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经纬:上海博物馆副研究馆员、人类学家

博物馆在今日中国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高,人们对文化软实力的期待也逐步提高。而博物馆作为文化的载体,展现了一座城市的底蕴,是一座城市最重要的文化地标之一。从一定意义上讲,博物馆的积淀,不但承载了地方的历史,而且还体现城市对当下与未来的定位。


【资料图】

不该只满足于文博事业的“红火”

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在投入大量资金,或建造博物馆,或纷纷为博物馆打造新馆。比如广东省博物馆、深圳博物馆等都在最近十多年中推出新馆。随着众多博物馆升级为博物院,博物馆空间因此变得越来越大,展厅越来越多,展陈技术越来越多样,展览变得越来越丰富。观众对博物馆的要求,也从基本的展览陈列,扩展到学习、休闲,甚至娱乐等更多的层面。

当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博物馆里参观、喝咖啡、买文创、游学、听讲座……以及穿着汉服向古人敞开心扉、向古代文化致敬,我们感叹博物馆终于放低身段,展现出和蔼、亲民的一面。然而,看着年轻一代观众在馆内匆匆的脚步,和时不时茫然的表情,锐意进取的我们或许不该仅仅满足于文博事业在当下的“红火”。毕竟,博物馆总是一个让人忍不住引发思考的奇妙空间。

博物馆不是博古馆

几年前我曾在《博物馆里的极简中国史》的开头写过一段浪漫的话:“博物馆是充满文物和知识的好地方,大家都喜欢去博物馆看展览,从那些古代艺术品当中吸收知识养分,获得思路灵感。博物馆也是高雅、有情调的地方,能给每个参观者带来穿越时空和古人交流的体验。”而要感受情调,收获灵感的基础,是需要真的看懂博物馆里的展品和陈列叙事。

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度,中国的博物馆里永远不缺少青铜、陶瓷、书法和绘画这几类展品。这些展品又多按年代排序,来明确各自的价值。因此,在这张古物清单上,往往呈现了商周青铜器居首,而明清至近现代书画居末的基本格局。于是,在大部分综合性博物馆内——除了展示地方历史为主的通史陈列外——都有着近似的展厅格局和陈列风格:一间充满青铜鼎、簋及乐器、兵器的展厅位于博物馆的最佳位置;接下去的展室内依次展示着那些在“鉴宝”节目中常见的文物类别。

虽然总给普通观众带来“不明觉厉”的感受,但这种“献宝”式的陈列,事实上延续了一种近似古代文玩收藏家的品味,而非一种现代的审美。我私下里喜欢将其称作“博古架”式的展示。博古架,又名多宝格,是一种造型模仿自然格局,用来摆放古玩的木架。它在历史上出现于宋徽宗宣和年间,不过其中“慕古”的理念,最早可以追溯至汉武帝时代。汉武帝一直向往神仙世界,在他四十岁那年,有人报告汾水南岸出土一只铜鼎。这一下满足了武帝对祥瑞象征的渴望,把铜鼎当作仙人赐予他的信物,将年号定为“元鼎”。这除了为中国开启了使用年号的传统外,还打开了中国古人崇拜古物的大门。

由于古代厚葬文化的存在,文物出土并不是现代考古学和博物馆出现后才涌现的现象。只不过古人依其有限的认知,无法判断先秦时代之前的文物(只能认识金、银一类普通财物),往往将那些古代青铜器物视为远古“神仙”的遗物。好比是殷墟发现之前,当地人将本地发现的甲骨当作传说中的“龙骨”一样。这种对待“古董”的态度,并没有随着考古学的发展逐渐远离,反而因为博物馆对文物的集中陈列,变成了大型慕古现场——在现今博物馆文物陈列的模式下,文物的最大功能不被用来解读古代文化、古人生活,仿佛仅剩下用以营造神秘、古老氛围的作用。

一言以蔽之,博物馆不应是博古馆。现在,我们已经解开博物馆为何总让人看得“不太明白”的原因,对于博物馆而言,接下去的问题就不言自明了。

要做面向未来的博物馆

明确了当前博物馆的困境所在,我们所要回应的就是博物馆到底要向观众传递什么信息,要怎样让观众都能看明白。既然我们已经划掉了“博古馆”这个选项,剩下的正确答案就会浮出水面:做面向未来的博物馆。

明明是以展陈古代文物的博物馆,却要将自己立足于未来,虽然听起来强人所难,其实早已成为世界的主流。尤其对于屡屡要对标国际一流博物馆的诸多国内大馆来说,这是一条不可回避的试炼之路。不过其中的具体途径也并没有那么复杂,归纳起来基本可以是这三个方向:

第一,开眼看世界,展开文明与文明之间的交流。林则徐两个世纪前的观点并不过时。放眼世界知名博物馆,并不仅仅关心本地、本国古代文化的辉煌,而更多将视野放诸全球文明。我们的古代历史固然耀眼,但将中国置于世界民族之林,更能体现出中国文物与文明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第二,编织联系之网,用文物浓缩全球化的进程。几年前我为《南都周刊》写过一篇文章:广州陈家祠博物馆的清末牙雕,让我不由自主想起了康拉德笔下的非洲之旅,想起几个世纪前全球范围的象牙贸易。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并不开始于最近的一个世纪,在此之前的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中,中国早已和世界保持了密切往来。而博物馆里的文物正是这段历史的见证。

第三,用文物联系当下与未来。博物馆里的一切并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录,而且也一同塑造了我们当下的认知,并且给未来提供灵感之源。因此,博物馆在展出过去的同时,也应为未来的记忆,更多地保留当下。

关于“面向未来的博物馆”这个话题,我们肯定还能聊上三天三夜。不过至于眼下,只要用心体会,用心发现,相信我们都能在博物馆的满目琳琅中,发现古物背后足以启发未来的思路灵感,获得推陈出新的知识养分。

来源|晶报APP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