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朗读:

王玲(左三)协助核酸检测,与志愿者一起值守到深夜。

吴巧敏(左)协助测核酸市民录入信息。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3月6日讯(晶报记者 杜长荣/文、图)抗疫一线显担当!深圳各社工机构闻令而动,迅速集结人员,深入基层一线,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多元抗疫服务。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底,全市78家社工服务机构累计投入4000余名社工,在1700余个项目点和岗位上开展疫情防控服务。其中,女社工更是撑起了半边天,她们用专业和担当,亮出了巾帼底色。“她力量”如暖流涌动,让战疫不仅有力度,更有温度。

“朋友圈”招募了30名志愿者

“每个人都很辛苦,大家好久没睡个好觉了,各种牌子的滴眼液,我几乎快用过一遍了。”3月5日,记者拨通蛇口街道海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工主任王玲电话时,她喉咙嘶哑,嗓音显出疲倦。自从蛇口海滨社区参照管控区管理后,王玲和同事们每天工作时长达16小时以上,经常加班到凌晨1点下班。

“我主要统筹社区8个核酸点位安排、人手配备、后勤保障、卡口管理、防疫宣传、核酸数据上报、线上答疑等各种工作。”电话中说起工作内容,王玲语速很快,回答得非常熟练。

社区核酸检测点位多,人手不足怎么办?王玲在她的朋友圈发出了志愿者招募令。“没想到大家那么积极,报名的有公务员、教师、律师、空姐等各行业的人员。”很快,一支30人的核酸检测志愿服务队就组建完成了。“就像涓涓细流汇聚成磅礴大海,有力地支援了我们的抗疫工作,真的非常感动。”王玲在电话中告诉记者。

“妈妈去打小怪兽了”

周末的早上,还不到7点,深圳市南山区惠民综合服务社社工黄婷准备出门去福田街道莲花一村协助核酸检测工作,结果被睡眼矇眬的孩子抱住了胳膊。

“宝贝,妈妈要去打小怪兽,这样你就可以出门玩了。”黄婷向孩子这样“解释”。自从参与防疫工作之后,黄婷早上出门时孩子还在睡觉,晚上12点到家,孩子已经睡着了。“感觉已经很久没和儿子互动交流了。”

虽然工作很忙碌,但是家里人都非常支持她。“深夜结束一天的抗疫工作时,我先生经常开车来接我回家。”黄婷说,家人的支持是每一个战疫者最大的后盾和保障。

在“0107”疫情期间,黄婷代表机构参与到罗湖区清水河街道鹤围村封控及管控区的抗疫工作。从早到晚,从整体协调社工参与抗疫工作到为现场医护人员提供后勤物资保障,从收集整理封控区的核酸样本到样本数据核对,始终都有她的身影。

在鹤围村封控期间,黄婷带领20名惠民社工一起在抗疫一线奋战。“在解封现场,当看到五星红旗飘扬,听到《我和我的祖国》歌声响起的时候,感觉特别自豪,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黄婷说。

发挥社工专业优势

从1月8日开始,深圳市社联社工服务中心督导吴巧敏就投身到松和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参与流调工作。同时,吴巧敏还有一个身份——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她发挥自身社工的专业优势,以志愿者的身份参加心理热线援助服务。

“居家隔离时间过长,一些人会出现焦虑、恐慌,特别是处在封控区的隔离群众可能会出现情绪焦虑、情绪失控、失眠等状况。”吴巧敏告诉记者,心理热线援助主要为封控区的居民提供情绪疏导和心理支持,帮助求助者预防和减轻疫情所造成的心理困境。

在接听热线的来电中,一个妈妈哭诉说受疫情影响,学校停课很久了,孩子在家里整天玩游戏,父母怎么说都不听,亲子关系紧张……吴巧敏发挥社工专业技能,通过耐心倾听、真诚共情,引导她调整自我的心理及情绪状态,了解孩子成长阶段的特点,进而协助她通过正确的引导方式,帮助孩子建立主动改变行为的动力。

在吴巧敏看来,通过社工的专业服务,让每一项抗疫服务都更加暖心、更加细致,可以让更多的居民缓解因疫情带来的负面情绪和心理压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