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新闻系副主任

硕士生导师

不知您是否还记得我们曾经提到的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一次假新闻研究呢?2018年《科学》杂志刊载了由麻省理工学院三位研究人员撰写的关于社交媒体上的假新闻传播的研究报告。该研究分析了过去12年间12.6万则新闻在推特上的传播情况,并得出结论:假新闻比真新闻跑得更快、传播更广、渗透更深,假新闻的速度比真新闻要快6倍!这个发现实在令人震惊,以致研究中的其他发现很容易被人们忽视。事实上,这次研究还有好几个有趣又值得人们反思的发现。


(相关资料图)

谁该为社交媒体上的假新闻传播负责?

假新闻跑得这么快,是不是因为传播假新闻的人在社交媒体上拥有更大的影响力,是网络上的超级活跃分子?事实并非如此。研究发现,与传播真实新闻的人相比,在推特上传播假新闻的人并没有很高的活跃度:粉丝数量少,关注的人也寥寥,甚至连账号都很少通过推特认证。这么来看,社交媒体上传播假新闻的不就是作为普通人的你我他吗?

几位研究者又思考:能够自动抓取信息并加以转发的社交媒体机器人会不会是社交媒体上传播假新闻的主力呢?可是,在300万推特用户样本上使用两种不同的机器人检测算法之后,他们发现机器人在传播假新闻和真实新闻时速度完全一样。看来,自动机器人的存在也不能解释真假新闻传播速度的巨大差异。研究者在文中特别强调,假新闻猖狂是“因为人类更有可能传播它们,而不是机器人”。真正应该为假新闻的病毒传播负责的,是我们人类自己。

“我是你们中的一员”

那么,人们为什么要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假新闻?首先需要明确,社交媒体的确在假新闻传播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2018年的一项研究发现,浏览假新闻网站的人数其实远远少于浏览正规新闻网站的人数,但是这些人往往有着更长的上网时间,并通过社交媒体的联结使得假新闻网站上的虚假信息得以迅速扩散。由此可见,在当下假新闻的扩散路径中,社交媒体扮演着中转站和放大站的角色。

我们还应理解,人们在社交媒体上的信息分享行为不是简单的信息传递或扩散,背后还包含着人们的社交互动和情感交流。比如,人们会通过分享假新闻来进行“自我呈现”。此时的人们在分享假新闻时并不是在判断信息的真伪,而是在运用这些假新闻来说明自己。这种分享假新闻的举动和我们在朋友圈转发歌曲和照片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无论是在朋友圈转发所谓的杨绛先生“百岁感言”,还是表达对于“礼崩乐坏的中国村庄”的震惊与愤怒,都是希望让其他人看到“我是谁”“我是什么样的人”,都是在进行某种自我展演(注:此处提到的两个案例都是虚假信息)。有时,表达自己的需要甚至超越了信息本身,以至于人们对实际分享的内容都有些视而不见了。

再比如,人们还会借助分享假新闻来与他人互动。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和公共事务系教授Andy Guess就曾经指出,很多时候人们传播假新闻只是纯粹为了与朋友分享,并没有误导的意图。当人们将信息传递给团体中的其他成员时,其实只是想表达“我是你们中的一员”。举个例子,当你在朋友圈看到某条多人转发但未经证实的儿童走失信息时,你甚至只看标题就会毫不犹豫地转发,一方面出自内心的善意,另一方面也据此强化了彼此间的认同和归属感,你希望说明:我和大家一样,都是爱心满满。

分享前忘记了判断

如此看来,假新闻的分享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行为,背后或许隐藏着多元的动机。那么,是否存在可能减少人们的这种分享行为、或者让人们在分享的时候更为审慎呢?去年3月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或许可以给我们提供些许思路。

这项规模不小的研究招募了来自美国的5000多名受访者,共完成了7个实验。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尽管大部分参与者都表示他们在进行社交媒体的分享决策时,相对于分享内容的政治偏向和趣味性,分享内容的准确性才是他们更为看重的因素,但是在实际测评时比例很高的人依然选择分享与自己政治立场一致的假新闻。也就是说,人们看重内容的准确性,但是在现实中人们还是会分享假新闻。分享决策与内容准确性之间脱节了。

在接下来的几个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其实只要加入一些小的环节,就能够有效降低人们分享假新闻的几率。如果先提示参与者要判断新闻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再给他们提供真假各半的新闻样本进行阅读,参与者分享其中假新闻的可能性就会有效降低。为了验证这个发现,研究人员进行了多次实验,最终都证实了这个结论。

最终,研究人员提出:如果在分享社交媒体信息之前,就将参与者的注意力转移到准确性(而不是政治偏向、趣味性等其他因素)上,就能有效降低人们分享假新闻的可能性。因为,人们其实并不愿意分享他们自己都认为不准确不真实的内容。只不过,很多时候他们在分享前忘记了判断。

这个研究带给我们很多的启发。分享还是拒绝假新闻,很多时候都是瞬间做出的决定。如果在那个瞬间,你能提醒自己稍微关注一下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就不会再仅仅为了社交的需要而冲动转发。还是那句话:未核实,不转发。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