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深圳新闻网2023年7月12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深圳最近又热又湿,传播登革热病毒的主要“凶手”——伊蚊正在快速生长。近日,深圳市疾控中心发布了6月下半月(16日~30日)的全市伊蚊密度监测结果,结果显示,在全市设置的452个监测点中,不合格的有163个,占了36.06%,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增大。

伊蚊密度监测结果既是一份深圳蚊子“黑点”地图,也是一份登革热“风险地图”。不合格的监测点中,高密度4个、中密度23个、低密度136个;上榜的4个高密度监测点中,有3个是公园,1个是居民区。中密度的23个监测点里,有7个是公园,9个是居民小区或城中村,医疗机构、市场和其他场所共占7个。其中,高密度监测点包括:龙岗区坂田街道贝尔公园、坂田街道佳兆业城市广场3期,南山区桃源街道塘朗山公园,龙华区福城街道观澜民法公园。

这既是一份深圳“蚊子地图”,也是一份登革热“高危地图”。中密度说明有一定的登革热传播风险,高密度则意味着一旦有外部病例输入,就可能在周边片区引发登革热流行。市疾控中心表示,蚊子最爱在水中产卵,所以最有效的办法是从源头上铲除这些蚊虫孳生的窝点。每位市民都要行动起来,把瓶瓶罐罐、花盘底下的水全清干净。

市疾控中心提醒,如果在国外被伊蚊叮咬,或刚从国外回来,在3~14日内发烧至40℃以上,并伴有头痛、眼眶疼、恶心、呕吐、肌肉疼痛或是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请立即就医,早治疗的死亡率低至1%以下,但如果干预太晚,则可能引起生命危险。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