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石刻遗产是我国海洋遗产中具有独特意义的一类物质文化遗产类别。所谓海洋石刻遗产,通常指的是分布在我国海岸带地区、以石为载体,表述海洋社会文化主题的各类石刻,也包括一部分位于内陆地区的涉海石刻。海洋石刻遗产是中国海洋文明的历史见证,是历代涉海人群的重要历史记忆,蕴含着丰富的海洋文化信息。当前,海洋石刻遗产面临着日益紧迫的保护危机,而借鉴国际海洋遗产保护经验,跨越自然—文化二元对立的遗产观,有助于推进当前我国的海洋石刻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海洋石刻遗产的属性及其分类

中国很早就有利用海洋及刻画海洋的传统。早在新石器时期,滨海地带生活的早期人类就已经开始利用石头作为表述工具,如东南沿海一带的贝丘遗址中,发现了一些保存下来的太阳崇拜石刻,这是最早的海洋石刻艺术。秦汉以来,随着滨海地域逐渐得到开发,人们利用海洋的活动日渐频繁,海洋石刻也相应增多,并最终形成了丰富多样的中国海洋石刻遗产。从田野调查可见,我国各地目前留存下来的海洋石刻类别多种多样,广义而言,大体可以分为石刻建筑类、石刻造像类、石刻文书类等三大类别。其中,石刻建筑类包括城寨、海港、宫庙、桥梁、灯塔、海堤等以石材为主而形成的涉海建筑,如明代初年为了应对倭寇、海盗的威胁,在环中国海一带兴建了大批的沿海卫所,这些所城虽大部分已经毁弃,但仍有一部分石头类城堡保存下来,成为海洋石刻遗产的组成部分。石刻造像则指的是历代涉海的石雕类艺术造像,包括各类神像及涉海石刻、石雕艺术作品。从狭义上说,海洋石刻遗产指的是石刻文书,即以石为书写载体的各类涉海石刻文书,如摩崖石刻、碑铭等。由于前两类海洋石刻情况较为复杂,本文所指的海洋石刻遗产,暂且采用狭义上的分类,即专指历史上的海洋石刻文书类别。

根据石刻内容来看,这部分海洋石刻遗产可初步分为海防与海疆安全、海洋生产与管理、海洋宗教文化等类别。其中第一类海防与海疆安全,包括历代海防与记功类石刻。历史上,中央与地方政府在经略海洋过程中,尤其重视海疆安全,因此不少滨海地区留下了海防将士的石刻印迹。典型者如福建省诏安县的一个明代海防所城——悬钟所城中保存着29通明代海防卫所将领巡视当地海防情况时留下的摩崖石刻,是目前我国数量最多、保存最为完整的明代海防官兵石刻文书,集中展现了明代东南沿海卫所的社会网络与文化活动。此外,海防类石刻遗产中,也有不少是关于抗击外敌的记功碑,如台湾地区澎湖县马公市澎湖天后宫内保存有“沈有容谕退红毛番”碑,该碑记载了明万历三十年(1602)都司沈有容率水师成功逼退企图入侵澎湖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殖民首领韦麻郎,是目前台湾地区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石碑。同样,在厦门五老峰山麓也保存有三通反映同时期明朝东南沿海一带将士抗击西方殖民者的海防石刻。其一是位于厦门南普陀寺内藏经阁西侧摩崖上的“陈第、沈有容题名石刻”,该摩崖石刻题于万历二十九年,记载了明代著名爱国将领陈第、沈有容同游五老峰、共商抗击外敌的事迹。其二是位于厦门鸿山公园鸿山寺内的“徐一鸣等攻剿红夷题名刻石”,该石刻题于明天启二年,记载了时任福建总兵徐一鸣率师攻剿入侵厦金海域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殖民者的事迹。其三是位于厦门思明区虎溪岩白鹿洞寺的“朱一冯攻剿红夷刻石”,该石刻题于明天启三年,记载了时任福宁道参政朱一冯率军攻剿侵犯厦门、鼓浪屿等地的荷兰殖民者事迹。这些海防石刻遗产,具有很强的纪念意义。这类绝大多数的海防题名石刻,是历代将士拱卫海疆安全的纪念性建构,同样可以视为是具有“纪念碑性”意义的海洋石刻遗产。

