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市场稽查局副局长陈桂育(右三)带队开展价格执法检查。
市市场监管局局领导班子成员在办公室开会,建立分区挂帅协调机制。
民生物资电子通行证使用场景,车辆通关时间缩短至10秒左右。(海吉星供图)
防疫措施升级期间,深圳海吉星日蔬菜来货量超5000吨,最高达7800多吨。(海吉星供图)
3月14日,市市场稽查局迅速在全市设置了48个价格监测点,对18种蔬菜及生鲜食品和9种防疫用品进行价格日监测,发现价格异动立即干预处置。全社会每日肉菜来货量均高于日常需求量,最高量近9800吨。20多家商超和生鲜电商作为重点保供企业,在市内设有14000多个网点,且按照平时存储量的3~5倍进行了储备,撑起了我市稳价保供的“四梁八柱”。
专班的临时办公室设在市市场监管局711室,墙上贴着“进得来、备得足、价格稳、送得到”12个醒目的大字。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4月29日讯(晶报记者 潘凌霄/文、图)3月中旬是深圳抗疫的关键时刻,与抗疫同样重要的城市保供战役也随之打响。“食为政首,粮安天下”,解决好吃饭问题,无论何时都是头等大事。在这段关键时期,城市保供系统怎样高效运转?深圳民生物资保供专班遭遇了哪些难题,又是如何直面难题,积极应对化解?对此,晶报记者跟随保供专班,记录特殊时刻下这座超大型城市的保供“战疫记”。
“战斗”的开始:
一份有底气的《市民告知书》
3月13日(周日)下午5时许,任枭雄、梁晟铭和张炎民突然接到单位电话,通知马上收拾行李到市局机关大楼报到,做好至少一周不能回家的准备。对于他们来说,这次的出征号令来得非常紧急。
打电话给他们的是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农业处处长钟鑫,她已经在市里开了一整天的重要会议。大量的信息早已冲散她自身的疲惫,眼下更紧要的是部署城市保供工作。转眼间,钟鑫便和处室干部任枭雄三人会合,快步迈进了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莫熙玲的办公室。梁晟铭说,自己在那刻感受到一场从未经历过的战斗即将来临。
晚上7时,深圳正式发布《关于做好全市三轮全员核酸检测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宣布在14日至20日期间,除保障城市运行及供港物资货运的交通外,全市停止一切非必要的流动、活动。
一时间,这条信息刷屏社交网络。几小时内,有市民开始紧急大量采购蔬菜粮油等生活物资。知悉情况后的莫熙玲,立即拟定《市民告知书》,强调深圳生活物资供应量充足。同时,在次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做出权威解释,解答市民心中疑问,打破民间“缺菜少粮”的谣言。
《市民告知书》的发布,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社会面。网络上也开始出现一些“别抢,管够!”“就怕你吃不完”“给鸡一点时间,鸡也不容易”的搞笑段子。从效果来看,告知书起到了稳定人心的作用,也折射出深圳城市保供的底气和提前谋划的策略。
“在13日下午,提前知悉全市统一的工作部署时,我们就已经启动了应急预案。”钟鑫指出这个预案并非临时制定,而是今年春节期间的保供应急预案,“因为春节供应的波动大,加上今年疫情和极端天气的影响,我们预判了最坏的打算,对菜运不进、送不达等4类情况做了较周全的预案。”
按照预案部署,市市场监管局提前发动了174家深圳龙头企业和菜篮子基地按照原先供应量的4倍加码保供,这个预案在关键时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眠的夜晚:
物资运输过难关
当林军军收到《通告》的快讯时,他并没有慌张,因为钟鑫在当天下午就给他打了“预防针”。林军军是深圳市农业龙头企业协会的秘书长,深耕农业多年,熟悉本地农企情况且极富抗疫保供经验,他第一时间就在深圳农业龙头企业和菜篮子基地的微信群里呼吁企业,要加大备货做好保供工作,也获得了上百家企业的积极回应。
然而晚上8时起,林军军的手机就响个不停。“全是保供企业的呼救,很多人说今晚去惠州、东莞基地运蔬菜的车辆被劝返。”情况愈发严峻,林军军告诉记者,这些企业不但是深圳的菜篮子保供企业,还有承担供港活猪供应的企业。
如何让保供车辆进得来,是当时亟待解决的问题。梁晟铭反复琢磨《通告》,“突然萌生一个发布白名单的想法。”他决定以国家部委文件为指导,探索建立一种白名单企业依模板自行制证,市区街道确保通行效力的凭证通行模式。在他看来,这种方式能够迅速起到稳定军心、民心的作用。
