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发展对教育内容、教育模态、教育方式正在产生变革性影响。9月15日,山东社科论坛2022——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创新的中国探索与国际经验学术研讨会在曲阜师范大学举行,与会学者聚焦教育领域前沿问题展开深入研讨。
教育模式发生变化
工具形态是教育信息化及其对教育产生影响的重要表现。清华大学原副校长谢维和表示,教育信息化的工具形态指的是,信息技术作为教育的工具对教育活动提供支持与帮助,包括改善教育教学手段与方法、拓展教育管理途径、提升教育评价效能等。谢维和介绍,目前,全国中小学校互联网接入率已接近100%,超九成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学环境大幅改善。我国已基本建成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全国师生网络学习空间开通数量突破1亿个,慕课数量与应用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
(资料图)
高质量教育可以满足智能时代对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需求。据哥伦比亚大学中国教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程贺南介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的《塑造教育的趋势(2022)》报告,勾勒出了较为全面的未来教育变革图景:科技进步让学校可以更好地计划和实施教学,帮助更多学生接受高质量教育;家庭和社区可能成为民众教育的主导;由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将成为趋势;科技将会使学校、工作和休闲的边界变得模糊,学习可以随时随地发生。
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把人类社会带入全新的数字文明时代。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刘复兴提出,机器及其发展将成为人与社会发展本质内涵的一部分,教育结构需不断适应建立在人工智能技术革命基础上的社会结构变革,学校成为万物互联的新型社会组织;机器发展水平与教育发展水平相互制约。
教育学研究亟待变革
信息技术与数字化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发展,取代了现有的部分职业。由此,现代学校教育应关注和传授更适应信息社会的知识和能力,这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取向与意义所在。谢维和强调,我们不仅要关注教育信息化的工具形态,还要重视教育信息化的知识形态。一方面,要关注学科专业结构与课程体系的变化,以及信息技术包括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在学科专业与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另一方面,重新定义最有价值的知识。例如,数据素养是对媒介素养、信息素养等概念的延续和扩展,包括对数据的敏感性,数据的收集能力,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利用数据进行决策的能力和对数据的批判性思维等维度。
刘复兴提出,教育学对于信息化、网络化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亟须超越“教育与技术的关系”这个层面,即需要超越“教育技术学”的范畴。教育学需要探讨教育与机器的关系,并以此为中介研究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学需要在新的技术结构和历史条件下重新思考为什么存在、为什么教、教什么、培养什么样的人等一系列涉及人类未来命运的根本性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主任顾小清认为,在人工智能技术指数式发展背景下,教育的超前性变得难以维系,人文性与工具性之间呈现时空拉锯和矛盾,对人类知识的传承也呈现出历史传承、人际共创和人机共创等多重特征。因此,制定符合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发展战略,是一个时不我待、任重道远的重要课题。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信息技术与网络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虚拟现实与空间的发展,为学生的成长与个性发展创造了更多机会。但虚拟现实与虚拟空间对人的自我认同的传统形式与机制带来了挑战。谢维和表示,如何将虚拟空间中的表意系统包括词句、对话等,与现实生活中的知识系统融合起来,进而帮助人们实现自我认同,是信息社会教育变革的重大课题。谢维和建议,第一,促进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不同空间中知识的连续性与统一性,建立一种公认的“强有力的课程知识”。第二,探索与创建新的学习模式与机制,实现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中不同学习方式的融合与协调,整合各种分散的、零散的学习活动,实现学习效果最大化。第三,重构网络社会中的新型师生关系,让双方更充分地发挥自身优势,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教学关系。
《开放教育研究》副主编徐辉富表示,人工智能教育正在重塑教育生态系统,数字化、集成性、交互性和多元性的智慧教学生态,成为当前教学系统的演进方向。具体表现为:教学走向人机协同及自动化;学习走向定制化和终身化;管理走向创新协作的智能治理;评估朝向高精度、实时性和全面性拓展。在他看来,人的学习是认知、情绪和社会化的交织,是动态变化的,有激情和情感等非理性因素的参与,技术拟合人的思维和情感仍具挑战性,人工智能促进大规模个性化教学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会议由山东省社科联主办,曲阜师范大学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