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3月8日,据Sciencenews报道,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物理学家Ranga Dias及其团队日前在美国物理学会会议上宣布, 他们找到了一种新的材料,名为三元镥氮氢体系,实现了常温超导。基于这种材料,在1GPa压强下,超导转变的最高温度只要294K,也就是室温21度左右,已经达到了人类生活的常温水平。 这个气压依然很高,相当于大气压的1万倍,但是跟以往实现常温超导的气压已经大幅减少,以前可能需要几万、几十万到上百万倍大气压。 目前他们公布的研究还没有得到业界的评议,而且这个团队之前也出过类似论文被撤回的情况, 但是如果研究可以确认,这个技术可以说是颠覆物理学的存在,对人类科技的多个领域都有极为深远的影响。超导现象是指某些材料在特定临界温度之下,电阻完全消失为零的现象。超导体的零电阻特性可以实现无耗散能源输运,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已经广泛应用于医学核磁共振成像、强磁场、超导量子计算、航空航天等领域。 此前,人们只有在极冷的温度或超高压力下才能观察到超导性——这些条件使实验材料无法用于长期、常规的应用。如果室温超导成真,那么超导磁体相关研究,如粒子对撞机、可控核聚变、量子计算机等,都将获得新突破,还能降低我们日常生活中电力传输损耗的问题……总之是物理层面巨大的突破。 但是这个研究也引发了很多质疑,毕竟物理学家Ranga Dias此前在这方面的口碑并不太好,博士研究时宣传的金属氢重大突破出现了样品丢失, 2020年他还宣布过15度室温下的超导,但是论文最终被撤稿。对于这些质疑,Ranga Dias现在也站出来表态了,他在专访回复中对此次的全新发现充满信心,他认为这将是一项重塑21世纪的革命性技术,已经多次重复试验,有信心过审。 不过他也指出,“要将我们对室温超导新材料的发现应用到任何规模的现实世界中,还需要几年的艰苦工作。” 根据澎湃新闻消息,今天,上海市高温超导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大学教授蔡传兵分享了他对于迪亚斯团队常温超导技术的观点, 认为该研究成果“有一定的可靠性”,但距离实际应用仍然相当遥远。蔡传兵表示,虽然此次实验的1GPa与此前267GPa极端高压已经是一个相对较低的压力,但也约是大气压力的10000倍,依旧属于高压的范畴,暂时没有什么实用性,并认为迪亚斯采用的“近常压”说法具有歧义。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这一研究成果就没有价值。 蔡传兵明确指出,“假设它(迪亚斯团队常温超导技术)的数据是正确的,等更多科学家跟进它的研究结果后,有可能会出现这个领域的重大突破。” 同时,在此次实验中,迪亚斯采用了一个新的元素组合,引入了稀土金属“镥”合成了三元氰化物(N-LU-H),这一尝试具有成分创新和成功的可能性。 而在大众关心的迪亚斯团队研究的真实性方面,蔡传兵则表示,“他展示的图片可以反映温度变化的规律,虽然具体数据还没公开,但从他发布的内容上看是专业的,绘成的图我看是比较靠谱的。” 由此来看,虽然此次公布的研究成果已经称得上是一次突破,也能够给其他同方向的团队更多启发, 但距离大众所期待的“超导技术实际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客观距离。•END•如需转载原创文章,请联系微信:KJMRTS88欢迎点击科技每日推送视频号,看最新视频↓↓↓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