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垚央,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2018级本科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冬奥会志愿者团队学生负责人,国家速滑馆赛事服务业务领域组长。受访者供图
北京冬奥会志愿服务工作结束后,闭环管理外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48名师生在驻地进行健康检测期间,通过微信语音电话,魏垚央向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分享了他的北京冬奥会志愿服务感悟。
冬奥志愿服务的时光 值得永远铭记
生活不是活过的日子,而是被记住的日子,是当我们向别人讲述的时候,可以在脑海中重现的日子。
其实作为北京冬奥会志愿者还是比较辛苦的,一个月的志愿服务周期,每天周而复始做同一件事,重复机械性的动作,有时候也会感到无聊,但和一群人齐心协力向同一个目标迈进的感觉特别棒。
魏垚央在冬奥会当志愿者。受访者供图
我和我身边的小伙伴们,没有一个人说累,能参与到北京冬奥会这样的国际赛事中,我们感到很幸运。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进入到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形势下,我们国家能够如期举办这样的大型赛事,特别了不起,我感觉我们见证了历史,特别有一种民族自豪感、认同感和成就感。
我作为赛事服务领域的志愿者,赛事服务志愿者作为国家速滑馆志愿者最亮眼的名片,理应承担更多的辛劳。我们小组主要负责检票验票、撕取票根、安检引导、外围秩序维护等,是最直接和观众面对面,也是最先接触到观众的一批志愿者。15天,10000多人次进场,票务工作0失误,每每看着手里的票根心中不免多了几分成就感。
魏垚央在冬奥会当志愿者。受访者供图
检票验票时,“欢迎来到国家速滑馆!”“欢迎来看冬奥会!”是我们向每一位观众传递的温暖,而大人们“你们辛苦了”的反馈,小朋友们“谢谢哥哥姐姐”的感谢,给我们带来了感动和激励,是我们志愿者继续工作的动力,每一位志愿者都始终铭记在心,让我们了解到我们所做的事情是被看得见的,是有意义的。
休息的时候,我们还会和其他志愿者朋友分享遇到的有趣的事情,冬奥志愿服务的经历不仅锻炼了我的组织协调能力、沟通应变能力,也收获了一群一起面对问题、一起解决问题、一起成长的小伙伴,这是非常值得铭记的。
“冰丝带”见证不断超越的奥林匹克精神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凯旋,而是战斗,每个人都必须为所从事的事业去战斗,如果失去了战斗精神,那么无论他的名声多响,财富多丰富,都不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速度滑冰,或许不是最有看头的比赛项目,但一定是载入史册的。每位运动员不能和其他选手发生肢体接触,在自己的道内滑完全程,与其说是运动员间的比拼,不如说是与时间赛跑,与自己赛跑,与人类的极限赛跑。长距离一圈圈地滑冰,非常考验人的耐力,日复一日地训练,非常需要坚持的勇气,自己就是自己的对手,就是这项运动最大的魅力。
高亭宇以34秒32打破奥运会纪录夺得金牌那天,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变身“金丝带”,全场欢呼,那一刻,大家激动地相互拥抱、庆贺,欢喜兴奋之情是相通的。观众离场的时候,我们用手机播放“歌唱祖国”的旋律,和观众一起合唱“歌唱祖国”,不觉间热泪盈眶,振奋人心。
荷兰老将伍斯特打破奥运纪录,成功卫冕速滑女子1500米,她超越了自己,再次获得冠军。全场观众起立为她鼓掌。为突破人类的极限鼓掌,为坚持不懈的精神鼓掌,为超越自我的毅力鼓掌。她脱帽挥手向观众致意。这种不分国籍、不分种族,纯粹发扬奥林匹克精神,对运动项目的热爱,不断拼搏、不断超越的精神让人感动。
小雪花汇聚成为大雪花 就是我们心相融的过程
仪式感,可以为每一个普通的日子和动作,标定它背后的精神内涵,让平凡的日子也能散发迷人的光芒。
有一个场景我印象很深。比赛结束后,从场馆门口到“冰丝带”门口还有一段路程,我们20多个志愿者拿着指挥棒,站成两排,用亮光为观众指引离场的道路。
魏垚央在冬奥会当志愿者。受访者供图
有一天下了很大的雪,我们和观众互道“注意保暖、注意防滑”,高亭宇夺冠那天,我们和观众互道“中国加油”,元宵节那天,我们和观众互道“节日快乐”,每天的离场话语都是不一样的,和陌生人因为同样的事情,相互庆贺,那种感觉特别美妙,就像开幕式上的小雪花汇聚成为大雪花一样,心往一处想,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感觉。
今年是第一次过年没有回家。冬奥会上岗前,我刚过了22岁生日,和志愿者团队的大家庭一起庆祝,以前从来没有想过这样的场景,3层的蛋糕,刚熟识不久的朋友,一样的温馨与感动。22岁最好的生日礼物是志愿者团队送给我的大大的团圆和温暖,让人难以忘怀。
除夕那天我们也上岗了,结束后简单吃了年夜饭,给家里打了电话,在那特殊的时刻说不想家是假的,但是我从来没有后悔过选择做冬奥志愿者。爸爸妈妈也非常支持我,嘱咐我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其实,不管小家还是大家,只要心在一起,彼此牵挂,在哪都是团圆。
冬奥志愿服务结束了,但是“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深深扎根在这一代青年人心中,亲身经历这样的国家大事,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我们的经济强大,我们的科技进步,我们的文化自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潜移默化地融入青年人心中,带着这样的精神指引,一起勇敢向未来!
中国社会科学网王村村采访整理