这一夜,注定无眠。3月14日凌晨1时,梁晟铭伏案疾书,拟定“白名单”方案。另一边,林军军带着协会干事李宗亮,快马加鞭赶到市局机关大楼,开始通宵达旦地汇总农企信息。钟鑫紧急请示省农业农村厅,取得支持办理跨省际车辆通行证,以解决当下企业跨市通行的燃眉之急。通力合作下,凌晨3时许,一个“白名单+通行证”的方案应运而生,使得285家深圳保供企业能够凭纸质通行证跨区运输民生物资。
14日一早,在市局机关大楼大门,农业处毛秋荣、李亚、李晓生、刘思凯和谢小娜,畜牧处苏晓润等人相继报到,加入了这场保供战役。其中,作为农业处一级调研员的毛秋荣,经验丰富、足智多谋,是此次保供战役不可缺少的灵魂人物。与此同时,市商务局、市交通局的负责人也陆续抵达,所有人员聚齐,正式成立了保供专班,分为货源组织、商超配送、稳价执法、综合协调4个小组。
专班的临时办公室设在市市场监管局711室,墙上贴着“进得来、备得足、价格稳、送得到”12个醒目的大字。莫熙玲说它是这场城市保供战的目标。
科技+保供:
一套组合拳为企业送去“及时雨”
科技战疫是深圳鲜明的战斗特色,城市保供亦不例外。
尽管白名单的初步建立,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车辆运输的资质问题,但仍有许多保供企业反馈车辆跨市遇阻。“前期几乎每天早上一睁开眼睛,打开手机,就面对各种微信群里保供企业的问题轰炸。”专班成员邱雯雯说自己特别能感受到企业着急的心情,也迫切地想帮他们解决,所以每次都是一接到问题就立即协调当地部门解决企业困难,一刻不耽误,“这可是企业的信赖啊!”她说。
但逐个问题的协调显然治标不治本,为彻底解决跨市运输问题,毛秋荣、张炎民、邱雯雯多次联系省生活物资保障专班、省商务厅寻求帮助。省商务厅高度重视,3次到深圳专项督导,协助专班沟通东莞、惠州跨市交通通行,最终促进三市互认白名单,真正解决跨市运输难题。
与此同时,在专班看来,单靠白名单保障运输,还远远不够。“让企业拿着纸质通行证过关的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在卡口产生人员聚集,这是疫情防控必须要避免的问题。所以需要实现零接触查验和无纸化操作。”钟鑫说。
3月14日下午2时,专班提出将纸质通行证升级为电子通行证的想法,利用科技手段赋能城市保供,让运输人员和卡口查验人员更加方便高效地工作,提升运输通行效率。
一场科技战打响。简超作为专班技术团队的负责人,快速组建了3人团队,着手研讨系统设计并迅速投入功能开发、性能测试等工作中,李宗亮协助收集“电子通行证”所需录入的数据。由于时间紧迫,技术团队大胆尝试在确保系统安全性的基础上,采用“边上线边优化”的迭代方式。
15日凌晨2时,团队完成“民生物资通行证”电子系统V1.0版的搭建,并陆续在“i深圳”及“深圳市场监管”公众号试行上线。12个小时诞生第一张“电子通行证”,专班以超常规速度完成电子系统从无到有的搭建,不仅让查验人员可通过平台快速查询车辆的通行资质,也为保供企业减负纾困。
“这个通行证来得太及时了!”深圳海吉星副总经理雷宇说,电子通行证的上线使用,让车辆和人员在疫情防控卡口的通行时间从以往的10-20分钟缩短至现在的十几秒,真正做到了“亮证畅行”。
稳价保卫战:
有温度的稽查执法更有力量
彭建勋说,我们成功打了一场稳价保卫战。
3月13日晚《通告》发布之初,部分生鲜食品和蔬菜价格出现上涨苗头。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市市场稽查局局长洪隽连夜部署开展价格专项巡查,严厉查处价格违法行为。
14日当天,市市场稽查局就迅速在全市设置了48个价格监测点,对18种蔬菜及生鲜食品和9种防疫用品进行价格日监测,发现价格异动立即干预处置。稽查局的彭建勋正是这天加入专班队伍。
彭建勋坦言,市民对价格的投诉举报,自己感同身受,很能理解市民的难处。因为他也曾被居家隔离过一周,一日三餐吃什么、能不能买到菜、价格有没变贵这些事情以及焦虑的情绪都经历过。“投诉大多源自封控区、管控区的居民,疫情本来就对居民的工作和谋生带来很大压力,现在他们还要担忧肉菜价格问题。”彭建勋说自己能从投诉举报的字里行间感受到居民的焦虑,他心里很过意不去。
因此,他们特别重视市民的价格投诉,也在全力做好稳价工作。为此,市市场稽查局在全市设立了12个应急值班电话并对外公布,安排人员24小时接听,立行立办。
郭铭新就是“接线专员”之一。7天时间,他接了300个电话,从早7时到深夜12时。尽管持续不断的电话让他紧张又疲惫,但他仍用心聆听每通电话,详细记录每条反馈,耐心为市民讲解全市加大物资供应的举措。电话里,郭铭新还会跟市民分享如何经济实惠购物的小技巧,巧妙地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也成功解决了九成以上的问题。
