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在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洪庙村的农民画室里,53岁的王春英正同时创作两幅工笔牡丹画。这幅刚刚着色,那幅又将落笔。她笑称这也算是流水线作业了。创作一幅牡丹画,她能赚1000元,每月能有6000元至7000元的收入。

洪庙村是远近闻名的绘画专业村,像王春英这样的农民画师有50多人,每年创作绘画作品近2万幅,年产值800万元。洪庙村还带动了周边近百名村民从事绘画创作。而这只是菏泽牡丹花开的“一朵”。

牡丹是菏泽最亮丽的名片。近年来,菏泽立足资源禀赋,做好特色文章,通过“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实现产业升级,已发展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牡丹生产、出口和观赏基地。牡丹正在成为菏泽开启乡村振兴的一把“金钥匙”。

高效种植模式稳定了种植户收益,提高了农户种植牡丹积极性。菏泽牡丹栽植历史悠久,至今已培育观赏牡丹9大色系,10大花型,近1300个品种。菏泽市牡丹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刘继国介绍,目前,菏泽建设有百亩以上牡丹标准化、专业化种植基地30处,千亩以上牡丹种植观赏基地4处。菏泽引进昆明花拍设立菏泽分中心,推动了花卉产业走向标准化、规模化、国际化轨道。

牡丹根入药、籽榨油、蕊制茶、瓣提露,籽粕做饲料,枝条和叶子做熏香……做好牡丹深加工,一篇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的大文章正在菏泽铺展。牡丹特色产业入选山东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培育方案,菏泽培育了16家牡丹深加工企业,设立了20家科研机构,开发出260多种产品。去年牡丹产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带动就业超10万人。刘继国说,菏泽牡丹产业已经走出一条以药用牡丹、观赏牡丹和油用牡丹为主的牡丹产业化发展之路,实现了从“一朵花”到整条产业链的“蝶变”。

依托绘画村成立的洪庙农民绘画专业合作社是全国首家,目前拥有社员514人,有一定创作水平的画师近百人。合作社采取“经销+合作社(画院)+农民画师”模式,农民画师的画作一般由合作社按固定价格回收,再统一出售,售价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理事长姚树昭介绍,合作社里一般的画师年收入3万元至5万元,特别优秀的画师收入能达10万元。

巨野县书画院是集创作、培训、展览、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书画艺术公益单位,也是该县书画产业运营管理、宣传推介机构。在这里,记者偶遇全职妈妈康素红与同学们一起临摹工笔牡丹画。培训老师王会丽介绍,学员们参加的是公益培训,今年已经办了两期,像康素红一样希望通过学习技艺增加收入的学员不在少数。

农忙时耕地,农闲时作画,这是巨野县新农人的新形象。巨野县每年拿出300万专项财政扶持资金,实施农民画师培训工程。截至目前,全县建设8个绘画专业镇,49家基层画院,50个专业村。从事书画产业人员超2万人,在全国建立600余个销售网点。

今天,牡丹画、牡丹瓷、牡丹鲁锦、牡丹剪纸等文创产品在菏泽“争奇斗艳”。创新开发牡丹文化的新业态,正不断拓展牡丹产业发展的新空间,更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经济日报记者 曹红艳 辛自强)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