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张杰)8月22-23日,“第五届全国生态语言学研讨会”在山东师范大学举行,本次会议采取线上方式进行。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生态文明与生态语言学”,与会学者围绕生态语言学学科体系建设、生态话语分析理论与实践等多个议题展开交流研讨。

山东师范大学副校长王传奎、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李宇明、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黄国文、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文斌教授分别致辞。开幕式由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山东外语教学》主编王卓教授主持。

王传奎对第五届全国生态语言学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研讨会的嘉宾、各位专家学者表示了诚挚的欢迎和问候。他介绍了山东师范大学的基本情况,对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近几年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绩向参会学者作了简要介绍。

在8月22日上午的开幕式和主旨发言阶段,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李宇明、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黄国文、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文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江苏师范大学教授周庆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苗兴伟以及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汪少华先后发言。

生态语言学强调语言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认为语言构建受到语言使用环境的影响,同时语言也影响自然与社会环境。李宇明教授认为,生态语言学研究应根植于现实,推进学术向话语研究转向,从社会发展中寻找学术话题,用符合人类根本利益的理念探讨话题言说方式,是符合生态语言研究旨趣的学术追求。他谈到,语言信息化正在极大地影响语言生态,语言信息化及其带来的对语言生活、语言研究、语言社会价值的影响值得高度关注,应成为生态语言学的重要研究议题。

黄国文教授认为,对生态语言学研究来说,就是要时刻关注和解决社会发展和语言学科发展中提出的各种语言问题。生态语言学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科,需要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看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围绕语言和生态问题进行学术探索和研究,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实际行动,也是参与跨学科研究、探索新文科建设的重要尝试。他介绍说,我国生态语言学研究与国际学界的研究并行、同轨,我国生态语言学研究得到了国际学界的高度重视和认同。

近年来,随着文化生态受到重视,语言生态也日渐受到关注。人类语言既具有普遍性,也具有多样性。王文斌教授表示,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个性,既与其他语言相似,又区别于其他语言。这是人类语言的普遍性、丰富性、多样性之所在。语言生态是由每一种具有个体自然属性的语言组成,在生态语言学研究中,需要关切语言的个体属性。

周庆生教授以“语言生态视域下的东干语言调查”为题谈到,跨境移民群体的语言研究,正在从传统的语言本体、语言接触问题,向新近的语言适应、语言传承方面转变。从语言适应和语言传承的角度研究跨境移民群体的语言问题,来描述和解释跨境移民群体语言生活,呈现出异军突起,拓宽视域的态势。

苗兴伟教授表示,在生态语言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态话语分析关注语言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聚焦生态问题,旨在通过话语分析阐释话语如何建构人类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他在题为“生命共同体的话语建构:基于《人民日报》生态报道的生态话语分析”的发言中提出,生命共同体是人类与其他生命及其环境构成的和谐共生的关系,并从媒体生态报道的语言分析、生态关系的话语建构、人类主体性的话语建构三个方面阐释了生命共同体的话语建构。

话语具有极强的社会性,与社会认知和意识形态密不可分。汪少华教授表示,欧美话语理论对中国话语阐释具有借鉴意义,我们可以汲取其中的合理成分,但有的理论需要批判改造才能为我所用,更重要的是,要立足中国的话语实践和社会文化语境创建适合研究中国话语的新理论或范式。未来应从研究国外的生态话语转向研究国内的生态话语,充分汲取中国传统生态思想智慧,进行跨学科的生态语言学研究,将理论研究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

8月23日上午的主旨发言环节中,武汉大学赵世举教授、厦门大学苏新春教授、广州大学王晋军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于晖教授、山东师范大学葛云锋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何伟教授作了主旨发言。

赵世举教授表示,一段时期以来,以维护语言多样性为旨归的多语主义开始流行,但其主张和理解不尽一致,有的陷入误区,有“泛多语主义”或曰“极端多语主义”倾向。在他看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语言的多样性,也需要语言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应正确地认识多语主义的内涵和价值取向,正确处理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矛盾,促进不同语言的和谐共生,促使各种语言各得其所,各尽其责,更好地满足多样化的社会语言需求,更有效地服务人的生存和发展。

苏新春教授从生态语言学的视角对新中国首套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高频词“拖拉机”进行了分析。他表示,孤立地看,“拖拉机”是一个普通名词。但从语言生态的角度考察,它体现了当时生产工具、生产形式的变化,体现了浓郁的时代特征。通过对这一个案分析后他提出,词语的价值不仅在静态的结构,也在动态的使用中;词语的使用价值要在语言生态中才能准确显现;词语的特殊使用有着特殊的意义。“专业词行业词的普遍使用”、“通用词的专业化行业化”,都值得特别关注。

王晋军教授的报告主题是“豪根模式生态语言学的理论、方法与实践”。她首先介绍了生态语言学研究的主要模式,即豪根模式、韩礼德模式以及近年兴起的基于生态心理学和分布式认知的心理认知模式。王晋军探究了豪根生态语言学传统的理论来源以及研究领域,指出豪根对语言生态的描述突出了语言和语言使用者是环境的一部分,语言、语言使用者与环境形成互动并相互协调,从而构成动态的语言生态。随后,王晋军通过对独龙族的个案研究,揭示了独龙族语言能力与语言生态密切相关。在她看来,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语言多样性极其显著。在濒危语言保护、语言接触、语言活力、语言政策与规划等诸多研究领域,以问题为导向的生态语言学研究都大有可为。

于晖教授从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生态文明教育在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谈起,构建了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生态话语及物性分析框架,并用于挖掘教育语篇对自然形象的构建,揭示了文本背后的价值观。

葛云锋教授关注了危机语境下的生态关系,强调媒介要素在危机语境中的重要性。他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和批评体裁分析相关理论与方法,构建用于社会生态关系分析的理论框架,并通过实例分析,展示了如何通过话语分析,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在不同社会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以及在此基础上构建的丰富多样的具有异质性的社会生态关系。

目前为学界所熟知的生态语言学学科的主要研究范式为“豪根模式”和“韩礼德模式”。何伟教授认为,两种范式在多个研究维度上存在差异,学派之间也缺乏充分交流,二者之间的“割裂性”使得生态语言学缺乏统一的学科体系。生态语言学研究范式应不断发展创新,逐步构建能够适用于相关生态问题解决的学科体系。她以两种模式之间的共通处为切入点,提出了两种融合路径:即采取“环境-语言-环境”模式或“语言-环境-语言”模式。她认为,随着人们生态环境意识的增强,生态语言学的研究范式将会越来越趋于融合,其学科的统一性将会愈发凸显。

在8月22日下午举行的分论坛讨论中,共有430余人参加了分组讨论,84人宣读了论文。分论坛共包括七个小组,参会学者分别围绕“生态语言学与翻译研究”“生态话语分析理论与实践”“语言与安全/风险/疾病研究”“生态语言学与多模态研究”“生态语言学与文学鉴赏与批评”“生态文明、中国故事与生态语言学”展开了热烈讨论。本次研讨会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生态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北京外国语大学国家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主办,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