加强巡查执法、稳定价格是保供稳价工作的重要一环。彭建勋告诉记者,从年初一疫情开始,稽查局就在密切关注民生商品和防疫物资价格情况,他们通过严格执法和提醒告诫相结合,全力维护市场价格秩序,让市民对各类生活物资不仅“买得到”,而且“买得起”。
“一切的努力和付出没有白费,在疫情提级防控期间,全市主要农产品和防疫物资价格总体保持稳定,极个别小区因为短暂的末端配送等原因,价格出现波动,但没有发现‘天价肉’‘天价菜’和囤积居奇等违法行为。”彭建勋说,稳定的价格让市民心里多了一份踏实。
全系统作战:
激活“神经末梢”畅通中枢指令
随着时间的推进,白名单的范围逐渐从最初的285家扩展至674家保供企业,电子系统的运行愈发顺畅,组合拳的模式基本将跨市运输问题解决。
“后期主要聚焦市内跨区运输和末端配送问题。”专班商超配送组的刘思凯对其深有体会。他解释道,由于各区疫情提级防控,管理措施不一,导致许多供应企业车辆无法跨区通行,而且许多外卖小哥被管控无法外出配送。
为了解决外卖骑手的配送问题,专班双牵头单位之一的市商务局,专门建立了餐饮外卖、生活物资配送“白名单”制度,确保骑手的正常出行。“这项制度涵盖美团外卖、饿了么、朴朴、叮咚、盒马鲜生等重点保供应企业,共4.7万名骑手。”记者从市商务局综合法规处副处长肖毅、干部熊忠那里了解到,市商务局还积极推动企业推出员工关爱举措,并按照“每日一检、不漏一人”要求,严格落实外卖骑手们的核酸检测工作,全力保护骑手和市民安全。
针对跨区运输难题,3月16日下午,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忠到711室为专班出谋划策。李忠特意组织局领导班子成员在711室开会,火速建立了由局领导分区挂帅、分区包干的协同机制,通过从上至下的协调,打破各区运输的堵点,解决跨区遇阻问题。同时,鼓励各区积极创新并分享经验做法,发挥正向激励的作用。
事实证明,这一招有奇效。跨区运输壁垒逐渐打通,各区甚至开始因地制宜,创新探索保供新路径:在福田,部分小区内设有便民肉菜供应点,住户人手一张“小卡片”,有需求就打热线电话,无需发愁吃饭问题;在南山,“有求必应”的线上响应机制为保供企业纾困解难,实时解决人员或车辆受阻问题;在宝安,外送业务得到政府的积极协助,大型配送企业和平台的运输压力骤减,日常生活米面粮油顺畅运入千家万户;在光明,红花山小学搭建起“暖心驿站”,为骑手们工作期间及夜间休息提供了安全舒适的场所。
“到最后,市、区、街道、社区都动起来了,各部门不断自我创新迭代,打通物资保供、运输配送整个链条,干掉重重关卡,一刻不停歇地将生活物资输送到城市各个角落。”刘思凯说。
社会大集结:
点滴微光汇聚成
抗疫保供的强大力量
为畅通农产品运输“动脉”,社会力量也前所未有地参与到这场抗疫保供总动员中,点点滴滴汇聚成澎湃力量,编织成一张牢固的社会互助网络。
上百家深圳农业龙头企业,响应了。自13日深夜开始,专班一呼百应,300多家农业企业纷纷加大备货保供应,用实际行动捍卫深圳的城市保供生命线,仅用两天时间,全市肉菜米等基本恢复至正常需求。其中,全社会每日肉菜来货量均高于日常需求量,最高量近9800吨,创新冠疫情以来历史新高。
数百家大小型商超和重点电商平台,响应了。20多家商超和生鲜电商作为重点保供企业,在市内设有14000多个网点,且按照平时存储量的3~5倍进行了储备,撑起了我市稳价保供的“四梁八柱”。
拥有硬核实力的本地保险企业,响应了。18日以来,人保财险深圳分公司、平安产险深圳分公司、太保产险深圳分公司、太平财险深圳分公司联合向全市奋战在一线的保供人员捐赠防疫综合险,创下深圳疫情以来规模之最,覆盖全市27万余名保供从业人员,总保额超过540亿元。
共饮一江水的兄弟城市赣州,响应了。18日凌晨,赣州市委市政府派专人连夜出发,运输6车新鲜蔬菜水果,共120吨价值230万元的物资驰援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李军用心用情组织接收工作,部署福田局三级调研员李民炬负责在第一时间将接收的25吨蔬菜连夜分为2486份礼包,送往田面社区处于封控、管控区内的市民家中,为市民家里的“菜篮子”增添一抹赣南特色。
在抗疫的关键时刻,在“白加黑”连轴转的日夜里,保供专班打响“一盘棋指挥”的保供战役,聚众智、合众力,保障粮油肉蛋奶菜等基本民生资料的供给不断档、价格平稳有序。完成了城市保供任务,专班成员于喜峰感慨,“能为这座城市做点贡献,深感自豪。”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