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随着研究档案和资料的大量涌现,中国海关史研究出现了新的研究热潮,也吸引了年青一代学者的关注。9月3—4日,第二届中国海关史青年学者论坛在厦门举行,与会青年学人济济一堂,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心得体会。
研究领域不断拓展
厦门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海关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水海刚告诉记者,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尤其是受过完整历史学专业训练的中青年学者从事中国海关史研究,并成立了相应的研究机构。随着研究队伍的不断壮大,大量档案资料得到整理,研究成果不断推陈出新。
(资料图片)
当前,学术界聚焦海关史领域,主要开展专题性研究。水海刚介绍,就中国古代海关而言,关于历代陆地边关、茶马司所、榷场、市舶司、月港督饷馆和清代前中期海关的研究成果颇为丰硕,举凡制度、机构、空间分布、历史作用与影响等,均已纳入历代学者们的考察视野。
谈及海关史如今在中国学术界的地位,不得不提到厦门大学教授陈诗启。据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张志云介绍,陈诗启潜心搜集海关史料,并创立了厦门大学中国海关史研究中心,主要研究海关制度。之后,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吴松弟在哈佛大学发现费正清留存的《中国海关出版品》,于2013年开创了“复旦大学海关史与海关文献国际研究中心”,以贸易数据为基础,研究近代中国的经济地理。近年来,中山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一批学者相继投入海关史研究。
研究活力增强
2003年,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历史学教授毕可思主导的“中国海关历史研究项目”启动,对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大量海关档案和海关出版物进行了整理。同年,吴松弟发现并开始整理哈佛大学收藏的尚未引起国内学界足够重视的海量近代海关出版物。厦门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伍伶飞表示,随着国内档案开发、海外资料的整理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等新技术的应用,海关史研究持续吸引着青年学者的关注。在海关史前辈学者的引领下,更多具有多学科背景的青年学者加入,近代海关研究成果自21世纪初以来持续涌现,并在主题、视角、方法上都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突破。
“当前海关史研究领域的青年力量,从人数上来讲,较之10年前有较大的增长。同时,以近代海关为研究对象,或以近代海关出版物、档案等为学位论文主题的在读研究生数量,也大幅增加。”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青年学者王哲告诉记者,海关史学界的青年学者所关注的问题和研究方法均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王哲将近代海关视为理解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经济地理格局的一个“探针”。他说,“针对近代经济史研究领域一些比较模糊的问题,如近代国内市场的分割和近代区域市场的边界问题,我们就是借助近代海关统计中的埠际贸易、子口税源汇数据,进行基于扎实量化数据且超越以往研究精度的界定”。
研究期待新突破
通过两次青年论坛参加人数、投稿质量和选题方向的对比分析,水海刚表示,当前青年学者的海关史研究呈现出明显的新面貌和新气象。他们在史料发掘、研究方法和选题聚焦上,大多围绕中国近代海关出版物、海关贸易统计数据及海关档案的整理使用而展开。同时,他们综合运用历史文献分析、计量方法和历史地理研究工具和手段,对中国近代海关本身,以及海关与中国近代税收与财政、政治与社会、知识生产与传播等主题进行探究。
张志云表示,近年来,青年学者们立足海关史,对跨国界和学科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例如探讨戏曲、东南亚殖民地或医学理论等,而不是只关注海关本体。此外,在史料发掘上,青年一代的外语优势得到彰显,“他们对英文史料的掌握更加全面,还会使用法文、日文和韩文等史料”。不过,他也提出,当前青年学人追求“短、平、快”成果发表的现象依然存在。他提醒青年学者,海关史研究绝不是翻看几个月史料就可掌握的课题,要有“扎硬寨、打死仗”的准备和决心。
当前,中国海关史研究也存在通史观念淡薄、研究视野局限、研究方法与研究资料利用仍有待改进、研究内容有待进一步充实等不足之处。水海刚表示,学界将中国海关视为中国历史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对其全面深入地进行贯通式研究的成果仍未出现,以往学界的研究视野大多聚集于各个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与对外关系。这种视野局限,制约了对中国海关多元历史形态的准确把握与深刻认知。而这些不足之处,也正是青年学者们可以突破上升的学术空间。
会议由厦门大学历史学系、厦门大学中国海关史研究中心主办。
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 李永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