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月到清明时节,2万名建设者前仆后继,踏过深圳河畔的临时钢栈桥,来到香港落马洲河套,投入到中央援建香港应急医院的建设。
在这支庞大的队伍里,有来自中建三局的沈刚、沈洋、沈建三兄弟,他们上一次相聚,是在支援武汉雷神山火神山建设的过程中,这一次,三兄弟在落马洲重逢,齐心援助香港抗疫。
水泥工正在铺设水泥。
在这里有亲人在港的防水工宋曲波和老深圳人温宁。宋曲波的姐姐在香港工作生活,因为疫情,他已经长时间不能与姐姐团聚。温宁是八局华南公司负责拍摄记录的工作人员,他90岁的阿婆在香港居住,并确诊新冠肺炎阳性,为了离阿婆更近一步,他主动请缨来到河套工作,3月22日,阿婆转阴,温宁那颗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
老深圳人温宁90岁的阿婆在香港确诊新冠,温宁为了离阿婆更近一步,他主动请缨来到现场工作,记录医院的建设进展。
3月23日,突降暴雨,工人们居住的帐篷区积水严重,可他们依然坚持“先生产,后生活”。
队伍里还有来自中建科工的香港工人周卓钒,他的父母在香港工作,参与应急医院建设是一件让他和家人都感到无比自豪的事情!
3月26日,中建八局华南公司为3、4月生日的工友们过集体生日。
更多的工友们汇聚于此,为了香港同胞,同心抗疫,在这里成为战友,成为血脉相连的手足。
只用7天就搭起的钢栈桥,是建设应急医院项目人员物资的必经之路。
30天,这群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们,完全融入到这片土地中。烈日下,他们晒出“口罩脸”;暴雨中,他们与淤泥搏斗。他们是一群可爱的人,他们可以忘却身体的疲惫与环境的恶劣,用身体铸造钢与铁,用汗水凝固沙与灰。
3月23日,突降大雨,帐篷区临时住所积水严重。
1天完成4.3万平方米的场平,3天完成1.6万多方混凝土浇筑,22天完成通水通电……飞一般的速度背后,是他们风雨无阻、日夜兼程的无私付出。在荒滩之上抢建生命之舟,他们书写着建筑史上的奇迹。
3月23日,帐篷区的工人扛着行李“搬家”。
(原标题《两万人鏖战落马洲河套 中央援港应急医院项目一期建设者群像》)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少昆 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