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段丹洁)4月9日,第七届中国传媒公信力论坛在京举行,与会学者围绕主题“互联网时代的社会信任”,立足新闻传播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展开跨学科探讨。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中的社会信任成为一个显性问题,引发传媒界关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昌凤表示,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信任机制,曾经通过渐进的人际交往建立起来的人格信任,变成了通过前台表演式的自我表现带来的点赞式支持。而在系统性信任方面,真理、权力、货币等中介机制变成了网络社会权力关系,引发了对信任的挑战。在她看来,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信任仍然取决于它的主体——人的认知、理解和接受。无论在哪个时代,我们都要穿越各种噪声、偏差,维护人的尊严,实现我们所希望的社会信任。

由于能够在社交媒体上人格化地发布内容,社交机器人已成为舆论的重要干预因素。基于对美国网民认知社交机器人相关研究的启发,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张洪忠及其团队就中国社交媒体用户对社交机器人的信任程度进行探索,并分析比较了中美网民对社交机器人的信任度。他表示,中国网民对于社交机器人更加信任,对社交机器人的数量感知更少,辨别信心更高,更偏向认为其目的是善意的。这种信任度差异与现实使用有关。从宏观层面看,中国网民接触的社交机器人是机构媒体公信力的延伸,而中国媒体在民众中拥有更高的公信力;从微观层面看,美国社交机器人引用来源领域较广、来源多元,而中国则相对单一。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教授罗家德谈到,“狭义信任”具有三个特性,即可选择性、脆弱性、不确定性。这种社会信任由远而近可分为三类:对“陌生人”的信任、以过程为基础的信任和以情感为基础的信任。他认为,在高度复杂、高度分工的当下社会中,集体需要通过快速信任和专业信任实现高效合作,知识多样性是快速信任的重要成因。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刘海龙表示,尽管媒介技术在变化,但是我们的初心和关注焦点依然强调的是媒体的公共性。我们需要不断思考,在信息碎片化时代如何让互联网更好地发挥媒介的公共性价值。

论坛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国际新闻界》《全球传媒学刊》联合主办。

关键词: 社交媒体 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