二十世纪编年史》第一次用“汉诗”指称汉语新诗。1991年,唐晓渡、芒克等人创办民间刊物《现代汉诗》,该刊持续发行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中国诗歌界产生了较大影响。这一时期,“现代汉诗”尚未从诗歌概念转化为理论概念,但这一命名影响到学界,启发王光明、奚密等海内外学者开始了对“现代汉诗”概念的理论建构,释放了90年代诗歌界和学术界共享的问题意识:如何在母语写作中继续诗歌的现代性探索。从“现代汉诗”的概念来看,“汉诗”承载了对诗的语言性、民族性的坚守,“现代”则代表当代诗人对“现代性”立场的执着。

在《中国新诗的本体反思》等论文及《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等著作中,王光明将“现代汉诗”视为“现代汉语”“现代经验”“诗歌文类秩序”三者交互作用形成的动态体系,呈现了本体诗学、问题诗学和现代诗学立场。其中,本体诗学因反思“新诗”的“唯新情结”产生,反映了诗歌研究在破坏中建设、在流动中凝聚的学术诉求。

在其看来,语言层面的破旧立新,在白话文运动中已解决。在此之后,“新诗”不能无限地“新”下去,而必须建立基于现代性立场和文类规律的“诗”。

一种具有成熟品格的民族诗歌,不能凝聚相对稳定的诗性语言秩序,是无法想象的。然而,对本体诗学的强调如果走向偏执,就很容易将动态、弹性、多元的诗歌语言本体凝固化、静态化,进而成为古典诗学的影子和附庸。这是王光明同时强调问题诗学和现代诗学立场的原因所在。如果说“本体诗学”强调的是语言本体的稳定性,“现代性诗学”强调的是“现代汉诗”独立于“古典诗学”的不可通约性,那么,“问题诗学”强调的则是将对象转换为问题,将先验本质转化为具体语境的“历史化”方法。

作为方法的“整体性”

本体诗学、问题诗学和现代性诗学不应各行其是,只有将三者进行“整体性”融合,才能实现“现代汉诗”研究的辩证性。王光明认为,“现代汉诗”是汉语诗歌现代转型的未竟事业,“现代汉诗”研究是为了开放问题空间,不是为了“锁定历史叙述”,在现代汉语、现代经验和诗歌文类背后,它还鲜明地内嵌着 “现代性”立场。提出“现代汉诗”概念的目的在于建设诗性的民族语言本体,而非“去历史化”的诗歌本体。

事实上,以“整体性”为方法并非现代汉诗研究者的独特追求。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黄子平、陈平原等人提出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陈思和提出的“新文学整体观”,都提倡打破时空区隔,使文学史叙事获得更大程度的“整体性”。但是,将“整体性”作为一种学术愿景容易,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学术方法则比较困难。例如,一些研究者便提出,以“整体性”为追求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和“新文学整体观”同样受制于启蒙主义和审美主义的意识形态。

如何使“整体性”内化为现代汉诗研究的方法,对于这一问题并没有现成答案,这是一个“未完成的探索”,内部充满了歧异和疑难。在具体研究中,追求“整体性”,又反思凝固的“整体性”才是研究之道。正如姜涛所认为的,《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一书在开拓新的研究格局之余,存在拒绝“锁定历史”、开放问题空间和以“现代主义诗歌的美学趣味”进行价值判断之间的悖论(姜涛《开放问题空间之后:从“新诗”到“现代汉诗”——评王光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在笔者看来,“现代汉诗”研究的“整体性”,至少应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研究方法上的“整体性”。统合本体诗学、问题诗学和现代诗学立场,进而获得一种综合而辩证的整体性方法。其二,研究范围上的“整体性”。用“现代汉诗”这一诗歌文类概念,打破“现代诗歌”与“当代诗歌”、“中国诗歌”与“海外华语诗歌”等的时空区隔。其三,研究文类内部的“整体性”。即要求研究者意识到“现代汉诗”内部诸多亚文类并存的现实,探索并尊重诗歌文类的多元性。例如,近年来,学界呼吁“现代汉诗”这一概念应该容纳“现代汉语诗歌”与“现代的古典汉诗”,美国学者宇文所安、田晓菲,日本学者木山英雄及中国学者夏中义等都有相关论述。

“现代汉诗”并未完成,“整体性”也没有现成答案。但也正因如此,“现代汉诗整体性”研究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有重要的探索意义。追求“现代汉诗研究”的“整体性”,必须坚持审美研究与社会历史研究、语言本体研究与“历史化”方法的结合,坚持研究范围和文类内部的整体性。这些无疑都是知易行难的学术命题,但“现代汉诗”作为一项重要的当代中国诗学方案,有义务为“整体性”研究这一尚未定论的学术命题贡献独特经验。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现代汉诗的整体性研究”(20&ZD28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问题空间 现代汉语 中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