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实习记者谭茜文记者曾江)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四川是全国种业大省,优势明显,但同时仍存在诸多短板,许多问题还很突出。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农业大学校长吴德密切关注四川种业发展建设,他参加2022年全国两会提出建议,开展技术攻关建设四川种业创新中心和实验室,解决种子“卡脖子”问题,推动四川优势种业企业做大做强。“川种”发展优势与短板有哪些?如何加快推进川种振兴?围绕相关问题吴德接受了中国社会科学网的采访。

中国社会科学网:在您看来,四川作为全国种业大省,它的优势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除此之外,“川种”未来发展还存在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吴德:四川是全国种业大省,优势明显。四川是全国三大育制种基地之一,有1个育制种大市(绵阳)、11个育制种基地县,4个区域良繁基地为主体的种子基地进入“国家队”。三系杂交水稻、杂交油菜种子生产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和重要战略地位。四川国家育制种基地县数量全国第1,杂交水稻制种面积占全国五分之一,冬油菜制种面积全国第一。长吻鮠、黄颡鱼、斑点叉尾鮰苗种生产全国第一。农作物种质资源、地方畜禽遗传资源均居全国第二。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7个,西部第1,省畜禽遗传基因库保存遗传物质12万余份,西部第一。

总体来看,四川省农业用种安全有保障,风险可管控,但仍存在短板:一是供种保障能力不足,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面积萎缩、“五化”程度低,杂交水稻制种面积逐年下滑,已由过去的全国第一降至第三,种畜禽场普遍规模不大、技术不足,水产种业苗种场(站)建设标准偏低、装备落后。二是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不够,开展深度鉴定评价和利用的种质资源尚不足2%,种质资源共享利用程度较低,种质资源保存率较低。三是育种创新水平不高,新方法新技术应用还不充分,选育品种与市场需求结合还不紧密,科企合作进展较为缓慢,育种创新资源要素分配还不均匀。四是种业企业竞争力不强,农作物种子企业数量偏多但规模较小,整体实力下降至目前的第八位,畜禽种业企业中种猪供应量全国前十的仅有四川德康农牧1家(第6位)。“川种”振兴迫在眉睫。

中国社会科学网:对于如何推动“川种”振兴,您有哪些方面的建议?

吴德:经过调研和思考,我从五方面提出建议。

一、支持四川建设“西南畜禽健康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目前绵阳、乐山等多地正在培育建设国家级、省级畜禽种业园区,建设该实验室将为支撑四川畜禽种业的重大理论创新、先进技术研发、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高端共享与开放平台。

二、支持四川建设国家区域性农作物种业创新中心。四川邛崃天府现代种业园区是农业农村部已认定的以农作物为主的种业园区,为推动科技、企业、人才等要素向园区聚集,建议在四川邛崃天府种业园区支持建设国家区域性农作物创新中心。

三、支持四川种业繁育基地扩面提质。加大对四川现有9个国家级育制种基地县的资金投入,完善种业基地设施设备,提升现代化水平,推动基地提档升级,增强稳定供种能力。支持在四川增加认定一批国家级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满足四川优势农产品供种需求。

四、支持四川种业开展“卡脖子”技术攻关。加大对四川承担“国家科技创新2030——‘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投入和技术引进,针对主要农作物和畜禽种源,开展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研究,突破生物育种“卡脖子”关键技术。

五、支持四川优势种业企业做大做强。支持有科研能力的川种企业牵头承担国家科研攻关任务,帮助培育进入全国补短板企业。

关键词: 四川种质资源农作物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