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综合外媒报道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较高的宜人性或可成为一个人事业与生活成功程度的观测标杆。
2月28日,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协会(SPSP)主办的期刊《人格与社会心理学评论》刊发了美国阿肯色大学管理学助理教授迈克尔·威尔莫特(Michael Wilmot)和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心理学教授德尼兹·S. 万斯(Deniz S. Ones)合作的综述文章《宜人性及其结果:对元分析发现的定量综述》,该文章旨在阐述宜人性带来的积极意义。
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起,西方心理学家就人格描述模式达成了基本共识,提出心理学的人格五因素模型。这五个因素是:开放性、责任心、外倾性、宜人性、神经质。其中,宜人性体现为善良、利他、富有同情心和同理心、乐于合作、为他人着想等特质。宜人性对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可能对职场中的个人和团队产生显著影响。
但此前的研究显示,人格特质与工作表现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的职业群体中差距很大。为了重点揭示宜人性给个人和机构带来的影响,两位学者在这项新的定量系统综述中设置了属于16个概念范畴(如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工作表现、动机、成功等)的275个变量。他们还设计了8个主题,以明确宜人性如何作用于所有的范畴和变量。
威尔莫特和万斯介绍,这8个主题分别为:自我超越、满足、关系投入、团队合作、工作投入、对结果的强调程度、社会规范导向、社会融合。研究发现,上述8个主题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总体来看,宜人性对93%的变量产生了正面影响。也就是说,宜人性的益处可以通过工作扩展至生活中的其他领域。
(王悠然/编译)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