除了上述海防石刻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海洋石刻遗产属于海洋生产与管理类别。典型者如泉州九日山上保存的十通宋代海交祈风石刻,是记载宋代泉州当地的海洋航行仪式习俗的珍贵石刻资料,也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记录。同样,在福建沿海不少港湾地区,还保留有大量的明清时期的“坞界碑”,这些也是反映当地海洋生产的石刻记录。此外,一部分海洋石刻还涉及历代官府对于海洋的管理或当地社区对于海洋活动的习俗规定。如我们在福建诏安地区调查时,发现了一通乾隆年间反映地方官府对于船户“烙号刊名”的示禁碑。在这块碑文中,清楚地载明严禁当地澳甲等海洋管理人员利用印烙船号的机会苛索船户费用的内容,展现了清代前期地方官员对于海洋的治理术。

在目前留存的海洋石刻遗产中,比较集中的是第三大类即海洋宗教石刻。我们知道,历代滨海与岛屿地带人群在与海洋打交道过程中,逐渐发展出了丰富多样的海洋神灵信仰,由此也产生了大量的各类海神宫庙。典型者如浙江、福建、广东等东南滨海区域普遍存在的天后宫。而按照地方习俗,这类新修或重修当地重要公共文化空间的行为,往往伴随着竖碑纪事的仪式活动,这些涉海宗教碑铭,因为保存了历代修建涉海宫庙的记录及捐助者的名讳、银两数等内容,对于我们今天深度了解历史上海洋社区的社会文化变迁,无疑是重要的石刻文书资料。

上述海洋石刻遗产,是关于海洋社区的珍贵记录,是一种稀有的海洋景观传记,对于理解中国海洋文明,是重要的实物见证。

海洋石刻遗产的保护与研究

众所周知,大部分的海洋石刻遗产分布在海岸带地区。近年来,由于城乡建设、工业发展与海域污染、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包括海洋石刻遗产在内的海岸带文化遗产面临着十分严峻的保护处境。

目前,我国海洋石刻遗产的保护还没有得到有效的重视。尽管一部分标志性的海洋石刻因为各种原因被列入各级文物名录,从而获得一定程度的保护,但相当多的海洋石刻缺乏基本保障条件,一些涉海碑刻因为无人看管,不仅遭人随意拓印,甚至被凿挖盗卖。对于海洋石刻遗产而言,在人为破坏及日常损坏之外,另一个较大的威胁是海洋灾害与污染侵蚀。海洋石刻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外露性。除了一部分保存在宫庙或其他公共建筑之内的海洋石刻之外,相当多的海洋石刻都是处于海岸带公共区域。如传统时代“勒石示禁”的习俗,使得绝大多数的涉海示禁碑,都要竖立在渡口、海港、渔村等醒目公共空间,从而暴露在自然界中,容易遭受台风、海啸、海水酸化侵蚀等海洋灾害带来的各种严重损害。

为了更有效地保护好珍贵的海洋石刻遗产,我们认为当务之急是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必须系统梳理当前我国海洋石刻遗产的保存状况,针对我国现有的海洋石刻遗产展开广泛调查,建立较为详细的中国海洋石刻遗产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做好分级保护工作,探索建立社区参与式的遗产保护机制。其次,重视海洋石刻遗产的保护技术研发及跨学科研究工作。海洋石刻遗产保护与研究,涉及文化遗产、海洋学、生态学、生物学、建筑学、材料学、信息工程、空间遥感等多学科的参与。近年来,海水侵蚀、气候变化对文化遗产和文化多样性的影响,已经日渐引起国际社会的重视,而解决包括海洋石刻遗产在内的海岸带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无疑必须具备高度专业化的遗产科学技术及整体性视角。

总之,保护海洋石刻文化遗产,与保护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重要。而借鉴国际海洋遗产保护经验,确立“海岸带”作为一个兼容自然与人文双重空间的重要性与急迫性,并将海洋石刻遗产在内的海岸带文化遗产问题置于一个整体性的社会生态系统中考察,是当前我国开展海洋石刻文化遗产保护必须重视的一个前提,也是讲好中国海洋故事的重要内容。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

关键词: 海洋石刻海洋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