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深圳对外发布了《深圳市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若干措施》。该措施围绕扩大“六税两费”减征范围、减免“房土两税”、缓缴或减免社会保险费等30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措施,进一步减轻市场主体负担,全力帮助市场主体渡过难关。

该措施发布之后,深圳卫视主持人何嘉琪连线采访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围绕深圳加紧出台助企纾困一揽子政策有哪些针对性、对深圳未来内生动力增长有何作用、深圳要如何用精准防控来保证稳增长等问题进行了解读。

深圳卫视主持人 何嘉琪:

深圳近日推出了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还有稳住就业的系列政策。您所看到的这些措施有哪些针对性?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 张燕生:

今年中国经济的主题词是稳增长,那么稳增长的重点就是稳住受新冠影响比较大的这些经济领域。影响最大的还是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的一些困难行业。那么生产性服务业的困难行业主要还包括运输、仓储、物流等行业,生活性服务业主要包括餐饮、住宿、旅游等行业。

个体工商户和中小微企业核心的问题还涉及到就业和民生。因此,怎么能够稳市场主体、稳就业和稳民生,我觉得对深圳这次的助企纾困,就是要帮助企业解除困难,扶他们一把。

何嘉琪:

如何看待深圳这次助企纾困的政策布局,这将对深圳未来内生动力增长起到什么作用?

张燕生:

我认为对深圳来讲,要实现长期发展,尤其是像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能够成为驱动深圳下一步发展的重要动力。深圳未来的长期增长动力,比如说打造“世界大脑”,就需要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企业家和专业人员能够比较自由地往来于深圳和世界。那么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这些方面,我觉得互联互通是非常关键的。

何嘉琪: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您认为下一步深圳要如何用精准防控来促进稳增长?

张燕生:

既然是深圳和香港共同承担了中国进入世界,世界观察中国的窗口和桥梁的角色,在这种情况下,深圳的国际化程度高,就意味着跟世界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商流的互联互通的这种需求就非常的大。未来,深圳要持续发力探索出让中国和国际社会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进行正常交往的模式。

记者 / 何嘉琪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